腹膜后精索松解术治疗睾丸下降不全
2013-01-22杨旭东
杨旭东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近年对31例睾丸下降不全患者行腹膜后精索松解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睾丸下降不全患者年龄最小3岁,最大22岁,其中5岁以下6例,6~10岁11例,11~15岁10例,15岁以上 4例,主要就诊年龄组为 6~15岁(占67.7%);31例中右侧16例占51.6%,左侧10例占32.3%,双侧5例占16.1%;类型为腹股沟型24例占77.4%,腹内型7例占22.6%。
1.2 方法 患者在氯胺酮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呈仰卧位,取患侧下腹部旁腹直肌切口(双侧患者取下腹部正中切口),显露腹膜并将之推向内侧,再于内环处游离松解,将停留于腹股沟管内之睾丸退出,剪断睾丸韧带,将精索从腹膜上分开,随后沿精索血管径路向肾门方向游离,剪去牵扯精索之束带及膜样组织,使精索充分游离伸长至可无张力到达阴囊。此时用手指于耻骨结节处皮下通入患侧阴囊,并用手指扩张阴囊,再至阴囊底部皮肤作一小切口,在皮肤与内膜间潜剥出一间隙,大小可容纳游离之睾丸,最后将睾丸沿此皮下隧道牵入阴囊内膜外之间隙内,注意勿使精索扭曲,缝合阴囊皮膜及手术切口,腹膜后置橡皮管引流,手术即告完成。腹内型者先找到睾丸,其余步骤同腹股沟型。
2 结果
31例36侧睾丸经上述方法手术后,1例22岁患者因睾丸萎缩而切除,另有3例腹内型睾丸位置过高无法松解满意及睾丸质地过软而摘除,其余均能将睾丸无张力地固定于阴囊底部肉膜外。1例19岁双侧腹股沟型患者因两侧睾丸游离满意,且睾丸质地大小均正常,为维持男性性征而保留两侧睾丸。
3 讨论
31例36侧下降不全之睾丸有32侧均能经过本手术达到无张力地固定于阴囊内,满意率为88.9%,而应用过去的腹股沟切口治疗本病由于受到切口的限制,精索得不到充分游离,不能使睾丸无张力地固定于阴囊,用橡皮筋牵引,不但痛苦大,疗程长,而且在剪除橡皮筋后大部分患者之睾丸往往回缩于外环处。对腹内型者腹股沟切口根本无法显露睾丸。故笔者认为采用下腹部直切口作腹膜后精索松解的手术方法具有较多的优点。
本组中4枚切除的睾丸,患者年龄分别为11、14、14及22岁,病理检查表现为曲细管较小,基底膜增厚,各级精细胞甚少,内质纤维增多,说明睾丸发育明显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