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输注尼莫地平的护理风险防范
2013-01-22刘英
刘 英
尼莫地平是钙通道阻滞剂,药理特性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而无盗血现象,在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而不影响脑代谢,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害[1],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常采用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以期达到精确、持续、有效的用药效果。但因尼莫地平本身的药物性质、联合用药、输注器材使用不当、微量泵本身缺陷、输注部位不当等因素影响,可导致输注速度、剂量的波动和药液浓度的改变,使患者血压、心率不稳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甚至诱发或加重病情。现对尼莫地平输注时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1 常见护理风险因素
1.1 尼莫地平本身引起的不良反应
尼莫地平注射液含20%乙醇,使用时常刺激血管引起皮肤发红和肢体剧烈疼痛,穿刺部位出现静脉炎,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灼热感、头晕、头痛、胃肠不适、多汗、心动过速,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失眠、不安、激动、易激惹等中枢神经系统过敏反应。
1.2 药物的联合应用
输注尼莫地平患者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者需要同时应用降血压、降颅压、抗癫痫、抗感染、加强营养药物,往往同时输注,每种药液的输注速度不一,如脱水药物需要快速输入,滴速达到160滴/分,而降压药物需要缓慢滴入,滴速有时在15滴/分,滴速快慢不一导致尼莫地平进入患者体内过多或不足,可引起如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波动,影响用药效果。另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影响尼莫地平的血浆浓度,如丙戊酸钠可提高尼莫地平的血浆浓度,卡马西平能显著降低尼莫地平生物利用度,合用时应格外注意[2]。
1.3 输注时未使用专用耗材
一般微量泵使用说明书上都要求使用与微量泵相匹配的专用注射器和延长管,但因其价格较普通注射器和延长管高得多,因而大多数情况下科室为节省开支或为患者节省住院费用选择普通注射器和延长管。有实验证明[3],相对于专用注射器和泵前管,非专用管路将影响微量注射泵的实际流速,使得流速的相对误差增加,可高达1倍,特别是对低流速的影响较大。
1.4 药物吸附导致尼莫地平浓度发生改变
尼莫地平可被聚氯乙烯(PVC)吸收,而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注射器及微量泵延长管多为PVC材料,其对药物可以产生吸附作用。吸附作用将影响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必须增加药物剂量才能保证用药的有效性[4]。相同浓度下,输注速度越慢,吸附作用越大,速度与吸附程度成反比。临床上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常规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泵速为4~6ml/h,一般泵入10~14d。50ml尼莫地平一般需要8~12h泵完。泵入速度影响尼莫地平在体内的相对浓度。
1.5 微量泵本身的缺陷
微量泵安装完毕,与患者的输液通路连接按下启动键后,药物到达体内需要一定的时间,注射速度越慢,注射器的规格越大,则需要的时间越长。另外,注射器装入微量泵时安装不紧密,注射器与微量泵之间存在缝隙,均将影响到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微量泵的阻塞报警属于压力报警。当输液管路发生阻塞后,管路内的压力升高达到一定的界限,微量泵才会发生报警。有研究报道[5],阻塞报警延迟可达2h,表明虽然输液通路已经阻塞,药物无法输入体内,但微量泵发出报警在2h后,这在临床泵入尼莫地平时很危险。输注速度慢、注射器规格大、报警压力界限高是报警延迟的影响因素。
2 防范措施
2.1 保证输液通路畅通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的部位穿刺,以减少药物刺激引起的疼痛和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药物联合应用时减少药物相互干扰
输注尼莫地平时建立单独的输液通路或应用多腔中心静脉导管,尼莫地平只与载体液(葡萄糖)共用中心静脉导管其中一个腔,不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如果没有多腔导管,必须与其他药物共同输注时,可使用三通进行连接,将尼莫地平连接到三通最近心端,并将微量泵的推注压力设置到最高,尽量减少药物之间流速的干扰。
2.3 选择专用耗材,减少吸附
尼莫地平输注时关注耗材专用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减少药物吸附。因此,要选择避光、聚乙烯注射器,因为尼莫地平有轻微的光敏感性和被PVC吸附性。一瓶尼莫地平的剂量是50ml,建议使用50ml的注射器。如采用非专用的注射管路,可以通过调整微量泵的注射器代码参数改变采用非专用耗材带来的不利影响[3]。
2.4 掌握微量泵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为减少尼莫地平泵入剂量的波动,注射器与微量泵要紧密连接,使用快推功能来有效减少药物进入体内的时间。同时设置较低的报警压力界限,泵入过程中加强巡视,不盲目依赖报警。
3 体会
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与再出血、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成为三大并发症,后两项通过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故脑血管痉挛的预防性治疗已成为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关键。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发挥着重要作用[6]。应用微量输液泵保证药物输注速度保持均匀,血药浓度恒定,使患者处在一个安全、平稳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1]姚文山.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34-35.
[2]朱永刚,李明,赵志刚.2005~2007年我院颅内动脉瘤相关用药情况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4):267-268.
[3]帅万钧,晁勇,徐世宁,等.微量注射泵流速的质量控制研究.医疗卫生装备,2010,31(8):123-125.
[4]敖薪.输液泵维持给药中输液器对硝酸甘油吸附作用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1-3.
[5]Donmez A,Araz C,Kayhan Z.Syringe pumps take too long to give occlusion alarm.Paediatr Anaesth,2005,15(4):293-296.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3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