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3-11-21张焕芳邝颜欢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5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躯体乙型肝炎

张焕芳 邝颜欢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约有一亿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和三千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的影响涉及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多个方面。躯体上可以引起腹部不适、疲劳、精力下降、食欲降低等多种症状[2-5]。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与艾滋病、结核病和血吸虫病一同被定为四大重点防治的传染病[6]。这些状况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情绪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负担[7-8],其配偶也承担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还要直接承受来自患者的负性情绪,因此易出现较正常人更多的心理问题[9]。为此,我们对乙型肝炎青年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陪伴乙型肝炎患者就诊的68位患者的配偶为研究对象,68例患者均符合乙型肝炎大三阳的诊断标准。选取标准:乙肝患者配偶学历在大专以上,年龄20~35岁。按要求完成调查者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26.5±2.8)岁;大专20例,本科33例,研究生3例;医疗工作者6例,非医疗工作者50例。

1.2 心理干预方法

为56例乙型肝炎患者配偶制定心理干预目标、实施方法。2次/周,50min/次,每个疗程4周,共4个疗程。心理干预期间根据患者配偶情绪及干预效果随机调整干预措施。

对乙肝患者及其配偶进行开放式访谈,具体干预过程及要点如下:①了解乙肝患者及配偶对疾病的理解程度,对疾病病理生理学及专业术语进行解释;②解释症状控制欠佳时出现的情况;改变其错误观念并拓宽其对致病因素的理解;③鉴别乙肝患者病情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配偶的情绪,激发患者配偶通过乙肝论坛平台与相同情况的人员进行交流,表达共情,处理阻抗,显现差异性,建立自我效能感;④改变错误观念及与目前行为之间的联系,分清情绪管理中能被控制且需要完善的领域,利用控制信念发展积极情绪;⑤回顾整个干预过程,谈论仍需进一步努力地地方,以此促进乙肝患者配偶改变。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只要是合适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激发式访谈策略讨论。

1.3 评定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11]于患者入院1周内和治疗4个疗程末对56例乙型肝炎患者配偶进行调查。由测评人员向患者配偶讲解目的、评定方法、注意事项,统一指导用语后,由被测试者自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t检验,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配偶心理干预前、后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心理干预前患者配偶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12];心理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配偶SCL-90总分和抑郁因子分仍高于国内常模,而其他各项与国内常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后患者配偶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见表1。

2.2 患者配偶不同职业、性别SCL-90得分情况比较

从事医疗工作者与从事非医疗工作者的患者配偶心理干预前SCL-90评分比较,配偶为医疗工作者的强迫、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非医疗工作者(表2)。患者配偶中女性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4项因子分均高于男性配偶。不同学历患者配偶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配偶心理干预前、后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分)

表2 干预前从事医疗工作的患者配偶与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患者配偶SCL-90得分比较 (分)

2.3 患者配偶心理干预前、后GQOLI比较

心理干预前患者配偶总体评价维度均较低,心理干预后各因子分明显上升。见表3。

表3 患者配偶心理干预前、后GQOLI得分比较 (分)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乙型肝炎患者配偶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存在较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上。乙型肝炎患者配偶为医疗工作者的强迫、人际关系2项因子分高于非医疗工作者,这与两者知识体系的差异及接触的人群不同有关。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中女性比男性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4方面,这与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些负性情绪易转化为躯体症状有一定关系,与谢贞等[9]研究结果一致。乙型肝炎患者配偶GQOLI心理干预前、后评分差异较大,说明经心理干预后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社会上有许多误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许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歧视[13-14]。有82.61%的患者配偶在与他人谈论丈夫(妻子)的疾病时持回避态度,其中33.33%的患者配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15]。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配偶,既是心理压力的承受者,又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高危人群,是一个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为特殊的人群[16]。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处于青年期,他们承受着生育、工作、继续教育、赡养老人等多重生活压力。

综上所述,针对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可提高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国内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否则有损于身心健康[17-18]。而配偶作为最主要的社会支持,其情绪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加强社会支持,消除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歧视有助于提高乙型肝炎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

[1]唐翠兰,彭国平,陈智,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炎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的构建和筛选.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1):4-8.

[2]傅文青,张静,于宏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12-214.

[3]Wilkins T,Zimmerman D,Schade RR.Hepatitis B:diagnosis and treatment.Am Fam ahysician.2010,81(8):965-972.

[4]Lin KW,Kirchner JT.Hepatitis B.Am Fam Physician.2004,69(1):75-82.

[5]Wilt TJ,Shamliyan T,Shaukat A,et a1.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Evid Rep Technol Assess(Full Rep).2008(174):1-671.

[6]斯崇文.慢性乙肝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2008-06-23)[2008-12-11].http://www.chinagan.com/news/lcjc/2008/623/20082366827144.html

[7]杨雪莲,郑少兰,杨信荣,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4):280-282.

[8]Chao J,Chang ET,So SK.Hepatitis B and liver cancer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among healthcare and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dy.BMC Public Health,2010,10:98.

[9]谢贞,吴英铎,张雷.53例乙型肝炎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4,7(23):1760-1761.

[10]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30.

[11]李凌江,郝伟,杨德森,等.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Ⅲ生活质量问卷(QOLI)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5):227-231.

[12]金华,吴文源.中国正常人SCL-90测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86,12(5):260.

[13]张龚,房茂胜,魏红艳.心理社会因素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影响.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95-296.

[14]邢茂富,许峰,张衍军.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对照研究.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9,11(4):198-200.

[15]习羽,吴光煜,王静.慢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配偶的焦虑状态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4):8-9.

[16]庞红.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26(4):41-43.

[17]傅文青,张静,于宏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身疾病症状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281-283.

[18]Fischer P,Simanyi M.Danielczyk W.Depression in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 type and in multi-infarct dementia.Am J Psychatry,1990,147(11):1484-1487.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躯体乙型肝炎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现在干什么?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搬家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