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生物学标志物与生存质量指标的相关性研究1)

2013-01-22范红梅杨绍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脉压计分

罗 斌,于 李,范红梅,杨绍辉

血管生物学标志物(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纤维蛋白原)可直接反映血管内皮的损伤情况,评价血管内皮生物学标志物可独立预测预后心血管疾病危险,了解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而且能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1]。生存质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的表现,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内的集合概念的反映。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患者生存质量的情况,生存质量高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高,生存质量下降则评分下降。将血管的生物学标记物和生存质量各分类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可以有效的找出对生存质量有较高影响的生物学因素,并通过改善生物学指标提高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1999年WHO修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44岁~79岁(64.13岁±8.55岁)。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每位患者于问卷调查当日测身高、体重、血压、次日清晨空腹,自肘正中静脉抽取5mL血检测。

采用日本OLYMPUS仪器设备中心生产的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CRP)。采用日本SYSMEX设备中心生产的SYSMEX CA-500series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浓度、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凝原时间、凝血酶凝结时间测定。

1.3 问卷调查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世界卫生组织WHOQOL-BREF生存质量量表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用参数输入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生物学指标和生存质量计分的相关分析 将生物学指标年龄、肥胖指数、脉压、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比率与反映生存质量的生理领域计分、心理领域计分、独立性领域计分、社会关系领域计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得出典相关方程:

V1=0.910 6X1+0.279 5X2+0.223 7X3-0.043 1X4;

W1=-0.343 8Y1-0.327 4Y2-0.694Y3+0.182Y4

其中X1:年龄;X2:体重指数;X3:脉压;X4:CRP;Y1:生理领域计分;Y2:心理领域计分;Y3:独立性领域计分;Y4:社会关系领域计分。

通过上述方程得出年龄越大,体重指数越高、脉压越大者,生存质量中生理领域计分、心理领域计分、独立性领域计分越低。

2.2 影响脉压的生物学指标和生存质量计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脉压作为应变量,年龄、肥胖指数、脉压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浓度、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凝结时间、生存质量中心理领域计分、独立性领域计分、生理领域计分、社会关系领域计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99.4+0.362X1+4.617X4-0.766 7X13-1.246X14-4.618X17

其中Y:脉压;X1:年龄;X4:总胆固醇;X13: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X14:凝血酶凝结时间;X17:生理领域计分。说明患者年龄越大,血清总胆固醇越高,脉压就会越大,且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越短,凝血酶凝结时间越短,则脉压越大,生理领域计分越低,脉压差越大。

3 讨 论

脉压增大可以表示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脉压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近年来也颇受重视,相关研究结果[2,3]显示,脉压升高是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高危的一个标志,脉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也是反映中老年人血管硬化的指标、脉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显示年龄越大,体重指数越高,脉压越大者,生存质量中生理领域计分、心理领域计分、独立性领域计分越低;而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越短,凝血酶凝结时间越短,则脉压差越大,提示有效改善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生物指标可能有效改善生存质量,为改善生存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6——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77-489.

[2]张广明,孙雯,冯淑芝,等.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天津医药,2002(5):35-36.

[3]江凤,邓辉胜,魏宗德.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19-21.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脉压计分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监测血压,脉压差莫忽视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血栓、止血实验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