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性丘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分析

2013-01-22陈克强钟建新刁士元孙巧松刘华钊郑红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5期
关键词:核区丘脑单纯性

陈克强 钟建新 刁士元 孙巧松 刘华钊 郑红丽

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神经内科 江门 529030

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医院2011-07—2012-12收住的新发单纯性丘脑梗死患者48例,现将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经MRI证实为新发单纯性丘脑梗死,病史7d内,排除其他部位新发脑梗死,已行全脑血管造影术。

1.2 丘脑解剖 丘脑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的卵圆形灰质复合体,丘脑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群或核团构成的团块,每个核团有各自的传入联系,并与大脑的不同部分相联系,将每侧丘脑分成:(1)前核群;(2)外侧核群,包括腹后核群,即腹后外侧核与腹后内侧核;(3)内侧核群,包括背内侧核和腹内侧核、腹外侧核;(4)后部核群,包括丘脑枕和膝状体。4条主要动脉向丘脑供血。丘脑膝状体动脉:来自于大脑后动脉,主要供应腹后核群,包括腹后内侧核及腹后外侧核。丘脑结节动脉:来自于后交通动脉,供应腹前核群。丘脑旁正中动脉:发自于大脑后动脉,供应中央内侧核、旁正中束核和背核的一部分。脉络膜后动脉:来自大脑后动脉,供应外侧膝状体的一部分。

1.3 丘脑梗死的影像学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24h内行头颅磁共振(包括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扫描。结合丘脑的解剖分区,把所有丘脑梗死分成前侧型、后侧型、内侧型、外侧型。前侧型主要由丘脑结节动脉供血,后侧型主要由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外侧型主要由丘脑膝状体动脉供血,内侧型主要由丘脑旁正中动脉供血。

1.4 丘脑梗死的血管影像学 所有病例均在1周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采用北美有症状的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法(NASCET)计算颅脑供血动脉的血管狭窄程度。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48例新发单纯丘脑梗死患者,男34例,女14例;年龄42~76岁,其中<50岁8例,50~60岁15例,>60~70岁19例,70岁以上6例。合并高血压41例,糖代谢异常10例,高脂血症34例,有长期吸烟史20例,心脏病6例,其中房颤4例,4周前出现心肌梗死2例。

2.2 影像学表现 所有病例DWI检查提示丘脑发现高信号病灶,左侧丘脑梗死20例,右侧丘脑梗死27例,双侧丘脑梗死1例。丘脑前侧型(丘脑结节动脉梗死)8例,外侧型(丘脑膝状体动脉梗死)24例,内侧型(丘脑旁正中动脉梗死)12例,后侧型(脉络膜后动脉)梗死4例。

2.3 丘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24例梗死病灶位于丘脑外侧患者均有对侧肢体麻木,16例表现为对侧肢体乏力,对认知功能影响不大,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分(27±1.2)分,2例表现为偏身疼痛。内侧型患者12例,其中1例表现为双侧丘脑内侧梗死,意识水平下降7例,MMSE评分(23±1.2)分,其中双侧丘脑内侧患者 MMSE评分22分,眼球运动异常6例,主要表现上视、下视受限。梗死病灶位于丘脑前侧5例表现为对侧偏身无力,语言功能异常3例,主要表现错语、语言减少,听理解或表达障碍的不同组合。4例后侧型患者中3例表现视野缺损。

2.4 丘脑梗死的全脑血管造影表现 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术,13例未见异常,18例可见颈动脉狭窄或颈动脉起始部溃疡性斑块,同侧大脑后动脉异常13例,基底动脉尖近端的后循环血管共28条出现50%以上的狭窄,其中1例单侧丘脑旁正中动脉梗死患者仅发现一侧椎动脉V3段夹层,另2例患者提示烟雾病或烟雾样改变。

3 讨论

单纯性丘脑梗死并不多见,仅占同期我院所有新发脑梗死住院患者的2.1%,少于国外的研究[2]。单纯性丘脑梗死患者多发生于60岁前后,本文30例患者年龄50~70岁。

丘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房颤等[3],本研究观察到单纯性丘脑梗死患者许多合并上述危险因素,这一点与普通的脑梗死无明显区别。

对单纯性丘脑梗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丘脑的核团功能,进一步了解丘脑血管解剖与核团的关系。根据丘脑解剖结构,粗略将丘脑分为4个区域。外侧核区:病灶位于内髓板的外侧,由背侧及腹侧两部分组成,由丘脑膝状体动脉供血。腹侧核群包括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及味觉纤维,另外,该区的其他核团还与基底节等锥体外系结构发生纤维联系。丘脑膝状体动脉起源于大脑后动脉P2段,由5~10条分支动脉组成,临床上丘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丘脑膝状体动脉梗死可表现为典型的丘脑综合征,即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丘脑痛(右侧丘脑多见),部分患者可出现偏身共济失调。本研究24例丘脑膝状体梗死患者均存在偏身感觉障碍,16例出现对侧偏身无力,1例出现语言功能异常,2例分别出现共济失调和丘脑疼痛。由于丘脑的结构中没有锥体束,一般单纯丘脑梗死不会出现对侧肢体无力,但由于丘脑与内囊结构上十分靠近,因此,一般丘脑梗死波及内囊才会出现对侧肢体无力。仅2例表现丘脑痛,提示丘脑痛在丘脑梗死中并不常见。前核区:位于丘脑的前上方,内髓板分叉部前。发自后交通动脉的丘脑结节动脉向该区供血,该区域受损主要表现失语、构音障碍、反应迟钝和纯运动障碍,本研究8例患者梗死病灶位于前核区,3例出现语言异常,1例出现意识水平下降,5例出现偏身乏力。内侧核区:位于内髓板的内侧,由丘脑旁正中动脉供血,该动脉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病时多以嗜睡起病,短暂意识障碍后出现神经精神障碍、丘脑性痴呆、虚构、垂直性眼球运动障碍等。本组11例中6例出现意识水平下降,简易智力量表评分低于其他组。本文1例患者双侧旁正中动脉均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起始部,因此,这条动脉梗死导致双侧丘脑内侧梗死。后核区:为丘脑枕部,接受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及脑干网状结构等的传入纤维,由脉络膜后动脉供血,该区损害会出现视野缺损、轻微的偏身感觉障碍和偏身无力。本组3例表现视野缺损。

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图像质量明显高于MRA或CTA,对二三级脑供血动脉的血管表现力好。本组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提示13例脑供血动脉未见异常,其余均发现血管结构异常,在梗死丘脑穿支动脉的载体动脉上发现狭窄或闭塞13例,在梗死动脉近端血管出现狭窄的血管28条,3例出现烟雾样改变或烟雾病。因此,对丘脑梗死患者建议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全面了解和评估脑供血动脉情况。

[1]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Emre Kumral,Dilek Evyapan.Pure thalamic infarctions:Clinical findings[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00,9:287-297.

[3]Ittyachen AM,Jose MB.Thalamic infarction following a Russell's viper bite[J].Southeast Asian J Trop Med Public Health,2012,43:1 201-1 204.

猜你喜欢

核区丘脑单纯性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2195-T6 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早期与延期微创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价值比较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焊接参数对FGH96惯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工业纯铝搅拌摩擦焊质量与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