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斑块预测TIA后脑梗死评估研究
2013-01-22葛叶波陈爱争占刘俭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宁波315040
葛叶波 陈爱争 郑 刚 占刘俭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 宁波 315040
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斑块预测TIA后脑梗死评估研究
葛叶波 陈爱争 郑 刚 占刘俭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 宁波 31504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颈动脉斑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供血动脉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中老年患者中尤为常见。该病具有发作持续时间短、发作后症状可完全缓解的特点,但发作后早期脑梗死风险较高。研究表明,TIA发生后7天内脑梗死发生率为8%~10.5%[1-2]。本研究对107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ABCD2评分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及两者联用对预测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临床价值,以对TIA患者进行评价和早期处理。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TIA患者(均为首次发作或既往有TIA发生而间隔6个月以上再次发作)107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男60例(56.1%),女47例(43.9%),年龄41~89岁,平均(65.3±12.6)岁;合并高血压58例(54.2%),糖尿病30例(28.0%),冠心病19例(17.8%);吸烟39例(36.4%)。入选标准:①所有TIA患者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3]。②发病24h内均经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maging,DWI)证实无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急性脑梗死灶。排除:①症状持续时间>24h;②颅脑MRI证实为颅内出血、感染、占位等;③确诊为其他疾病如低血糖、晕厥、局灶性癫痫、美尼尔病、阿斯综合征发作性疾病等。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
2 方 法
2.1 ABCD2评分 按Johnston等[4]提出的ABCD2评分法,包括以下5项:A:年龄≥60岁=1分;B:血压: TIA发作后的首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分;C:临床表现:单侧肢体无力=2分,不伴肢体无力的言语障碍=1分,其它症状=0分;D:症状持续时间:≥60min=2分,10~59min=1分,<10min= 0分;E:糖尿病=1分,无糖尿病=0分。总分7分。将TIA患者按发生卒中的风险程度分级:0~3分为低度危险,4~5分为中度危险,6~7分为高度危险。
2.2 颈动脉超声检查 采用美国ATL-HDI-5000彩超仪,探头频率为7~10MHz。患者取平卧位,双肩垫枕,头部偏高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切检查,仔细观测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以及距颈内动脉起始处(ICA)2cm处的血管壁、血管内径、颈动脉内膜至中层厚度(IMT),管腔内有无斑块及发生部位。IMT测量位置固定于颈总动脉分叉近段10mm处,左右颈总动脉各测量3次,以6次的平均数为该患者的IMT。前壁由于软组织的影响,彩超不易分辨,后壁显示清晰,故以后壁IMT为标准。IMT>1.2mm,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5],此为斑块组,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斑块组。根据回声高低将斑块组分为软斑、混合斑及硬斑。其中软斑和混合性斑块为不稳定斑块,硬斑为稳定斑块。
2.3 脑梗死的评估方法 脑梗死的诊断按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3]。所有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均再次行头颅磁共振DWI相检查,患者临床表现及头颅MRI证明有急性梗死灶存在。以TIA后病程第7天为终点事件观察的时间点。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ABCD2评分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 107例TIA患者ABCD2评分,低危18例,中危41例,高危48例。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颈动脉不稳定斑块53例,稳定斑块30例,无斑块24例。ABCD2评分危险分层与颈动脉班块性质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7天内发生脑梗死,低危组1例(5.6%),中危组9例(22.0%),高危组18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评估结果与7天脑梗死发生情况 ABCD2评分结合颈动脉斑块性质评估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53例中,发生脑梗死22例(41.5%);颈动脉稳定斑块30例,发生脑梗死4例(13.3%);无斑块24例,发生脑梗死2例(8.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7天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科的急症之一,并且具有很高的复发率。近期频繁发生TIA是急性脑梗死的先兆,因此重视TIA并对TIA患者评价相关危险因素,预测近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减少脑梗死的发生非常重要。但由于目前医疗资源有限,并非所有TIA患者均住院接受治疗。因此,为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早期干预以降低脑梗死发生率,对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此为基础2007年Johnston等提出了ABCD2评分法,并将TIA患者危险程度进行量化分级,内容包括年龄、血压、症状持续时间、是否有糖尿病等,能够帮助医生快速筛选出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高危患者。本组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性质与ABCD2评分中危险分层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中高危组颈动脉软斑、混合斑检出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Johnston等[4]研究发现,ABCD2低、中、高危患者TIA发病7天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2%、5.9%和11.7%。本组低、中、高危患者7天内发生急性脑梗死分别为5.6%、22.0%和37.5%,较Johnston等研究结果高,可能与所选的研究对象均为住院患者,病情相对较重有关。ABCD2评分越高,早期内进展为卒中风险越大;反之,ABCD2评分越低,早期内进展为卒中风险越小。此评分方法易在基层医院普及,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但是,ABCD2评分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未从TIA病因上进行评估。TIA的发生主要是由微栓塞和脑血管痉挛引起,而两者可能均与颈动脉斑块有关。引起TIA的微栓子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另外脑动脉斑块造成的血管狭窄还可形成血管涡流,刺激血管壁发生血管痉挛而导致TIA。如果频繁的微栓子脱落或较大栓子脱落将使TIA进一步发展成脑梗死。近年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结构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分为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其中不稳定斑块为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亦发现不稳定斑块者7天内进展为卒中的比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者,提示神经科医生应及时对不稳定斑块者进行血管学检查,以便及早治疗。
综上,ABCD2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对TIA患者常规进行ABCD2评分及颈动脉彩超声检查,可预测TIA后缺血性卒中风险,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1]Rothwell PM,Giles MF,Flossmann E,et al.A simple score(ABCD)to identify individuals at high early risk of stroke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Lancet,2005,366:29-36.
[2]Lovett JK,Dennis MS,Sandercock PA,et al.Very early risk of stroke after a first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Stroke,2003,34:e138-e140.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与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0.
[4]Johnston SC,Rothwell PM,Nguyen-Huynh MN,et al.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J].Lancet,2007,369: 283-292.
[5]李瑛.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3):188-189.
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