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致迟发性发热反应一例
2013-01-22高世慧刘晓倩
高世慧 刘晓倩
(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266071)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致迟发性发热反应一例
高世慧 刘晓倩
(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266071)
红花黄色素;迟发型;发热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0岁,主诉突发胸闷、憋气2 h,伴大汗淋漓、晕厥入院。T 36.5 ℃,P 76次/min,R 18次/min,BP 156/96 mmHg(1 mmHg=0.133 kPa),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急性下壁心梗,ST段改变。高血压病史30年,未曾服用药物治疗。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冶游史,无饮酒史,吸烟50年,约1包/d,无其他不良嗜好。遵医嘱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300 mg,1次/d,加入250 mL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使用,无不良反应。入院第4天,10:30静脉滴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10:45,患者畏寒、寒战,体温38.3 ℃,未考虑药物过敏反应,给予布洛芬片0.1 g口服,30 min后症状缓解,体温36.7℃。18:00患者体温38.5℃,遵医嘱给予布洛芬片0.1 g口服,肌注异丙嗪注射液50 mg,18:30患者体温降至36.5℃,全身无不适。入院第5天,10:00静脉滴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寒战,体温39.7℃,考虑药物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平卧位,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静推,异丙嗪注射液50 mg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加入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为患者加被褥保暖,30 min后患者胸闷、气促、寒战缓解,体温降至正常范围。第6天,停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冻干),患者主诉无不适,生命体征正常。
2 讨论
本例患者起初的过敏反应不典型,被误以为是输液反应,次日继续使用,反应较第一次更为严重,由于处理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不良反应为发热、头晕、头昏、头胀痛、周身瘙痒、皮疹、牙龈出血。在临床应用中,过敏反应较少见,迟发性发热反应更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与输液反应相似,容易误诊,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则可出现严重的后果[1-2]。
因此,在为患者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前,除要注意询问过敏史外,还要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侯晓明.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致迟发过敏反应一例[J].北方药学,2011(6):78.
[2]顾云霞,朱东梅,王建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3(3):24-25.
1005-619X(2013)07-0658-02
2013-04-01)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