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梅树上的应用

2013-01-22董朝霞叶明儿

浙江柑橘 2013年2期
关键词:效唑梅树青梅

董朝霞 叶明儿

( 1浙江省围垦造地开发公司 杭州 310012;2浙江大学园艺系)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梅树上的应用

董朝霞1叶明儿2

( 1浙江省围垦造地开发公司 杭州 310012;2浙江大学园艺系)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广泛应用,但由于梅一直被看作“小水果”,故在梅上的研究应用较少,主要集中在控制树体旺长、延迟梅树花期、保花保果及贮藏保鲜等方面,现将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梅树上研究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1 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梅树新梢旺长

对生长旺盛的梅树,当春梢长 5~10cm时,喷洒浓度为300~500mg/L的多效唑溶液,可明显抑制新梢生长。在7月对梅树喷洒浓度为300~1000mg/L的多效唑溶液,能有效地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果实品质[1,2]。

对幼年梅树,土施每株0.2~ 0.5 g多效唑,能明显地抑制当年新梢生长,使得新梢增粗,节间缩短[3]。但不可连年使用,通过观测梅树生长情况,确定下一次使用多效唑时间。对于盛果初期梅树,当生长势偏旺,可选择穴施0.125g/m2多效唑,1株梅树约施多效唑1.5 g(有效成份),可有效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果实品质[1]。

2 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梅树提早落叶

梅的落叶期比其他果树要早。在广东,9月至10月上旬为正常落叶期,浙江、江苏则在10~11月。不同品种、不同树龄以及不同小气候条件下,正常落叶期会有差异。提早或延迟落叶会影响花芽质量,导致翌年结果不良。

从春梢开始,通过合理施肥和根外追肥,喷洒浓度为300mg/L的多效唑+30mg/L的核苷酸+ 0.2%的高效叶面肥溶液,每次抽梢期喷洒一次,可提高叶片的质量和抗逆性,可防止梅树过早落叶。

为了促进叶片按时自然落叶,可于 9月中旬喷洒100mg/L的乙烯利+500mg/L的多效唑溶液,或者在 9月下旬喷洒浓度为100~150mg/L的乙烯利+ 3%~ 5%的氯化钾溶液。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保花保果上应用

梅树是开花期早的树种,开花量很大,但花器发育不完全的现象很普遍。不完全花没有受精能力,开花后脱落。在连续阴雨条件下,花期喷洒浓度为20mg/L的赤霉素溶液、幼果期喷洒50mg/L的赤霉素溶液,可有效提高果梅的坐果率。张传来等[4]在盛花期对金光杏梅喷洒50mg/L的赤霉素溶液,马文江等[5]在黄杏梅花期喷50mg/L赤霉素,均提高了坐果率。

在盛花末期喷洒浓度为30mg/L的防落素溶液,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到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前喷洒浓度为30mg/L的防落素+70mg/L的复合核苷酸药液,对果梅的保果效果良好。在花期遇低温阴雨和花后低温,在盛花期连续喷洒200mg/L的防落素,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克服低温对坐果的影响。在梅子开花前与结果后,用爱多收5000~6000倍溶液全株喷洒,可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增大。马文江等[5]对黄杏梅于萌芽前10 d喷施250倍PBO,有效地提高了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10%。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延迟梅树花期

已有研究表明,赤霉素可代替低温打破休眠或代替低温、长日照诱导花芽分化,故可促进多种植物提前开花。胡惠蓉等[6]研究表明,200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江南朱砂等梅花花期具有调节作用,作用的方向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10月底至11月处理的,花期提前,而1月处理又使始花期、末花期均延迟。

GA3处理适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的1个月时间内,用50~100mg/L的GA3溶液喷洒,每隔10 d喷布一次,连续喷 3次,可延迟果梅花期5~15 d,减少了梅花和幼果受霜冻危害,提高了坐果率。GA3过早处理效果低,而11月以后处理反而促进梅树提前开花,且连年处理对花期推迟作用没有累积效应[7,8]。

对青皮梅(广东梅系统)于 9月中旬用高浓度1500mg/L的多效唑喷布,可推迟盛花期 8~19 d,推迟终花期13~20 d[9];而用1000mg/L的多效唑溶液喷布,未见推迟花期。但两者处理均提高了翌年青皮梅果实的坐果率。

5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梅果实成熟及在贮藏保鲜中应用

梅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青梅果实七成熟采收至着色前其内源乙烯释放量甚微,呼吸强度变化也不明显,但随着果实的黄化的开始和后熟,乙烯释放量急剧上升,呼吸作用也明显,6~ 8 d内出现跃变高峰。在青梅核硬化前喷布2次250~350mg/L的乙烯利,即在2月中旬喷施第 1次,间隔10 d再喷 1次,可使青梅提前 5~6 d成熟,且保持原有的品质[10]。

采后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果实迅速软化,其软化开始于乙烯上升之前,乙烯跃变峰出现在以软化为主的完熟之后。陆胜民等[11]研究表明:采后3 d内梅果乙烯产生甚微,但果肉硬度已在下降,5~ 7 d内为乙烯释放迅速上升期,同时也是硬度快速下降期。

用GA3处理也可以较好地保持梅果的颜色和硬度,抑制乙烯释放,降低呼吸强度。其原因可能是通过调节果肉内的激素平衡,减少了内源乙烯的产生。在 2月中旬间隔10 d连续喷施40~80mg/L的GA3溶液 2次,可延迟 4~ 5 d成熟.并能保持原有品质,有效减少落果,提高坐果率[10]。青梅采后在室温下用20~40mg/L的GA3溶液浸 3分钟,显著地抑制了呼吸速率的上升和果实的乙烯释放量,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对青梅果实有保鲜效果[12]。

王阳光等[13]研究表明,对七成熟“青佳”青梅品种果实采收后,先在 4℃下预冷12 h,然后用0.1%多菌灵浸果 3分钟,晾干,再将果实直接装入 0.06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袋中放置6 g乙烯吸收剂(硅藻土:CaCl2:KMnO4= 1: 1: 1),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5%的培养箱中贮藏。可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上升,延缓果实叶绿素含量和ABA含量降低,保持果实硬度,色泽较绿,延缓果实衰老。陆胜民等[14]试验发现,乙烯吸收剂处理后的青梅果实的内源乙烯含量减少,同时叶绿素酶活性也受到抑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内源乙烯含量与叶绿素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 0.8204),而叶绿素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0.8990)。这表明在青梅果实中,可通过抑制其乙烯释放,降低叶绿素酶活性,从而抑制叶绿素降解,延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 1]李百健.多效唑对梅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1996,23( 3):43~45

[ 2]李明.多效唑在梅树上应用的效应[J].中国南方果树,2002,31( 3):79

[ 3]万国平,周群.多效哇在幼年梅树上的应用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1997, 3( 4):39

[ 4]张传来,刘遵春,晋新生.几种生长调节剂提高金光杏梅坐果率的研究[J].特产研究,2006( 3):18~20

[ 5]马文江,朱力争,周红军.提高黄杏梅坐果率措施对比试验[J].山西果树,2003( 6):38

[ 6]胡惠蓉,包满珠,王彩云等.赤霉素(GA 3)对武汉市露地梅花部分品种花期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 2):167~171

[ 7]章铁,彭潮,周群.赤霉素处理对梅树开花和座果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 4):398~400

[ 8]陈赞朝,席常辉,陈育荣.粤、浙 4个青梅品种的开花结果习性观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 ( 6):14~16

[ 9]刘星辉,郑家基,邱栋梁等.梅的花期调节与授粉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98,13(增刊):108~110

[10]徐乃端,曾启文,张创勇.用生长调节剂调节青梅成熟期的研究[J].仲凯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1, 4( 1):17~22

[11]陆胜民,席与芳,张耀洲.梅果采后软化与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03,36( 5):595~598

[12]陆胜民,席玙芳,金勇丰等.采后处理对青梅果实的生理和品质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0,27 ( 5):326~330

[13]王阳光,席与芳,陆胜民等.气调和乙烯对采后青梅果实保绿效果及生理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2,23( 9):102~105

[14]陆胜民,王阳光,席玙芳等.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梅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与乙烯释放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4,21( 1):88~90

2013-01-24

猜你喜欢

效唑梅树青梅
煮梅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走 龙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下
病梅记
窗 外
多效唑对本田期籼粳稻‘浦优201’株高及产量影响
夏季养颜“青梅酒”
自制青梅酒,生津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