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2013-01-21陶珊
●陶 珊
新闻综述:
春节过后,中国工业及制造业集中地珠三角再现人力流失以及招工困难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表的报告预测,中国可能提前达到“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供应从过剩走向短缺的转折点,这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另外,渣打银行最新发布的关于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工资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劳动力工资持续增长,其中制造业工资增长9.2%,去年仅为7.6%。虽然制造业工资增长幅度较大,但88%的受访企业仍认为劳动力短缺状况依然严重。报告认为,中国已到“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短缺状况将恶化。
评论员观点:
一直以来,中国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形成众多粗放的、低水平的、劳动力密集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低水平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也无法适应经济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尽管对于我国是否以及何时达到“刘易斯拐点”存在着较大争议,但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刘易斯拐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陷入困境,改革迫在眉睫。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刘易斯拐点” 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和劳动力短缺阶段的交点,由于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传统农业部门的扩张,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劳动力由剩余变成短缺。“人口红利”是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伴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劳动力供给也走向短缺。而目前,我国劳动力缺乏现象既存在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的初级领域,也同样存在于如技工、技师等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
自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区面临“招工难”、“用工荒”的严重缺工现象,而且大有从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蔓延之势,这些可看作是劳动力市场为“刘易斯拐点”拉响的警号。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大多数企业依靠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进行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经济活动,当“刘易斯拐点”到来时,人力资本的不断上升会大幅增加企业成本,导致其正常运行受阻,甚至使得部分企业不堪重负破产倒闭。在力求经济“保增长”的今天,这些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刘易斯拐点”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倒逼,不失为一个形成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契机。把握好这个机会,有利于我国经济向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人口基数大所带来的优势可以为经济起步提供强大后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效果的日益显现和过分依赖劳动力资源而忽视技术创新的现状,经济发展明显后劲不足。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国家、企业、劳动者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从国家角度看,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使经济发展由主要靠资源和劳动力大量投入向依靠知识和技术的支持转变。首先,政策上鼓励企业研发技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创造自主品牌,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淘汰部分资源和劳动力密集的企业。其次,要积极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提高劳动者素质。随着经济的发展转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会不断提高,依赖于低质量、高数量的劳动力投入会阻碍经济模式转型,只有高质量的劳动力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最后要城乡平权,给予进城农民工以公民待遇。长期以来,外来务工人员得不到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公民待遇,不可观的经济收入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使得越来越多人不愿再投身劳动力大军,加剧了劳动力短缺。城乡平权从根本上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为转型提供支撑。
在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后,劳动力资源逐渐变得稀缺,形成了新的劳资关系,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凸显,企业要想长期拥有自己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就必须善待劳动者,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处理好劳资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劳资两利的新局面。
劳动者本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竞争力。尽管“刘易斯拐点”背景下劳动力日益短缺,劳动者日益受到重视,可是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现象多针对制造业、加工业等“初级劳动力”领域,短缺的也多是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要想真正实现个人的更好发展,必须从个人角度出发,成为社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
笔者认为,要认识到劳动力市场表象之下中国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期的真正原因,并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化被动为主动,在困难与挑战中寻找发展和突破的机会,多种力量共同努力合作,积极应对“刘易斯拐点”,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