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问题探究*

2013-01-21许庆亚

关键词:群体大学生工作

许庆亚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其中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又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入学的门槛不断降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信息技术、市场经济等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和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面对的各方面压力也普遍加大。由此,导致了大学生特殊群体数量的逐年攀升,其行为表现较之以往也更加复杂,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因经济贫困、学习困难、情感挫折等因素造成的休学、退学、轻生自杀等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成长,而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因此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服务工作刻不容缓,而解决好他们的教育服务问题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高校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类型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大学生普通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众所周知,学生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体差异,而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近差异的学生在客观上自然构成了一个共性群体。这个群体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家庭、经济、学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谓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讲,在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如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养)、心理品质的完整程度、行为能力、人们对其评价和尊重的程度等某方面或各方面都表现出特殊性的学生群体。①钟蕾:《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与保障体系论析》,《高校辅导员》2011年第4 期,第33 页。这一群体中的多数人在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上都表现出相似的特点,例如多疑、敏感、缺乏自信,不能客观地认识周围的事物,抗挫能力差等,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从群体表现出的特性来看,大学生特殊群体主要可以分为生活困苦、学习困难、心理困惑、网络困境、情感困乏和就业困扰六种类型。

1.生活困苦学生群体。这是指那些在校期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受学费、住宿费以及日常生活所需费用的学生群体。生活困苦学生群体通常学习比较认真,生活简朴,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常常存在自卑心理,在与人交流和沟通方面表现出被动、谨慎和不自信,少数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冷漠、自我封闭等心理健康问题。

2.学习困难学生群体。这是指学习成绩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学业基本要求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学生本人学习态度不端正,升入高校后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我放任,自我约束力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或者学习能力弱、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由于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障碍,部分学生会出现焦虑、动力失落、厌学甚至自暴自弃等问题。

3.心理困惑学生群体。这是指存在心理适应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心理抗挫能力较弱,难以承受学习、生活与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经受不起较大的挫折和失败,对周围事物比较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往往表现得比较悲观、失落和精神压抑,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有的甚至走向极端。

4.网络困境学生群体。这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以至于对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的学生群体。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可分为网络交际成瘾、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和游戏成瘾。①陈文:《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症》,《社会》2000年第6 期,第22-24 页。虽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网络成瘾都会导致学生身心健康受损,学业成绩下降,甚至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价值观扭曲等诸多问题。

5.情感困乏学生群体。这是指恋爱或因恋爱而受挫的大学生群体。当前高校中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然而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感情问题还缺乏理性认识,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因不能处理好恋爱与学业问题,使自己的学业、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则因为承受能力较弱,容易造成失恋受挫。特别是轻率的性行为使双方受到的伤害更为严重,由此也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产生自杀、暴力等过激行为。

6.就业困扰学生群体。这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就业愿望,但由于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等原因造成难以就业的学生群体。当前由于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趋激烈,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在就业时显得更加困难,成为了就业弱势群体。由于就业事关重大,给人带来的压力也格外沉重,这在就业困难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他们内心感到压抑、惶恐、失落、困惑、迷茫,甚至心理失衡、偏执,以至于怨天尤人,极易诱发打架斗殴、自杀及伤害他人等事件的发生。②王玉国:《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教育探索》2006年第4 期,第61-62 页。

当然,除了上述六类主要的特殊群体外,高校中还存在生理缺陷学生群体、违纪学生群体等。从总体来看,这些特殊群体都是思想、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正确引导,不仅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牢牢把握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切实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做好这项工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前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却存在种种误区。

1.特殊群体定位指向地负面化。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首先要对这一群体有个准确的定位。所谓大学生特殊群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实际工作中,绝不能将大学生特殊群体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性简单地负面化。然而,当前很多思政工作者在研究大学生特殊群体现象时,普遍存在着一种将其负面化的倾向,将特殊群体等同于“问题群体”和“不良群体”,认为特殊群体学生总是存在问题的。由此,在工作中也常常戴着“有色眼镜”,人为地制造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违背了平等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导致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产生了偏颇,不能以正确的理念和心态去分析和解决大学生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

2.特殊群体划分的绝对化。大学生特殊群体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在整个大学期间,这个群体的成员会随着家庭、经济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外界条件变化或者人为的干预作用下,原来属于特殊群体的学生可以变成普通群体中的一员,原来属于普通群体的学生也可能变成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同时,各种特殊群体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也可能相互包含和转化。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划分不是绝对化的,而是具有相对性、重叠性和转化性。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思政工作者常常忽略了特殊群体的这些特性,把特殊群体和普通群体绝对地分割开来,把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也相互孤立开来,习惯于给学生贴上永久性的“标签”,不能根据群体成员的变化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动态的调整,这也导致了特殊群体教育工作常常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3.特殊群体教育的简单化。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遵循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更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将特殊群体教育等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其简单化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育方法趋向于行政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界限分明,教育者常常以领导、师长的身份讲话,缺乏平等的对话和交流,难以深入人心,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教育过程趋向于形式化,教育者更加注重理论的说教与灌输,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忽视特殊群体学生的现实需要,不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问题学生的复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从而未能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问题。

4.特殊群体教育力量的单一化。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它们发挥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的合力。然而,当前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常常是高校一方在唱“独角戏”,在学校中又只有思政教育工作者这支单一的力量在“孤军奋战”。首先,整个社会没有为特殊群体的成长、转变创造良好的环境,相反,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特殊群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次,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发挥家长在特殊群体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学校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不够。最后,高校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功能逐渐弱化,很多教师只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不注重育人,错误地认为育人是思政工作者的事情而与自己无关。这些都导致教育力量被极大地削弱了,而仅仅依靠高校思政队伍这支单一的力量是无法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工作的。

三、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的途径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拟提出以下四条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做好特殊群体教育服务的前提。做好特殊群体教育服务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特殊群体的存在,责任并不完全在于大学生本身,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视研究普通学生群体的共性和落实对普通学生群体的共性要求,更要注重研究特殊群体学生的差异性,从而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应当树立全面的、发展的、实事求是的观点,仔细分析特殊群体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和缺陷,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绝不可盲目贬低。

2.实行动态管理是做好特殊群体教育服务的基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的心理特征和所处的外在环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动态变化。原来被认为是特殊群体的学生,由于所处环境的改变或者经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和自我调节,可能不再特殊;相反,在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原本普通的学生可能变成了特殊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必须始终把握发展变化的原则,对特殊群体实行动态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特殊群体,更不能搞“一刀切”,应当及时更新特殊群体资料库,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施重点教育,给予关怀和帮助。只有实行动态管理,教育者在工作中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特殊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使工作对象更明确,也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

3.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是做好特殊群体教育服务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要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既发挥教育人、引导人的功能,又体现关心人、帮助人的功能。①黄文静:《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西大学,1998。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对于生活困苦的学生,应当根据所掌握和了解的学生经济情况,按照困难的轻重程度进行分类,并对他们进行多渠道的资助,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从精神上自强起来。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应开展多方位的帮助。“学困生”的成因复杂多样,教育者应当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可以在班级内选派一些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带动学习困难学生共同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于情感困惑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恋爱问题的引导、教育和管理,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就业困扰的学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包括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创业理论指导、适当开展一些就业培训、创造就业平台等帮助。总之,只有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切实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工作。

4.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合力是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的保障。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合力,才能更好地对特殊群体进行有效的教育。一是要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的主要力量。当前,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自身的建设。只有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行家里手,才会对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得心应手。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专业教师由于担任课程教学,与学生接触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专业教师应切实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把育人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积极构建家校之间的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中来。通过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学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四是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力量,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监控和帮扶。在平时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性,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他们与特殊群体学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学生骨干力量的发挥往往可以避免许多突发事件的发生,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群体大学生工作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