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核电突破环境制约,助力“美丽中国”

2013-01-21叶奇蓁

中国核电 2013年4期
关键词:核燃料美丽中国核电站

叶奇蓁

目前,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煤电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而且运输成本高。核电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而且是高负荷因子、大功率密集型的能源,相对于煤电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和替代能力。同时,核燃料运输量很少,一座百万千瓦级的火电站每年需要运输300多万吨煤,而同样规模的核电站每年只需运输30多吨核燃料。所以发展核电也可以解决能源的运输问题。核能将成为我国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当前,我国能源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供需总量平衡问题;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了环境和生态问题;三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西电东输,造成了能源运输问题;四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数量相当大,存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如果我国到2020年建成6000万千瓦核电,1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5.74亿吨,约占2020年全国排放总量的6.8%。发展核电对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核电具有后发优势,技术成熟,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比较高,安全水平优于现役国际同类核电站。我国核电站多半建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上建设和运行核电站的经验。目前,我国已运行的核电站基本是改进型压水堆机组,我国正在自主开发先进核电技术,也是世界上首批建设先进核电的国家。我国核电没有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2级及2级以上的运行事件,核电站排出物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个量级以上,没有对环境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全部核电机组运行水平均在国际中上水平。发展核电将突破环境制约,清洁核能将助力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核燃料美丽中国核电站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核燃料后处理厂蒸汽凝结水节能利用
核电站护卫队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电站护卫队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核电站的“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