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德树人离不开启思睿智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反思

2013-01-21张卫国

关键词:道德思政政治

张卫国,张 霆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建德树人离不开启思睿智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反思

张卫国,张 霆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不理想,应该与忽视思维教育有关。思维成就了人类,缺少思维、没有智慧之德,是一种外在之德,他律之德,它是不能应对变幻的社会实践生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只有从转识成智,启思睿智入手,建设具有德性的价值思维,才能完成该课程所承担的建德树人,开发学生主体性的基本任务。

高校思政课;启思睿智;建德树人;德性思维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行的是客体教育的方式,通俗地,就是工具性教育,因此实质上是一种迷失教育本质的“非人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呢?在对教育本质对追问过程会发现,学术界对教育本质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无论怎么说,教育都离不开人,显然教育是围绕增强作为教育客体,即学生的主体能力而展开的。因此而言,教育本质问题就是如何形成人的主体性。教育是人化过程,通俗地说是“成人”教育。思维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思维是成就人类之本。教育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去思,善于思,创新的思。这是教育的最基本问题。高校思政课是我国教育体系最高层次教育中具有特殊使命的系列课程,它从属于教育本质,也有其特殊的本质,不仅要“成人”,而且要“树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善良博爱、担当责任、积极向上等等品格的好人,这是该系列课程特殊的本质。善良的好人对社会进步有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树立好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建德。思想政治教育是德化过程。思想教育离不开正确处理“思”与“德”的关系,思是成人之本,也是建德之根。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忽略了思维对于建德的共生与接力关系,表面上看建德被逐渐重视和强化,实际上却在思维被弱化过程中,建德失去自我成长之根,高校思政课失去以思建德的特色,出现了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这是一个不可莫视的沉重事实和重要原因。如何以思建德,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反思的。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以下忽视思维的主要失误中吸取教训中,转化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创新,值得深入研究。

一、德智分育:受教育者的社会人格难完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对社会人格的教育和塑造。人格要素是人的主体要素的总称,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主体间关系、道德、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多维度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在以前的教育方针中,曾提出过“劳”的要求,劳指的就是劳动技能。按照社会的这些基本要求,人格要素包括了道德、智慧、意志、审美、技能等基本方面。为了“成人”和“树人”,高校设置了政治、心理、数学、美学等公共类课程,以及按专业分类而设置不同技术种类等等内容的专业课程。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任务,要培养学生们既适应社会又能引领社会进步的社会人格,它是“以道德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的课程,其重点就是要铸造青年大学生健康的社会人格。‘会开拓’为‘键’,‘能适应’为‘康’,塑造学生那种能与和谐社会的四个方面特征相适应的优秀品质,即引导他们养成具有明辨、有爱、守责、创新等品质的社会人格,成长为有益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人”。[2]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教训之一:在单纯的道德品德的“孤立教育”中逐渐放弃教育合力。长期以来,在对于大学课程分类设置的理解方面,不仅有教育界意识,而且还有社会权威意识都存在较严重的认识误区,认为课程设置就是教育分工,教师应该恪守其职。假如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主张智育,就会被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被斥为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就在这种具有偏颇性专业分工的社会潜意识泛滥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变成了就道德而育道德的孤行教育,放弃了其它可借之教育力量,丧失了教育合力,教育资源的投入与教育效果的产出无法成正比。这种孤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没有形成学生强大的道德力量,反而在面对社会复杂变化时,他们会显得束手无策。教育界和社会曾对中小学的德育的“五加二等于零”的现象十分担忧,即学校五天的正面教育被二天的社会教育消极面而抵消,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学校的德育并没有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格。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学生有效内化的问题,同样在大学里很严重。高校思政课“始于开课,终于考试”的现象,令人十分困惑,发人深省。中小学“五与二”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没有与家庭和社会联手,缺少必要延伸,学校孤军难胜。高校思政课“始学与终考”现象,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育德与育智、育美、育心等其他人格教育实现有机结合,缺思缺智成了学生道德内化的最大障碍。纵观全球,我们会看到,凡属道德治理比较好的地区和国家,道德治理都不是孤立而行的,都有“刚性”道德制度来保障的,道德犯规会受到类似触犯法律那样的严格处罚。例如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就是如此。在我们这样缺少刚性道德治理的国家,我们要创造社会发展必须的道德生产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也不能固守陈规,必须要改变现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能深入到学生内心,转化为社会道德人格和社会人文实力。

要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效果,就必须改变人格孤立教育的这种现状,转化为人格的结合教育。高校思政课形成由来已久的人格的孤立教育,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缺少对“人、德、智”这一最基本相互关系的清醒认识有关,离开“人”去讨论“德和智谁是第一?”这是无法把这个“谁是第一”的问题理论清楚的。这也是长期以来德育学思维模糊的重要原因。就作用而言,思维使人类从动物世界分离出来,才有了人类社会,积思成“智”,有智的人类才能主宰世界。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西方的智慧》中感慨到:“长盛不衰的好奇心以及热烈而不带偏见的探索,使古希腊人在历史上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3]古代人况且能如此,现代人更应是这样,在思索前进,在思索中强大起来。从发源上讲,德在智之后,是人类强大以后所追求一种新的实践和生活的方式。建德本意就在于教导人们以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社会利益,至少应该是在获得个体利益时,对他人利益无损,从而保持社会的协调与和谐,避免和消除内耗。从而可见,德是维持人类、国家、团体持续强大的重要工具。一个团体内讲德,这个团队就有了人文核心凝聚力;一个国家内讲德,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比他国、他民族多了一种更强大的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要想持续强大,讲道德必不可少。以上论证想引出一个结论,高校德育要与思结伴而行,从思的成果是“智”来讲,德育不能不成智,让学生具有能自我生长力的“智德”,这才是高校思政课走出德育困境的新曙光、新途径。教育方针确定了“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教育原则,表达了两重意思:一是,育人处在中心地位的,二是,以道德育良才是中国教育的本色选择。其中并没有表达德育是孤立的,更何况孤立教育是教育发展之大忌。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不仅要与智育结合,还要与美育、心育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德为先”,成就现实的人格。现实人格是多人格要素的有机综合体,这样才能与开放的、发展的、多重的社会相适应。

二、忽视思维:无人德育之症结所在

高校思政课的教训之二;在忽略思维的“无人德育”中逐渐丧失教育生机。所谓“无人德育”,并不是无视学生的生物体存在,也不是在教育权利关系中,对学生的社会权利缺少尊重和爱护,而是指的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人本”的存在,导致其主体能力的弱化和失落。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无人”表现主要有,一是,工具理性。鲜明阶级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角度具有片面性,甚至有些极端,缺少人文关怀。在这样的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被当成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控制和意识形态控制的方式,受教育被视为控制客体,被视为物或工具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的问题难免不被忽视。这样的教育强调的是“服从”二字,极少关注受教育者的思维成长。在表象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难以计数“听话”的好孩子、好青年,实际上是以被教育者自我心灵、精神和思维成长的实效低下为代价的。社会事务管理强调“秩序”,可以以控制手段达到;而思想管理则讲究“心通”,则要通过思想共鸣才能实现。二是,思维被漠视。高校思政课漠视受教育者的学习的心理成长规律,缺乏对他们学习心理被异化进行修复的安排和措施。教育界对小学、中学、高校的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没有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发展,反而做了违背人学习心理规律的安排,导致学生产生了越学越讨厌这类学习的学习心理的异化。事实也证明了,对于那些中小学未成年的、且缺少感性社会体验的孩子,大讲连成年人都需要用心去理解的抽象政治理论,如何避免不让受教育者失去这类课程的兴趣,这是非常难的。而高校思政课却并为没有这样的异化做好对接准备,而是像现在的医疗界一样,对于下一级医院的检查、诊断和治疗,上一级医院通常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和方式,按自己方式重来一遍。教育过程所存在的这样的无视思维健康成长、我行我素的倾向,这在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是常见不鲜的现象,当老师劝诫那些在课堂上不认真学生的时,会听到学生这样一种回答,“我们在中学,听政治教师已经讲过了”,遇到这种情形,老师会有挫折感和困惑感,但却很少责问自己。人类学习心理上表现出这样一个特征,熟识了东西,再去重复,心理上就会产生厌烦,关注和感受度会逐渐衰减,从而失去对此类东西的兴趣。如果我们放开视域,重新去体会西方发达的素质教育改革,看到他们的教学中常引入游戏活动方式,倡导快乐学习,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并不在乎他们的能记住多少东西,而是关注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性向公共理性回归。三是,理想被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缺少层次性,脱离了学生的“多元价值”生活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推崇“榜样示范”,但是所树立的榜样却是“高、大、全”的,平常人难以企及,难免人们对要想把自己成就为这样理想化的人物产生“无力感”,的确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把人的道德的生活无限拔高,而变为一种世外天堂的道德奢侈。这样理想虚化已经受到社会关注,但现在却出现另一种极端的“炒作英雄”苗头。因为时政宣传的需要,而把某一次“英雄举动”,造就成了一个时代的道德英雄楷模,媒体连环聚焦,这种做法则过于“儿戏”。如果这样“儿戏”般的做法引入学校思政教育课堂,可想而知同样会利少弊多。道德的生活是多元化的,它的可贵之处不是在短暂闪光,而在持续而恒久的坚持。总而言之,“无人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德难建、人难树。其之所以失足,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则是离开思维开发去谈育人建德。有思维才会有人,从思维的结果是思想和规范来讲,只有在思维过程才可能建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离开思维去谈思想,也不能离开思想去谈政治和社会。

要实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在教学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政课应该重建思维的雄风,把无人教育转化为交往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具有两重含义,一是高校思政课应该是讲究师生“双主体”互动的交往教育;二是就实质而言,高校思政课应该成为一门关于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智慧、能力和实践的学问。大学生不是单个存在物,在本质上,他是社会关系存在的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和必然要求,大学生成其为人的社会本质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得到实现和发展,大学生的具体社会属性所发生的作用也只能在社会交往中才会得到价值体现。正是因为社会交往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人要获得成功,必须遵循在社会交往关系博弈过程中所获得的彼此相互认可、形成共识的一些原则和规则,即公共理性,否则就会产生冲突,引发破坏。人们获得成功要遵循两种基本尺度,一是真理尺度,二是价值尺度,它们组成了个体获得成功的坐标。真理性的“是”与价值性的“应该”的交点代表了这个人在人生成功点,多个动态交点就形成体现这个人的社会价值的人生轨迹。人的社会本质具有恶与善两个基本极向,人在恶与善的对抗中发生变化,蜕变会坠入恶的深渊,升华会成为善的使者,在善恶的旋涡中浑浑噩噩就会平庸一生。人的变化到底是向善还是向恶则依赖人的主观选择。从成“善”还是成“恶”的可能性而言,具有一定的概率特征,即成“恶”的概率大于成“善”的概率。这是因为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容易造成人们选择利己。恶的核心自私性,而且人的欲望所常常隐藏着自私性会逐渐膨胀,满足膨胀的自私性容易引发不择手段的攫取方式。在缺少强大教育引导和制度保障的环境下,成“恶”常常处在强势地位,成“善”常常处在弱势地位。成“善”最先遭遇的就是要克服这种由趋利避害所带来的“恶”的心理倾向,则需要利益主体更强大的理性和意志力支撑。这样的支撑要靠学习、思维、探索和求证等才能获得。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会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做坏人坏事容易,做好人好事难。建立健全强大的教育体系和强大的刚性法制体系就成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公共理性通过国家权力的途径而定型为法律,通过社会的合力共同认可而成为道德,从而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意识。因为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交往的博弈产品,也就决定了它们会随着社会交往过程各种力量抗衡的变更而产生调整。因为道德缺少法律那样的国家强制力的刚性保证和变更过程严格的程序控制,它的可变性要大得多,社会道德建设难度会更大。道德力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标志,正是源于道德治本的能力,道德治本的程度则是由社会自律强度所决定的,需要以明辨的思维作为支撑,对教育力量的依赖性更强。由法律治标提升到道德治本,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该系列课程应该关注青年学生的感性经验程度、知识状态、心理成熟水平,然后以思明辨,把思维引向深入,以思智德,提升他们的主体性,形成道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力。

三、方法不当:人性在灌输教育中迷失

高校思政课的教训之三:在缺少启发的“灌输教育”中逐渐丧失了教育魅力和教育生机。人性的善德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要依靠个体的自觉性和社会能动性的联合力量才可能形成。教育既是这一联合力量产生的前提,也是它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重要力量。然而这么些年来,教育理念和方式有许多不当之处,不免让人感觉教育对拯救人性迷失的担忧,其中对灌输教育方式尤其担忧。灌输教育思想认为,人不可能自发产生思想,形成一定理论要依赖外部的灌输才能实现。这种思想被普遍化,逐渐演化为思想教育的常用方式。灌输教育的方式把高校思政课轻视思维的教育意识逐渐由潜在转为显化,由不完备不成熟的教育观点变化为教育现实。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结果,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灌输教育方式只尊重教育者的主动性,而漠视被教育者的主动性,思想政治中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呼应,最终会让教育者的主动性也不知所措。这就好比如,送出去好东西却看不到热烈接受的局面,会令赠送者很失望。这种现象在政治生活中也常见,正如学者赵汀阳所描述的,政治有“一个残酷的问题:好在哪里?”“因为大多数根本就不知道‘好在哪里’而只是盲目叫好,还有些人似乎知道好在哪儿却说不出来[5]”。想不清、道不明、理不开,这种现象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教育中并不会少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显然不能回避,更不能视而不见、视而不理。这样的长期的教育现实,已经让我们逐渐感受到了灌输教育的许多不足,首先,它是 “知性教育”,而不是“智性教育”。两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抱着历史的守成教育,后者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教育。其次,它是“贮藏教育”,而不是“人化教育。贮藏教育把学生当成贮存知识的“仓库”,是物化教育。其三,它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教育目标的迷失,让教育丧失了其本质和活力。教育本质是为袪除愚昧,开启智慧和德性,尤其是思想政治学更是如此。不能成就智慧、不重视人化、不讲究素质培养,这样的教育能不让人性迷失?灌输教育方法只是用在启蒙阶段的一种教育方法,而我们的教育则以一贯之,通而行之,这就是教学教育创新改革中的最突出的魔障。

高校思政课要转化为学生德性成长的教育,就要由传统的以灌输方式为主转化为启思睿智教育。学者周国平讲得好:“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他的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是有关启迪智慧,形成德性思维科学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解决社会价值冲突的价值思维科学。而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高校思政课一直被视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关注的重点是它在社会公共管理的效应,却忽视了受教育者内生的主体性。而今我们生活在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亦称之为“财智时代”。它的最大特点是知识急骤增长,俗称“知识爆炸”,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开发人类对知识的整理、运用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提升受教育者的思维水平和价值思维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航天科学家钱学森在古稀之年还强烈倡导思维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他预言,“思维科学的研究将孕育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把人的知识、智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肯定又将是一场技术革命”[7]。而今的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的技术革命充分地证实了钱老的预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类就是在思与学的相互促进中不断进步的。运用真理改造社会离不开价值思维,价值思维是一种讲究价值立场和取向的德性思维。高校思政课要讲究启思睿智,重视对学生德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德性思维教育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追求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实践,更贴近地说应该是价值实践,不仅仅只是使认识获得真理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真理获得价值意义,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动态结合。其次,它讲究智性与德性相互促进,共生共长。虽然知与智是互为前提的,一个人的知识存量,代表了他知道了多少,但是如果“知识”不转化“智慧”,充其最高值还只能算是处在待用中,只有转知为智后,才能变为真正可用,发挥效用。“知、智、德”三者存在递进关系,价值实践生活既需要科学的清晰明了,也需要人文的诗意朦胧,同样也离不开善意道德的高尚。其三,它是既是“德性同化”的同质教育,也是“德性引领”的个性教育,在追求两者有机统一中去实现教育创新。价值思维是认识与实现“利益博弈平衡”的方法论教育,哲学社会学中常常提到的“价值的合理性”,其实是人们经历价值博弈后对于利益平衡的约定。因此教育对于学生价值社会生活的引领力的培养则显得尤为突出。倡导可持续发展,追求和谐发展,实现普世价值及伦理秩序的最大化。这应该是高境界价值思维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教育是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法宝,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率先觉醒,就要高举实现人的主体性解放的旗帜。在当今世界人们已经意识到拯救生态危机的紧迫性,就必须首先实现对现代化过程出现的人性危机的自我救赎。西方开始了探索这种自我解救,但是尽管西方国家在社会“管理过程有‘生物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对人性设定的几大理论跃进, 但始终没有摆脱‘工具论’的桎梏。从按等级分工的威尔逊、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 到以研究人类的行为科学为特征的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巴纳德的组织要素平衡理论, 西蒙的决策理论等, 它们都没有在管理上真正实现人文觉醒”[8]。要唤起中国国民的人文觉醒,而不重蹈西方现代化人文危机的覆辙。这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历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率先引领人文,就在于“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张扬道德”,这是其承担特殊历史使命体现,也正是该系列课程走出教育困境,追求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16.

[2] 张卫国.高校思政课应铸造学生健康的社会人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128.

[3] 罗 素.西方的智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8.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0.

[5] 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6] 周国平.把心安顿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147.

[7]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63.

[8] 李道志.高科技时代的人文境遇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8-41.

Talents with Virtue Cannoy be Cultivated without the Enlightenment of Wisdom——Reflection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of the university

ZHANG Wei-guo, ZHANG Ting
(Hunan Woman’s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The achievements of human thought, there is no thinking and wisdom of morality, just external morality.Heteronomous morality is unable to cope with changing social practice life. For quite a long time, education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is not ideal among universities. It is related to ignoring thinking education. Only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wisdom, enlightenment of wisdom and constructing value thought with virtue can we complete the course’s task of utilizing morality to cultivate people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of university; enlightenment of wisdom; utilize morality to cultivate people;thought of virtue

G416

A

1673-9272(2013)02-0121-05

2013-02-20

2011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智立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11YBA166)。

张卫国(1956-),男,吉林德惠人,湖南女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理论和社会管理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道德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跟踪导练(五)(2)
思政课“需求侧”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