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分析与研究

2013-01-18梁建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测试数据年龄段体育锻炼

梁建瑞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类的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健康是生命的支柱,身体是工作的直接承受体,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使生命更辉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是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具体要求。论文通过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做好今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加2010年山西省体质健康测试大同地区的2400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方法与要求对2400名学生进行测试。

2.统计法

运用Excel、体质健康测试相关软件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3.比较分析法

综合比较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一)近视率仍居高不下

从测试数据中得出,在2400名测试学生当中有1612名学生处于近视,占总人数的67%。

另根据测试数据得出7-18岁年龄段近视与不近视的比例对比从图1中可以看出,年龄越大近视率越高,16-18岁的600名学生中近视的人数是525人,近视率为87.5%。为什么近视率会如此之高?一方面,年龄越大学业压力也随之增长,学生夜以继日地学习,长时间用眼疲劳是造成近视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从小没有养成正确的用眼方法,加上现在电脑普及,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也是造成近视的一大原因。

(二)身高体重增长趋势稳定

根据测试数据得出7-18岁年龄段身高体重趋势图(图2),表明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基本良好,身高的增长相对稳定,体重随身高的增长而增加,体重和身高的增长趋势相对均衡,小学与初中阶段增长速度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体重增加速度放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一些高年级学生逐步显露出向肥胖型发展的态势,主要是由于他们学习压力加大,体育运动减少,加上饮食不均衡,极易诱发肥胖症。

图1

图2

图3

(三)肺活量情况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得出7-18岁年龄段肺活量趋势图(图3),表明中小学生肺活量增长趋势呈现阶段性减缓。从图3中可以看出,7-10岁年龄段学生肺活量呈稳步增长趋势,11-12岁年龄段增长出现减缓趋势,13-18岁又呈稳步增长趋势,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趋于平缓。从图3中不难看出10-14岁年龄段肺活量的增长趋势明显,这就表明提高肺活量最好的时段是10-14岁这个年龄段,体育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以提高最佳时间段的锻炼效果。

(四)身体素质情况分析

1.速度素质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及格率却在下降

图4

根据测试数据统计,速度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掩盖不了及格率在下降的问题。从图4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格率在下降,尤其到了13岁以后更明显,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用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减少,身体素质必然下降。

2.弹跳素质增长的同时及格率也比较稳定

根据测试数据统计,中小学生弹跳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稳步上升,而且从图5中可以看出,及格比例随着年龄增长比较稳定,没有出现较大的起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400名测试学生当中弹跳素质不及格的学生有457人,占总人数的19%,实质上我们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不容乐观。

图5

3.柔韧素质增长趋势符合人体发展一般规律

图6

从数据统计中显示,中小学生柔韧素质符合人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而且不及格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递减。但整体水平也不容忽视,在2400名测试学生当中,柔韧素质不及格的人数为309人,占总人数的12.9%。

4.耐力素质让人堪忧

选取13-18岁年龄段1200名学生的耐力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不及格人数为501人,不及格比例占42%,及格为407人,占测试人数的34%,达到良好的人数为228,占19%,而达到优秀的人数为64人,只占测试人数的5%,优生率低,大部分都集中在及格与良好之间,可见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在下降。

三、结论与建议

(一)学生锻炼意识淡薄

学生对身体健康测试的重视程度和自身锻炼的意识,是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决定性因素。从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体制健康测试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表明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在测试中还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连测试的内容都不熟悉,就拿握力来说,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握力,可想而知他们对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视程度。其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能不动则不动,只有初中的毕业年级为了参加中考体育而被迫参加体育锻炼,这其中根本原因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很多学生家长只顾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的课余时间都交给了各种补习班,用来参加体育锻练的时间只有在每周的两节体育课上,而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又很淡薄,不会主动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从而造成体质越来越差。

(二)学校体育工作不到位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建议》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可是却很少有学校能够执行下去,就连每周的大课间活动现在很多学校也都取消了。除了体育课外,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而学生们每周渴望的两节体育课有时也会被其他课任老师占去,根本保证不了学生每天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其次,体育课质量不高。一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老套没有创新,学生上课没兴趣,总是希望一上体育课就解散,造成有限的体育资源浪费。

(三)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一些建议

1.提高健康意识,培养体育兴趣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中小学生对健康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开设必要的健康课程,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身心发展过程,学会科学、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其次,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其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言语、娴熟的技巧、组织得体的体育游戏、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用“乐教”促使学生“乐学”,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体育锻炼所特有的快乐和喜悦感,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有效释放。

2.完善学校体育工作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是每所学校、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主要工作。学校要认真落实执行国家对体育课程计划的规定。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阵地,开齐开足体育课是教育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中小学校必须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体育课和课间课外活动在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中得到体现,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挤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同时,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次,学校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度重视并不断改善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学研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体育教师,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身心发展过程,学会科学、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1]崔秀云.影响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探析[J].甘肃科技,2009,(8).

[2]王鑫,高洁.试论人大附中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分析和建议[J].考试周刊,2009 ,(9).

[3]杨渝疆.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与健康意识的相关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1).

[4]孙涛.我国青少年体质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猜你喜欢

测试数据年龄段体育锻炼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扩增方法
空间co-location挖掘模式在学生体能测试数据中的应用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影响《标准》测试数据真实性的因素及破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