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看二本院校资助体系改革——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2013-01-18纪晓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二本贫困学生贫困生

纪晓明,陈 健

(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所谓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十分困难的学生。出现这一特殊群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收费等举措的实施所造成的。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高校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建立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办法。但高校贫困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着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着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完善、资助体系不完整等方面的缺陷,尤其是二本院校,贫困生人数基数大,问题更多,资助方法亟需改善。与非贫困生相比,通过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SCL-90),贫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6%,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等几个方面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二本院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建立符合贫困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逐步改进资助方式,推行生源地贷款,改进贫困生资助工作方法,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做好贫困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引导工作。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二本院校贫困生的资助状况以及贫困生的心理状况,笔者对二本院校贫困生进行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收入来源、家庭月收入情况、家庭贫困的原因、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的情况等。笔者在金陵科技学院贫困生数据库中随机抽取300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SCL-90),回收有效问卷260 份,其中男生 162(62.3%)人,女生 98(37.7%)人,城镇家庭背景的46(17.7%)人,农村家庭背景214(82.3%)人,家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学生83(31.9%)人,1000元以下的学生96(44.4%)人,在1500元以下的学生69(26.5%)人,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学生12(4.6%)人,并随机抽取非贫困生为对照组,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其中男生163(58.6%)人,女生 115(41.4%)人,城镇家庭背景 146(52.5%),农村家庭背景 132(47.5%)。

一、二本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该次调查的贫困生大学生中SCL-90的总均分值为143.6±7.67,根据全国常模结果,考虑筛选为阳性的总分需要超过160分。按此统计发现,260个贫困大学生中有可能有心理问题的为113人,占总人数的43.5%,各因子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46.3%)、偏执(40.6%)、抑郁(36.4%)、人际敏感(33.8%)、精神病性(32.4%)、躯体化(27.4%)、敌对(19.6%)、恐怖(14.8%)。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SCL-90的六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见表1)。

二、当前二本院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贫困学生学习、生活问题,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奖、助、补、减、贷为主体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这一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贫困生补助分配不均衡

目前国家、高校就贫困补助实行“一刀切”的办法,按学校在校生人数进行拨款资助。据调查显示,不同地区生源、不同专业学生贫困人数是不成比例的,就金陵科技学院生源来看,来自C类地区贫困学生人数比例是来自A类地区的3.4倍,来自苏北地区贫困生人数比例是来自苏南地区的2.2倍,机械类单招班学生贫困人数比例是其他同类专业班级的2倍。这就造成了有的学校、专业学生资助名额不够,困难学生拿不到补助,而有的学校、专业只要有贫困证明就会拿到补助。

2.贫困认定标准不明确

目前各高校在学校贫困生认定标准的确定方面,主要是根据学生提供的县、乡等各级政府开具的贫困生证明材料以及班级学生的评选。但是,由于当地政府开具贫困证明不慎重,导致出现了一部分“假贫困生”,挤占了一些真正贫困生的名额。据调查,某班级40名学生中有38人上交了贫困生证明。再者,班级学生评选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往往也会依赖人际关系,有的时候并不是真正考虑家庭情况。在调查关于贫困生认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过程中,90%以上的人认为首先要考虑家庭情况。但是,由于高校人、财、物力所限,没有办法做到逐个考察申请贫困学生家庭的真实经济情况,从而导致部分贫困资助不能用到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

3.学费减免人数太少

在调查是否获得学杂费减免问题上,此项受益的人数仅有2%,没获得的占98%。学费减免是针对特困生的一项资助,由于在特困生认定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享受学费减免的条件太苛刻,大多数学校在学费减免的力度上不是很大,使能够享受这一资助方式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导致学费减免受益面较窄。

4.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欠缺

在当前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中,大家主要关注的是对贫困生经济方面的资助,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然讲了生理、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但作为大学生,精神方面的需要还是占主要方面。贫困生由于家境贫困,很多学生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家境,拒绝外人的资助,交际能力差。另外,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偏远农村,初入学时可能不太适应大城市里的生活,加之经济困难,人际交往方面、适应性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适应环境的能力普遍较弱。

三、增强二本院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对策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要想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二本院校应该在资助的前提下,进行贫困生心理辅导。

1.根据学校、学院贫困生人数分配资助名额

国家相关财政资助部门要根据各高校学生生源地状况、贫困生人数、贫困生等级等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拨款,保证资助款按需分配,而不是只要学生有贫困证明就可以获得资助,以使国家资助能真正地用到实处。各高校也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资助名额、资助等级,而不是根据学院人数硬性名额分配,以确保真正需要资助的同学获得资助。

2.对贫困生的评选严格把关,实地调查贫困生实际家庭情况

为了防止“假贫困生”挤占真贫困学生的名额,各机构要加强对贫困生评选工作的全面监督。首先,要严格审核贫困生所交的贫困证明。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可以派相关老师、学生利用寒暑假到贫困生家庭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把握第一手资料。其次,要建立贫困生档案。对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要深入调查了解,认真考察每个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日常吃穿花费等,建立贫困生信息档案。另外,高校负责贫困生评选审核工作的专职老师也要有高度责任心,防止有些学生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的关系获取贫困生资助。对于“假贫困生”要进行必要的诚信教育,并根据恶劣程度给予一定的惩罚,以维护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与公正。我们学院的做法是:在班级成立贫困生认定评议小组(由6人组成,其中3人为普通同学),班主任任组长,班长、生活委员为副组长,为公平起见,贫困小组成员为非贫困生,评议小组每学期对班级贫困生进行审核,确定其贫困生等级。

3.减免品学兼优特困生学费,并给予一定的伙食补贴

由于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农村,家境比较贫寒,大学里大几千的学费是他们入学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学费减免将是贫困学生本人及家庭的最大希望。高校在考察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之后,应该对一些品学兼优的特困生进行部分学费或者全部学费的减免,以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并激发其他贫困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二本院校的学风。同时,对于个别极其困难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伙食补贴。我们学院的做法是:主动联系企业设立“爱心励志奖学金”“沈辉创新奖学金”等奖项,在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表1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SCL-90各因子均值比较

4.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心理扶贫”

论文调查显示,二本院校贫困生在SCL-90心理健康测试中各因子均高于非贫困生,特别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四个因子与非贫困生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前人所研究的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一致。说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和人际交往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会导致贫困生情绪低落,对生活兴趣减退,缺乏行动的愿望,丧失行动的动力等,贫困学生普遍存在抑郁心理,遇到事情会从消极的方面进行归因,有的甚至会走上极端。

因此,搞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我们二本院校当前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心理引导。我们学院开学之初在学校心理测评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建立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并分阶段密切跟踪,特别是大一开学之初、大三考研决策、大四就业等几个特殊阶段,确保贫困生在校期间心理能健康地成长。再就是充分利用学校的三级预防系统中的班级心理委员,密切关注贫困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解决。另外,根据学院贫困生的人数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对贫困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接纳的水平。在接纳现实自我的基础上,形成切合实际的理想自我,并提高自我效能感。鼓励贫困生与他人交往、沟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吉晓琳.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前沿,2007,(3):47-49.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减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31-35.

[3]肖杏烟.关于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思考及解决对策[J].陕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23-25.

[4]杨俊涛,贾军民,李蓓.河北省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4):390-392.

[5]李啸.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方式的几点思考[J].河北教育(高教版),2006,(10):66-68

[6]张静.经济困难大学生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6,(6):46-49.

[7]王燕芳.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及学校扶贫救助工作的原则[J].肇庆学院学报,2003,(3):95-96.

[8]顾春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贫困生解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64-65.

猜你喜欢

二本贫困学生贫困生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