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这样走过——对话剧《红旗渠》的感悟
2013-01-18欧阳逸冰
□ 文 / 欧阳逸冰
《红旗渠》不是当年红极一时的《降龙伏虎》《烈火红心》。《红旗渠》的主创是21世纪的中国艺术家,他们站在今天的制高点上,在忠实地描画那个时代的同时,思辨那个时代。
大型话剧《红旗渠》自剧本创作至搬上舞台历时四年,前后共修改7稿,荣获“2012年全国话剧金狮奖”。该剧由著名导演李利宏执导,以恢弘的气势,全景式的叙述方式,正面展现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历程,力求以今天的视角,对红旗渠精神做出独特的诠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创作者们本着对生命的敬畏,笔触人物心灵深处,细腻刻画人物思想情感。作品追求史诗般的品格和艺术化的体现,用生动感人的人物群像、生活细节,描绘一幅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艺术画卷!
思辨:混沌中的电光石火
毋庸讳言,红旗渠是“三面红旗”时期的产物。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早就由历史作出了定论。但是,作为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编剧并没有胆战心惊地躲避什么,而是真实地再现了53年前那个“火红”年代的历史氛围,编织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感。
主人公杨贵在开场的独白中说:“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豁出身家性命,轰轰烈烈干它一场,个个成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人民英雄!同意的举手!”
当他被唯一的反对者黄副县长问到有无材料和钱的时候,他自豪地说:“有,不多,可我们有人,55万!”
于是,呼啦啦15个公社的几万民工,自带工具、自带干粮、拉着大车、推着小车、一齐拥了上来,把通往工地的路全都堵死了。
这就是那个时代万马奔腾的氛围。主宰着人们情绪的是“敢”字当头,人与人的关系是一呼百应。不要惊诧,我们的确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红旗渠》的主创没有“爱屋及乌”地因为赞颂红旗渠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杰出的剧作家、艺术家必然具有思想家的目光。主创找到了这个奥秘,那就是——不管人们将怎样评说主人公杨贵的个人品格,也不管他的言行是否带有着那个时代莽撞的“胆气”,他急急忙忙地宣布向太行山“开战”,急急忙忙地下决心凿洞穿山,修筑红旗渠,是真真切切代表了林县55万人盼了千百年的渴求:人要喝水,地要浇水。人不喝水,无法种地;地不浇水,人没法活。
谁能实现55万人的这个最急切的愿望,谁就是人民的英雄。杨贵和他的县委一班人顺应了人民的渴求,于是他们成了英雄。红旗渠绝不同于全民炼钢之类违反民众意愿、违反科学规律的“大跃进”,它虽然是“三面红旗”时期的产物,但它却属于中国人所有的时代——因为,红旗渠凝聚的是人民的愿望和人民拼死的奋斗。
这就是话剧《红旗渠》深沉、凝重、睿智的历史思辨。
主人公:为人民的疾苦鞠躬尽瘁
主人公或许有原型,但是,观众欣赏、感悟的是作为剧中艺术形象的杨贵。主创在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显示了思辨审慎和雕凿犀利的功力。
所谓“思辨审慎”,就是既让这个人物具有50年前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又要用50年后的今天之崭新目光去发掘其可能具备的理想光彩。譬如,开场,他急急忙忙、风风火火地“大干快上”红旗渠工程,唯一的底牌就是“我们有人——55万!”而且,他还毫不隐晦地袒露内心:“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谁不渴望建功立业呀?”无疑,这是那个“火红”年代的行事方式。没有这一点,他就不是那个时代的县委书记。
但是,主创牢牢抓住的是他对人民渴求的铭记:“55万人需要水,91万亩耕地需要水,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骡马牛羊需要水。嗨,谁让我们赶上了呢。躲避、不干,那我们就会挨骂,老百姓就会骂我们是一批蠢才、吃才!”
不是为了跟风赶形势,不是为了向上级表功,而是为了人民。当他面对调查组巨大压力时,支撑他坚守红旗渠工程的是小吱吱那段梦想的述说……这种真诚,难道不正是联系着当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吗?真正的共产党人,心里永远装着人民。
人民:《红旗渠》的真正主角
《红旗渠》的结尾,在天幕上滚动着这样的数字碑文:“用时10年,削平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2座,凿通隧道211个,挖砌土石1515.82万方,总干渠长70.6公里,重伤256人,牺牲189人。”这不是一组数字,而是一部史诗,人民用生命铸就的史诗。
剧中,塑造了这样几组群众——凤兰与李继红;金锤、银锤、铜锤、铁锤四兄弟;杨起梦夫妻;9岁的小姑娘吱吱;继红娘及死难者的家属。
是人民的愿望催生了红旗渠,是人民的力量建成了红旗渠,也是人民的意志凝聚了红旗渠……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红旗渠》已在全国巡演600多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与赞誉,现场观众常常是潸然泪下,尤其是年轻人更成为这部话剧的主流观众。新一场,将于4月11日、12日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