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舟评论】布坎南:破除对权力的浪漫想象

2013-01-17

南方周末 2013-01-17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失灵游戏规则

南方周末评论员 陈斌

如果对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言,是诺贝尔奖给他们增加了声誉和威望,那么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则是反过来荣耀了诺贝尔奖。2013年1月9日,这位一生专攻“政府失灵”的巨匠,以93岁的高龄与世长辞。但他的许多思想早已不朽:他一手创立的公共选择学派,影响力蒸蒸日上,现在的宪法学者绕不开他的研究。

布坎南师从奈特,在芝加哥大学接受了系统的经济学教育,他所创立的“公共选择经济学”或“宪法经济学”,无非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成本理论与价格理论)来解释公共部门的行为,听起来平淡无奇,但事实上开创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大大拓展和加深了世人对权力的理解。

二战以后,为政府干预找理由的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经济学”。其主要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市场失灵”,如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不够、污染之类的负外部性、工资与价格有粘性及市场出现波动需要熨平周期等,所以需要政府补贴、管制,干预市场的运作,以矫治市场的缺陷。“学成凯恩斯,货与帝王家”,这种为政府量身定做的“国师经济学”一时炙手可热。

不过,凯恩斯主义有一个基本的逻辑错误。要判断一种新药有无效果,必须设立对照组,看这种药物与对照组相比有没有明显效果,不设立对照组就说药有效,显然不成立。同样地,即使存在所谓“市场失灵”,也要看政府介入之后会不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两害相权,才能确立政府干预有无必要,单凭所谓“市场失灵”就呼吁政府干预,也显然不成立。

换一种等价的说法;凯恩斯主义假设了完美没有缺陷的政府、一贯正确从不犯错误的权力,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市场缺陷才构成政府干预的充分理由。布坎南说,不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地球上从未有过这样的政府。既然衮衮诸公承认自利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假设适用于个人与企业,但为何就不适用于政府官员?他们难道没有人的七情六欲吗?

于是,布坎南发现了大量存在的政府失灵,证明政府官员是追求自利的。官员花的是纳税人钱,花别人的钱总没有花自己的钱那么小心,那么精算,成本的考量比个人和企业弱了许多。官员的首要考量不是实现公共利益,而是增进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拿纳税人的钱砸出自己的政绩,何乐不为?公共工程往往价高质劣不是偶然的。特殊利益集团也会游说、俘获议员和官员,如寻求关税和配额保护、要求出台为自己定做的国家标准、争取政府订单等,以获取超过平等回报的垄断租金,官员手中的权力可值钱了。

这样,布坎南戳破了凯恩斯主义对(民主)政府和权力的玫瑰色想象。诚如他自己所说:“公共选择理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在这里,有关政府及官员的行为的浪漫的、虚幻的观点已经被有关政府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充满怀疑的观点所替代。而且,这一新的观点与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更为符合。”

布坎南不是民主的粉丝。事实上,布坎南对政府和官员行为的实证研究,大率就地取材。他写过一篇《在投票与市场中的个人选择》,阐释了投票和在市场买东西的五大区别,认为用钞票投票反映了选择的代价,有具体的收益,个人会比用选票投票更负责任、更难被败坏。

布坎南青睐的解决方案是宪政。既然官员总是自利的,那上上之策就是尽量减少政府的权力,让权力尽可能退出市场领域;尽量约束政府的权力,尤其是征税权,他专门写过一本《征税权》的著作,考虑如何从技术上限制政府的征税权。

在布坎南看来,宪法就是一套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给官员提供了不同的激励,官员自利的人性不可能改变,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游戏规则,如果找到一套激励相容的游戏规则,让官员追求自利与政府实现公共利益能够在方向上契合,或至少不扞格,那就是价值超过一万亿美元铂金硬币的思想了。宪政本质上是一个专业技术问题。

布坎南希望通过改革,约束住美国不断膨胀的政府权力,这是布坎南的美国关切,但如何限制政府的权力是世界性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秘诀就是坚定不移地市场化改革、权力不断退出市场领域,这与布坎南对政府失灵的洞见不谋而合。

布坎南阐发的思想在中国有强劲的共鸣,“新两个凡是”说“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何其酣畅淋漓!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失灵游戏规则
220kV变电站失灵保护原理分析及运行注意事项
导航仪
漫画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原因再探究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游戏规则
游泳
断路器失灵保护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