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山南桥设计与施工
2013-01-17吴念
吴 念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
1 工程概况
三山南桥旧桥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三山港橹尾撬水道上,是连接三山与南海、顺德各地的主要通道,该桥对三山港的开发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该旧桥于1991年10月动工,1993年2月完工。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原桥上通行的载重车辆日益增加,旧桥汽车-20级的荷载等级标准偏低,同时,旧桥主跨跨径为40 m,主跨桥墩位于河床中心,不能满足橹尾撬水道规划Ⅵ级航道最小净宽60 m的要求,为了满足航运规划和桥梁通行能力的要求,三山南旧桥必须拆除,在旧桥桥位附近另外新建新桥。
新建三山南桥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级,主桥分上下行两幅桥,每幅桥梁宽度16.2m,主桥为45 m+70 m+45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连续梁总体布置见图1所示。
主桥单幅桥在两个主墩上按“T构”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筑施工。全桥按对称悬臂浇筑→边跨合拢→中跨合拢顺序进行施工。
2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公路-Ⅰ级。
(2)人群荷载:3.5 kN/m2。
(3)设计车速:60 km/h。
(4)车道数:双向6车道。
(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 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6)设计洪水频率:1/100。
(7)通航标准:Ⅵ级。通航净宽不小于62 m,通航净高不小于6.0 m。
(8)被交防洪堤、防洪堤路净高4.5 m。
(9)被交环堤路、桥下掉头车道净高5.0 m。
(10)桥梁宽度:主桥宽34 m,为双向6车道,3.5 m人行道+12.0 m行车道+0.5 m墙式护栏+2 m中央分隔带+0.5 m墙式护栏+12.0 m行车道+3.5 m人行道=34 m;引桥不设人行道,宽28 m,0.5 m墙式护栏+12.0 m行车道+0.5 m墙式护栏+2 m中央分隔带+0.5 m墙式护栏+12.0 m行车道+0.5 m墙式护栏=28 m。
3 主桥上部结构设计与计算
3.1 结构尺寸
主桥上部结构为(45+70+45)m三跨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由上、下行分离的两个单箱双室箱型截面组成,其横断面见图2所示。单个箱体顶板宽16.20 m,厚0.28 m,设2%的横坡;底板宽10.8 m,厚度从跨中至距主墩中心3.75 m范围按二次抛物线由0.25 m变化成0.6 m,横桥向底板保持水平;箱梁根部梁高4.0 m,跨中梁高2.0 m,箱梁梁高从距跨中1.0 m至距主墩中心1.75 m处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腹板厚度0~6号块为0.65 m,8~10号块为0.45 m,在7号块范围内由0.65 m按直线变化至0.45 m;翼缘板悬臂长为2.7 m,端部厚0.18 m,根部厚0.65 m。除在主墩墩顶设置一道厚2.5 m的横梁,边跨端部设厚1.5 m的横梁外,其余部位均不设横梁。主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
3.2 结构计算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主桥上部结构计算模型采用平面杆系单元,采用MIDAS/CIVIL 2010进行分析计算。全桥共划分66个单元,67个节点。全桥结构计算模型见图3所示。
3.2.2 计算参数的取值
C50混凝土:容重:26 kN/m3;
弹性模量:3.45×104MPa。
基础不均匀沉降:1.0 cm。
箱梁整体升温:+25℃。
箱梁整体降温:-20℃。
竖向日照温差:T1=14℃,T2=5.5℃,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管道摩擦系数:μ=0.17。
管道偏差系数:κ=0.0015。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值(一端):6 mm。
相对湿度:80%。
混凝土加载龄期:7d。
3.2.3 计算结果
按规范JTG D62-2004有关规定对各种荷载进行不同的荷载组合,对结构的施工阶段应力、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暂状况应力均进行了验算。通过计算,施工阶段应力验算最大压应力为12.07 MPa,最大拉应力为0.53 MPa,分别满足相应的应力限值18.14 MPa和2.44 MP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最大弯矩和剪力分别为72280 kN·m和25465 kN,分别小于相应结构抗力103513 kN·m和41498 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抗裂验算均未出现拉应力,斜截面主拉应力为0.73 MPa,小于拉应力限值1.06 MPa。因此,施工阶段应力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以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均满足规范相应要求。
4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三山南桥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各参建单位的讨论研究,这些问题基本都得到了解决。
(1)部分桩基施工时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资料不符。三山南桥主桥和引桥桩基都是按嵌岩桩进行设计,桩底要求进入中风化或微风化岩层。但是,佛山地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岩层里有裂隙,有夹层等不良地质情况,主墩8#桥墩还出现了同一承台下6根桩的地质情况有较大差别的情况,给现场施工及桩基终孔的判定增加了难度,最后只能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终孔原则(按设计图纸中要求的桩基入岩深度来控制)进行判断终孔,导致有较多的桩基都进行了加长。对于这种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设计时可考虑采用摩擦桩,以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变更。
(2)设计交桩时提供的控制点被破坏。该项目为重建项目,设计交桩的控制点(除去部分已遭破坏的控制点)基本上都位于原有老路上,施工时由于不能封闭原有交通,也没有对控制点进行很好的保护,导致部分控制点被破坏,最后只能采用加密的控制点对路线的高程进行控制。对于控制点位置的选择,应该尽量选择不易被破坏的位置。同时在施工的开始阶段,应该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加强保护,根据施工的需要加密控制点,每隔一定的时间就应该重新对控制点进行复测,以便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3)主梁悬臂施工时挂篮的刚度不够。挂篮施工通过专家评审会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发现浇筑混凝土后,挂篮底模同一截面不同位置高程存在一定的差别(同一截面的不同位置底板高程是应一样的),并且连续几个节段都出现这种问题。经参建各方讨论认为:虽然该项目主梁悬臂施工采用的挂篮在其他的项目成功应用过,也通过了专家评审,但是,由于该项目采用的挂篮是旧挂篮,挂篮使用的钢材存在一定的锈蚀和缺陷等问题,导致挂篮的实际刚度没有达到理论的计算值,吊带和底模纵梁刚度不足,最后,通过增加手拉葫芦减小吊带的受力,增加底模纵梁的支撑点,从而使挂篮的刚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为主梁的顺利合拢打下了基础。因此,悬臂施工挂篮的设计是关键,该项目采用的挂篮较笨重,挂篮自身重量较大,对挂篮整体的刚度也有一定的影响,设计施工时应该合理设计挂篮的结构形式,尽量采用轻型挂篮。
(4)悬臂施工时混凝土的养护不到位。主桥箱梁悬臂施工时是夏天,白天气温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施工单位采用在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铺麻袋,洒水养护,结果箱梁顶板顶面和箱室内腹板还是出现了一些微裂缝,经过分析,认为裂缝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干缩引起的,施工单位在养护洒水的时候是每隔2 h洒水一次,但是白天气温比较高,浇筑的混凝土还是会出现间断的无水养护的状态。鉴于这种情况,最后采用水管一天24 h不间断供水洒水,并指派专人进行管理的方式,使混凝土的养护到位,裂缝明显减少。
5 结语
三山南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采用挂蓝悬臂浇筑施工,施工工艺成熟,本文通过介绍其设计参数的取值,主桥上部结构的整体计算,以及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些参考。
[1]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2]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3]范立础,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