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过程中母婴传播HIV阻断措施分析

2013-01-17明如月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5期
关键词:抗病毒母婴艾滋病

明如月

盈江县中医院 妇产科,云南德宏679300

近些年来,艾滋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发生在女性,当女性怀孕生产时,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患艾滋病。90%[1]的新生儿HIV是由母婴传播感染,母婴传播又绝大部分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所以,探讨分娩过程中母婴传播HIV的阻断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80例HIV孕妇感染者,现对其HIV阻断措施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HIV孕妇感染者80例。患者年龄介于18~38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孕期小于36周者0例,孕期介于36~37周者4例,孕期介于37~40周者70例,孕期介于40~42周者6例。所有患者分娩前经检查HIV抗体均显示为阳性。80例患者在年龄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感染途径

HIV病毒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等等。而母婴垂直传播HIV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产前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传播以及产后传播[2]。孕妇分娩过程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1.3 方法

1.3.1 对80感染HIV的患者孕期密切监测体内HIV及相关抗体水平,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奈韦拉平、齐多夫定等,依据患者不同监测结果及不同的妊娠阶段选择不同药物组合。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作出相关调整。

1.3.2 分娩期产科干预 ①分娩方式选择:对于孕妇HIV感染者,阴道分娩易导致母婴传播,所以,应和病人及其家属协商,尽可能选择剖宫产。一般择期剖宫产的时机选择在妊娠38周,因为可减少临产后或胎膜早破后剖宫产的机率,从而减少HIV母婴传播率。本次研究80患者,顺产者22例,剖宫产58例。②破膜时间:孕妇分娩时,破膜如果时间过长(>4 h)[3],会增加HIV母婴传播的危险性。胎膜早破时间是影响母婴传播率的独立因素,以4 h为界,超过4 h发生母婴传播的危险性高出2倍,破膜时间≤4 h发生率约为14%;大于4 h,发生率约为25%。所以分娩过程应全程操作规范,密切关注,尽量缩短破膜时间。③会阴侧切、产钳或胎吸助产,可能增加艾滋病毒的传播。④产时输血:孕妇分娩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分娩,操作过程小心谨慎,尽量减少患者出血,如果患者产时出血过多,在给予输血时无形中就增加了HIV的传播。⑤分娩过程预防措施:a:分娩时医护人员、产妇及婴儿必须严格遵守无菌要求;b:产前常规清洁阴道,防止分泌物污染新生儿眼结膜;c:剪断脐带时保证绝对无菌,防止脐带断端及断脐剪刀被污染。

1.3.3 产后干预 新生儿胎头分娩出后,立即将口鼻中的羊水挤出减少感染;新生儿基本生命情况稳定后,立即清洗新生儿全身,同时给予药物抗病毒;新生儿出生后,因较多婴儿感染HIV是由于母乳喂养,所以应避免母乳喂养,选择安全有营养的人工乳品。

1.4 产后随访

新生儿出生后,建立新生儿的随访记录,定时随访,随时掌握新生儿的状况。新生儿出生后分别于1、3、6、9、12、18月随访新生儿状况,询问是否人工喂养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情况。

2 .结果

见表1、2。

表180 例患者分娩过程及产后HIV阻断措施

3 讨论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常见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等等。HIV病毒可以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导致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病毒、细菌等更加易于侵入人体,使全身免疫系统紊乱,身体各个系统患病率增加,机会性感染更容易发生。HIV经母婴传播时,如果新生儿感染HIV,将会对新生儿生命产生严重影响。HIV病毒感染新生儿时,可以在宫内、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传播。加强HIV病毒的监测,同时对感染HIV病毒的孕妇及患有艾滋病的孕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防止HIV母婴传播的发生,降低新生儿艾滋病发病率。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对80例患病孕妇给予孕期抗病毒药物治疗、分娩期药物阻断、分娩过程尽量选择剖宫产治疗,胎儿出生后,待新生儿基本生命情况稳定,给予相关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全部给予人工喂养,按此治疗后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所有新生儿存活率达到100%,新生儿阻断HIV传播成功率比较高,达到92.5%,而HIV抗体阳性者仅有6例,占到7.5%(见表2)。通过上述综合阻断措施,有效降低了母婴传播的发生,不仅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质量,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医患关系的和谐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当然,分娩过程阻断HIV母婴传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剖宫产本身带给孕妇的伤害及潜在的危险、如何真正做到无菌操作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做进一步的研究,争取最大限度减少HIV母婴传播、最大限度降低艾滋病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生命。

表2160 例患者母婴阻断措施后结果

总之,采用产前抗病毒药物治疗、分娩过程尽量选择剖宫产及人工喂养等综合阻断措施可以有效阻止HIV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艾滋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魏红,周敏,曾丽,等.36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399-400.

[2]何林咏,仲晓燕,肖琦.阻断乙肝妊娠患者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58-160.

[3]孙娟,谢海燕.分娩过程中母婴传播HIV阻断措施[J].地方病通报,2008,23(3):85.

猜你喜欢

抗病毒母婴艾滋病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世界艾滋病日》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