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
2013-01-16杨业中
杨业中
(马鞍山市委党校,安徽 马鞍山243000)
收入分配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显著改善,居民收入不断攀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获得较快增长。但是,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城乡收入不平衡日益突出,因此如何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 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GDP增长。但是,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
(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差距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510.2元,到2012年提高到24 565元,年均增长率为12.39%,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86.3元提高到2012年的7 917元,年均增长率为11.87%(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1991~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对比表
(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人均收入是衡量一个人一定时期内收入获取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居民总体收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均稳步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也较大,且差距走势上总体呈日益扩大趋势(具体见表2)。
表2 1995~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比表
由表2可知,自1995年以来,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年的4 283元增长到2012年的24 565元,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95年的1 577.7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7 917元。然而,伴随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翻番的同时,可以发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却在不断扩大,由1995年的2 705.3元扩大到了2012年的16 648元,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0倍。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区域间也存在差异,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差距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46:1,东北地区最小,为2.35:1(具体见表3)。
表3 2011年全国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对比表
(三)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差距
当前,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城乡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10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3 707.68元,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是2 431.05,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的5.6倍,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相差万余元,绝对数相差11 276元。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高达15 411.91元,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是2 963.43元,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的5.2倍。城市居民工资性收入相对稳定可靠,而农民主要以打工方式获得工资性收入,由于农民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专业技能水平低,进城打工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而且稳定性较差。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就业制度
在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下,国家在就业方面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农民就业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进城务工的农民一般也没有被纳入到城市劳动就业管理体系之中,不能享受与城市职工同样的劳动待遇和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即使与城镇职工从事同样的工作,而且工作质量和城镇职工相比毫不逊色,也很难得到同样的报酬和保障,甚至收入也会比城市职工低很多。对于医保、失业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待遇,农民工也不能普遍享受。特别是在我国经济面临通胀的压力下,农业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同时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指数又高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指数,农民增收又缺乏新的政策支持。这就使得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农民创造的财富始终处于劣势地位,种种问题的存在勿容置疑地损害着农民的利益,拉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施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经济政策,采取城市、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城市居民收入在政策庇护下的不断提高,他们享受了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农业生产率得不到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化水平还不高。由于财力的限制,使得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扶持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路、水、电等农村的基础设施方面,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还不够,投入农村的资金没有稳定的渠道,总量小,使用分散,造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强劲的推动力。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类农贸市场和农业龙头企业实力弱,数量少,规模小,还不能充分发挥对农户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动机制不完善,农户参与产业化的程度低,农业产业化还未给广大农民带来应有的实惠;其结果是造成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增长不快。
(三)政府对农业扶持和保护力度不够,制约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提高
农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需求弹性小,可替代性低,量大值低;农业生产不仅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而且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风险比较大。因此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采取取消农业税和实行粮食生产补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但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明显偏弱。当前在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据农业部统计,2012年小麦、水稻、玉米三种粮食每亩净利润分别仅为123元、380元和256元,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我国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增长并不快,而且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具体见表4)。
表4 2000~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结构统计表
三、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该加大政府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加快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构建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多元支撑体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笔者认为在收入分配上更应向中低等收入群体倾斜,采取具体措施增加中低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尤其是农民的收入,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和谐、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但城镇化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当地的客观实际,在缺少产业支撑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城镇化,其结果会导致大量资金和土地的浪费,形成众多的失地农民,而且会加重政府和社会负担。因此,实现城镇化一定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要考虑城市的承载能力。只有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稳妥推进,必须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加强产业支持上,形成城乡相互对接的高效、合理的产业链,如农产品的初次加工以农村为主,尽可能吸纳当地的农村劳动力,使产业化更多地惠及农民,把城镇化过程变为农民分享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成果的过程,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形成城镇化推进与农村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不能单纯追求城市建设的美化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而要真正把一部分农民转移到城镇中来,依靠农业产业化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同时,一定要使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和社会保障。要把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让他们在社保、就业、工资、培训、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二)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并未发生变化,仅仅是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农户所有,而且规定土地的使用权不能有偿转让。因此,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财产权属。加大政策引导,培育和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培育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尝试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可交易化。允许土地使用权通过市场进行出租或者出售,那么一部分进城工作的农民就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合法转让他们的土地使用权,在加速农村土地的市场化流转过程中,让集体土地经营权适度集中,为农业企业化经营奠定制度基础。同时也促进农户分化,一部分入城落户的农民,可以将其持有的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变现,并可以从转让过程中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再把这笔转让收入存入落户城镇的社会保障基金帐户,专款专用,这样,农民进城后的保障就大大提高了,也减轻了国家把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负担。进城农民因从事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会增加,另一部分留在农村的农民因耕地面积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其收入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或者尝试建立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或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公司,负责经营农民的土地,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村民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获益。
(三)增加对“三农”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要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首先,应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为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的科技教育事业,加强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切实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科技水平,使农民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既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人才,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条件。
要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还需要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设立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态等建设。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严格操作程序,确保惠农政策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认真执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确保价格总体稳定。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加强监管,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四)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农业却因不可抗拒地遭受自然灾害风险,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让农民即使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也能有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要尽快建立多层次的保险公司、政府与农民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的农业保险防范机制。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强、范围广、频率高,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都相当大,因而农业保险的费用高。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个收入较低的农民去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纯商业性农业保险是没有积极性的,对综合保险的需求都是有限的,但如果仅仅购买损失率较低的雹灾、火灾等单项风险的保险,社会又很难形成这方面的保险供给。开办农业保险,必须利用利益诱导机制,使保险人能够维持经营,在政府的政策资金投入支持下,达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目的,同时,使被保险人能够承担和接受自己所分担的价格份额。
在建立农业保险制度过程中,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以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去经营农业保险。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一是保费补贴,各级政府可根据当地的农村经济水平以及对本地农业风险状况评估,投入一定份额的财政资金,专门用于投保农户的保险补贴,提高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二是业务费用补贴。我国农业保险业务的费用大约在险额的20%左右。以上保险补贴的实施,既能减轻农民投保的成本也能提高保险公司的收益,如此会推动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
(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安全网”,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并且存在着许多漏洞,如保障范围狭隘、保障水平过低、社保基金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和管理体制混乱等,这是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造成的。农村居民还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导致大量农民进了城市却享受不了城市的待遇,农民工变成了半“市民化”群体,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人口的城镇化又快于社会保障的城镇化。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所覆盖的主要是城镇居民,而占全国人口50%以上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10%的社会保障。这种城乡差异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不能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反而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鉴于此,我国应该从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建立适应不同地区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一,进一步普及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普及化。明确保障对象;科学确定低保标准和保障方式;建立保障资金的筹集机制和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国的农村低保管理和执行制度。第二,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据统计,我国农村90%的老年人依靠家庭养老。与城市的养老制度相比,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是农民自我储蓄,要提高中央、地方财政对养老金的补助,最终使城乡养老保险并轨。目前,农村60岁以上老人所获取的中央财政补助是每月55元,地方是每月25元。这些都远远低于城镇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集体经济的支持下,使农村的合作医疗全覆盖,并通过各种合作形式,提高大病报销比例,降低报销门槛,建立适合农民需要、保障水平适度的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增强农村的社会救助能力,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许多的学者都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国家近年来采取了很多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扶持力度,然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重道远,政府应该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城乡发展,以期达到城乡共同富裕。
[1]杨业中.马鞍山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象、原因及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1).
[2]郭鲜红.关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原因及经济影响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