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水稻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2013-01-13孟萍芝许珍娣杨生朝
孟萍芝 许珍娣 杨生朝
[摘 要] 通过作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并结合本县水稻生产实际,初步总结了陇川县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虫害 防治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45-01
陇川县拥有耕地54万亩,其中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县内气候属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不明显、干湿分明、湿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历年平均降雨日165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夏季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虫害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的发生。本文对我县通过多年的水稻生产实践,对水稻主要虫害发生原因分析,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一、陇川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危害
1.二化螟
我县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在3.4万亩以上,以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为害,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后叶鞘枯黄,叶片也渐死,称为枯梢期。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严重的心叶枯黄而死,受害茎上有蛀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黄色,稻秆易折断。
2.三化螟
食性单一,专食水稻,2012年发生6.04万亩次,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幼虫钻入稻茎蛀食为害,在寄主分蘖时出现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形成“枯孕穗”或“白穗”。严重的颗粒无收。三化螟为害造成枯心苗,苗期、分蘖期幼虫啃食心叶,心叶受害或失水纵卷,稍褪绿或呈青白色,外形似葱管,称做假枯心,把卷缩的心叶抽出,可见断面整齐,多可见到幼虫,生长点遭破坏后,假枯心变黄死去成为枯心苗,这时其他叶片仍为青绿色。受害稻株蛀入孔小,孔外无虫粪,茎内有白色细粒虫粪。别于大螟、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水稻螟虫有三个田间发生高峰期,5月下旬(秧田间),出现第一危害高;7月中旬(分蘖期)出现第二次高峰期,第三次危害高峰期出现在孕穗抽穗期。
3.稻飞虱,俗名火蠓虫
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年发生面积在12万亩次以上,对水稻危害严重。
褐飞虱①直接吸食为害: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虫量大,受害重时引起稻株瘫痪倒伏,俗称“冒穿”,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
②产卵为害: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形成大量伤口,促使水分由刺伤点向外散失,同时破坏疏导组织,加重水稻的受害程度。
③传播或诱发水稻病害:褐飞虱不仅是传播水稻病毒病——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的虫媒,也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的侵染为害。取食时排泄的蜜露,因富含各种糖类、氨基酸类,覆盖在稻株上,极易招致煤烟病菌的滋生。
白背飞虱为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群栖稻株基部刺吸汁液,造成稻叶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即形成所谓“冒穿”。穗期受害还可造成抽穗困难,枯孕穗或穗变褐色;秕谷多等为害状。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大发生。在水稻各个生育期,成、若虫均能取食,但以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最为适宜,此时增殖快,受害重。
灰飞虱成、若虫均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为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稻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但较少出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冒穿”等症状。灰飞虱是传播南方黑条矮缩病等多种水稻病毒病的媒介,2012年全县发生黑条矮缩病5.15万亩次,所造成的危害常大于直接吸食危害,被害株表现为相应的病害特征。
二、综合防治技术
1.严把种子质量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水稻病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种子自身带菌;二是田间病株残体。种子调运应认真做好检疫工作,把好进种质量关,在推广中注意品种搭配和布局,因地制宜地利用多抗病品种,同时要不断选育抗病新良种。这样在防治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轮作换茬、合理调控水肥
作物长期连作,土壤病原物逐年加重,进行合理轮作换茬,使病原物得不到适宜的寄主从而抑制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陇川县水稻可与玉米、甘蔗进行轮作来减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以高产栽培措施为基础,提早栽插节令,力争在6月20日前移栽;做到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期晒田。亩施1000公斤农家肥,普钙50公斤,尿素5公斤,移栽后5~7天,亩用尿素10~15公斤追施分蘖肥抽穗期保持长流水,齐穗后以湿为主,干湿结合至黄熟。
3.抓好种子处理
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消除种子自身所带病菌,减少秧田期秧苗发病,是投入少、见效快、防治高的一项主动性预防措施,是整个防治工作的基础。一是在浸种前进行晒种,增加种皮通透性,出苗整齐,也可通过阳光照射杀死一部分病菌;二是进行药剂浸种。针对不同病害,可采取不同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4.药物防治
4.1防治稻飞虱
4.1.1每亩用噻嗪酮40-50克,柔水通15毫升兑水30-45公斤,进行包围式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4.1.2每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柔水通15毫升兑水30-45公斤,进行包围式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4.2 防治水稻螟虫
4.2.1每亩用阿维菌素三唑灵100毫升柔水通15毫升兑水30-45公斤,喷雾防治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