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育超强产业集群 推动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研究①

2013-01-12曹文军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加工业长春市龙头企业

曹文军

(长春市农业委员会 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吉林 长春 130011)

多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度重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举全市之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长春市第二大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近期,长春市农委围绕培育超强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初步调研成果。

一、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长春市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名牌驱动战略,克服了宏观环境趋紧、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产值实现1020亿元,是2008年的1.9倍,年均增长2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14.3%。2012年1至9月份,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020亿元,同比增长29.8%。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实现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29.5%。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十大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长为长春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规划建设的玉米、水稻、生猪、肉牛、禽类、乳制品、鹿业、肉兔、大豆及蔬菜(食用菌)加工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年加工玉米700万吨、水稻100万吨、生猪1100万头、肉牛80万头、禽类4.95亿只、乳制品45万吨、大豆150万吨、鹿产品600吨、肉兔1000万只、蔬菜(食用菌)30万吨的能力,比2008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见下表),粮食及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大成集团、皓月公司、吉粮集团从2008年到去年年底分别增加200万吨玉米、50万张皮革、1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古船米业今年正式投产,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以成达、正大、曙光、宝源丰等11家企业为龙头的肉鸡产业,新增屠宰加工能力3.15亿只,其中正大集团的1亿只肉鸡项目,已投资3.6亿元,建成了两个年产220万只肉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目前正在设备安装。

表1 长春市十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工能力增长表

(二)龙头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20家,其中,规上企业发展到287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5户,超十亿元的企业10户,超百亿元企业3户;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6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7户,省级龙头企业62户。长春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长春市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做大做强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大成集团现已形成年玉米加工能力600万吨,实现产值400亿元,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赖氨酸产量居全球首位;皓月集团实现年屠宰肉牛60万头、兰士革50万张的加工能力,实现产值153亿元,牛肉出口量占全国的50%,成为亚洲第一大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天景公司自主研发的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年产5万吨“玉米花丝”系列饮料,成为我国首家第五代粮食饮品的生产企业,产值达到4.8亿元。

表3 长春市10亿元以上大项目表(单位:亿元)

表2 长春市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名单(单位:亿元)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借助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长春市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建设,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2008年以来累计建设3000万以上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315个,完成投资530亿元。其中,2011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22个,完成投资236.3亿元,同比增长15.6%。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使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近年来,长春市相继引进一大批战略投资者,泰国正大、荷兰帝斯曼、上海高榕、大连成达、河南众品、青岛康大、山东泉林等117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先后落户长春市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投资额达300多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36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为了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不断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第一车间”。在种植业基地建设上,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培育发展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300多个,重点建设专用玉米、绿色水稻、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等特色经济种植区,现已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近1000万亩。天景公司围绕加工需求建设13个专用玉米基地,采用“公司+经纪人+农户”进行订单生产,种植面积2万公顷。在畜牧业基地建设上,以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为载体,启动了生猪、肉牛、肉鸡等七大产业园区建设,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45个,规模饲养率达73.5%,健康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畜禽总量发展到3.53亿头(只),比2008年增长40.7%。其中,猪、牛、羊、家禽分别发展到909万头、294.5万头、88.4万只和3.39亿只,奶牛和鹿存栏分别达到6.27万头和24.7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09.3万吨、30万吨和6.3万吨。长春市人均肉类占有量、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

表4 2011年长春市畜禽养殖情况

(五)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

多年来,长春市紧跟国内外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趋势,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名牌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拥有“皓月鲜冻分割牛肉”、“德大速冻条理禽肉熟食品”和“吉粮大米”等中国名牌产品4个,拥有“皓月”、“德大”、“大成”等中国驰名商标12个,分别占全市的57.1%和60%,拥有“榆树大米”、“饮马河”、“双阳梅花鹿”等国家地理标志4个,拥有“吉林省名牌产品”22个、“吉林省著名商标”62个,分别占全市的30.1%和43.3%。借助农博会的平台,长春市评出了“2012长春最具特色的十大名牌农产品暨地标性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了长春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表5 2012长春市最具特色的十大名牌农产品名单

(六)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初具规模

多年来,长春市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工业集中区)集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市政府与国家农发行签署了200亿元贷款框架协议,由财政担保,提供贷款13.6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工业集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为集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空间和平台,一些大项目纷纷落户园区,成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已经相继建成了15个质量较高、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集中区,70%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落户各个园区。今年前8个月15个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实现销售收入680亿元,利润29.1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依托大成集团新建的百万吨化工醇项目为核心,规划的61.3平方公里长春生物产业园区(原玉米产业园区),现已有大成集团225万吨玉米加工和100万吨化工醇系列产品项目、香港米高、荷兰帝斯曼、法国比奥菲尔等27个工业项目落户生物产业园区,其中投资10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1个,1亿元以上项目13个。

(七)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国家和吉林省为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断强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长春市争取的资金额度逐年加大。四年来长春市共争取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约2.5亿元,占全省的1/3左右。2008年以来,长春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长发[2008]1号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增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奖励扶持政策,指导性强,含金量高。为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业资金瓶颈问题,积极搭建银政合作、银企对接平台。长春市与国家农发行签署了政府信用贷款框架协议,受信额度达到200亿元。2006年以来全市共有26家龙头企业获得政府信用贷款资金23.6亿元。此外,还采取政府承诺、商业银行担保等形式,为县域省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13.7亿元,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今年5月,长春市政府与省农信联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省农信联社所属的金融机构,分别与长春华御实业等8家企业签订了贷款意向合作协议。

二、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制约因素

虽然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一)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虽然长春市龙头企业群体不断壮大,但像大成、皓月这样的大型龙头企业、知名企业数量很少,对当地经济起支撑作用的大企业更少。辐射带动能力、自身造血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尤其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企业生产初级产品多,高科技含量、精深加工、知名品牌产品少,产品档次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比如,长春市水稻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而实际加工量才35万吨,开工率只有35%左右。松江佰顺米业年设计加工能力15万吨,今年上半年实际加工水稻2.3万吨,销售额下降,利润大幅下滑,企业运营困难。受市场疲软、农产品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曙光集团农安公司今年到目前为止肉鸡屠宰仅1400万只,不到去年1/3。其中,2月份和4月份分别亏损128万元和89.8万元。肉鸡屠宰加工业波及到肉蛋、饲料等行业,致使这部分企业生产加工受到影响,效益下降,甚至亏损。

(二)“第一车间”建设相对滞后

尽管长春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还相对滞后,与快速发展的加工业需求不相适应,部分原料阶段性供求趋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目前长春市三分之一以上龙头企业与种养殖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有效利益联结机制。康大兔产品主要是出口美国和欧盟,国际市场价格非常好,项目建成后,周边肉兔养殖发展速度缓慢,经政府和企业不断引导,从不足百万增加到400万只,产业规模扩大迟缓,兔源难以形成足够支撑企业年1000万只屠宰加工的正常生产经营产能,导致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效益减少。

(三)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

长春市多数企业不能达产达效,水稻、畜禽等加工业表现明显,规模小、品牌杂、效益低、无序竞争等现象突出。在水稻加工方面,由于加工技术及资金门槛不高,在水稻主产区大量的水稻加工企业应运而生。长春市目前有水稻加工企业274户,仅德惠市就有100多户,而且一家一个品牌。为了生存,这些厂家不得不尽量压低市场价格,排挤外来的对手,致使利润相当微薄,产品毛利还不足10元/吨。目前,以吉粮、禾丰米业、天荣工贸、松江佰顺、松川米业等为龙头的53户企业勉强维持生产,其他近200户企业开工不足,实际加工量普遍偏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在畜禽加工方面,长春市重点龙头企业以吉林德大、鸿大牧业、德翔牧业、天成牧业、大连成达、曙光、宝源丰等为代表的35户畜禽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不足设计加工能力的一半。以华正、金锣、四海等9家企业为龙头的生猪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000多万头,2011年实际屠宰加工200万头,不足设计能力的五分之一,本来有限的资源和趋于饱和的市场需求,由于新成员河南众品的加入,使竞争更加剧烈。

(四)企业融资难阻碍产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但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缺少资金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今年全市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总计资金缺口达30亿左右。长双鹿业优质鹿产品科研加工基地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710万元,项目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由于资金迟迟未到位,导致项目不能按计划建成投产。九台吉科生物主要以大豆为原料,研发高端高附加值,系列保健食品,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由于缺少资金,不能大规模生产,影响了产品产量和效益。造成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规模较小,资产较少,信用等级较低,抵押物不足,贷款难度大。二是企业原料收购时间集中、储备时间长、对流动性资金季节性需求大,使得资金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三是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的贷款风险控制较为严格,审核程序多、门槛高,许多龙头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因达不到银行要求而得不到贷款。

(五)企业家人才队伍亟待提高

目前,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粗放型多,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低,观念跟不上。很多企业沿袭家族式管理方式,缺少真正的企业家,懂管理、会经营、有经验、有胆识、有魄力的高端企业管理人才少之又少,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在长春市停产、半停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之中,由宏观管理因素和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分别占9.2%和9.1%,而由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因素造成亏损的则占81.7%,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迫在眉睫。

三、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设想

今后一个时期将是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快发展时期,尽管当下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趋紧、部分企业出口受阻,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一些行业和企业发展相对放缓,但总体来看,有利条件很多,发展机遇良好。一是长春市农业资源丰富,原料供应充足,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十分广阔。二是国家和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对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省里也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三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决心大、目标明、力度大、措施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将更加有利。

(一)发展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品牌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十大加工体系建设,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规模做大、产品做精、品牌做响,努力把长春市打造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二)发展重点

1.全力推进十大加工体系建设。

依托大成集团、中粮(榆树)公司、吉粮集团、成昌隆等企业,重点发展差别化聚酯、化工醇、赖氨酸、有机醇、聚乳酸等高端系列产品,逐步建成以玉米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和生态塑料的生产和加工中心,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000万吨,产值达到1700亿元。依托大成集团、泉林纸业、华能、山东鲁能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非结晶糖、纸浆、各种包装盒、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质发电,力争形成加工能力40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依托皓月集团、汉德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有机肥、生物制品、皮革(蓝士革、机制革、装饰革)等,力争形成皮革加工能力100万张,有机肥10万吨,产值达到500亿元。依托华正、金锣、四海、雨润、众品等企业,重点发展屠宰、熟食加工、生物制品、饲料等,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500万头,产值达到250亿元。依托德大、大连成达、曙光、鸿大牧业、正大等企业,重点发展屠宰、分割及熟食制品,力争形成加工能力5亿只,产值达到200亿元。依托青岛康大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肉兔屠宰、熟食、饲料及皮革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2000万只,产值达到20亿元。依托广泽乳业公司、新高食品公司,重点发展各类奶制品及奶酪,力争形成加工能力60万吨,产值达到80亿元。依托长双鹿业、虹桥鹿业、修正药业等企业,重点发展食品、保健品、生物药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0万只,产值达到50亿元。依托禾丰米业、百顺米业、松川米业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档精制米、稻壳棒、米糠油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20万吨,产值达到70亿元。依托雪国高榕、福建超大、高榕公司、英俊速冻等企业,重点发展食用菌、保鲜蔬菜、速冻蔬菜等,力争形成加工能力蔬菜40万吨、食用菌3万吨,产值达到80亿元。

同时,依托卷烟厂、德大公司、榆树钱酒业、吉科生物、金隆豆业、北康酿造、达利食品、鼎丰真食品等企业,重点发展烟草业、油料加工、生态食品加工、小食品、优质酒、系列饮料等产品,逐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力争到2017年实现产值100亿元。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

力争培育出产值超千亿元企业1户,产值超500亿元企业1户,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2户,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形成龙头企业群体,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0户、120户、220户。

3.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达75万户以上,覆盖面达到85%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以上,增加农民收入50亿元以上。

(三)推进措施

1.提高工作摆位,加大扶持力度

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把“抓运行、稳增长、抓项目、促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工作摆位,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吉林省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在科技创新、税收优惠、信贷扶持、供水供电和土地、工商等方面大力支持。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切实加大地方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指导、服务、协调等职能,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指导和帮助广大企业分析新情况、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结构。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各相关部门要大开绿灯,搞好服务,树立务实高效、诚实守信、便企利民的政府形象,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公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2.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整体实力

围绕十大加工体系,通过引进、培育、整合的发展方式,着力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有突出的主业、知名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群体。鼓励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层次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引导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推动由单纯的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实现低成本、裂变式扩张。鼓励企业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大胆进军国际市场,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培育并放大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着力培育打造一批超强产业集群,到2017年,力争大成集团产值突破1000亿元;皓月集团产值突破500亿元;吉粮集团产值突破200亿元;酒精集团、华正公司等企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培育地方品牌,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区域品牌;支持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企业人才队伍培养,推进企业科研创新和管理创新,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3.继续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重点加快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这个载体,超前规划谋项目、千方百计引项目、集中力量上项目。未来五年,要重点推进大成玉米秸秆糖制醇、皓月清真产业园、大连成达2亿只肉鸡、河南众品100万头生猪、正榆1亿只肉鸡等一批大项目建设,通过上大项目,推动产业扩能和整体升级进档。在项目建设上,建议实行市级领导包大项目的办法,从项目论证、立项、建设到投产、运行、达产、扩能的全过程,要一抓到底,不出成效不放手,同时,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全市经济工作重点考核目标之中,实行奖惩,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东北亚地区正在成为国内外投资热点的大好机遇,利用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更加优质的服务,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引智、引技、引资或合资合作,推进农产品加工相关产业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4.大力推进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化水平

在基地建设上,一方面,要积极鼓励龙头企业自身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围绕龙头企业加工需求,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建设原料基地,围绕玉米、水稻、生猪、肉牛、禽蛋、乳品、鹿(中药材)、蔬菜、兔等产业,搞好基地规划和产业布局。要针对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原料不足、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要继续推进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未来五年再建养殖小区1200个,逐步满足加工需求。对于牧业小区和种植基地建设,市里应给予政策支持,以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促进龙头企业与种养小区的对接,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联结,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发展要求,长春市要重点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走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经营的路子,如天景公司的粘糯玉米生产基地、吉星公司的肉鸡养殖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政府要积极搞好牵线搭桥,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对话、开展合作。政府在发展“订单农业”上,要组织指导农户与企业签订订单,监督订单履行,维护双方权益。此外,还要积极推行参股联结、租赁联结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股,龙头企业租赁农户土地或“反租倒包”等形式,开展龙头企业与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合作,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

5.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有效破解资金瓶颈

要按照“政府资金引导、企业积极投入、金融加大支持”的原则,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继续组织和推荐企业与银行搞好“银企对接”,协调金融部门改进对龙头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不断开发信贷产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开展授信业务。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等措施,多渠道解决投资不足问题。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组建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搭建银企衔接的有效平台,降低金融机构的放贷门槛,弥补企业信用不高的缺陷。

6.优化区域布局,加速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根据各集中区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农业产业化集中区(工业集中区)的定位和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链、协作专业化生产,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配套,推动各个集中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长春市城区,重点发展食品、医药、玉米化工行业,建设玉米工业开发区及粮食精细加工、肉类加工、蔬菜加工区,建成食品工业名城;榆树市重点发展玉米深加工和肉牛、肉鸡加工及酿酒工业;农安县重点发展土豆淀粉、杂粮、生猪、肉鸡、兔等产品加工业;德惠市重点发展玉米及玉米秸秆和肉鸡产业;九台市重点发展鲜食玉米食品系列加工、生猪屠宰和皮革加工产业;双阳区重点发展鹿产品深加工产业。玉米及玉米秸秆深加工向生物产业方向延伸,增强与化工、纺织、新材料等产业关联;肉牛、生猪、鸡等屠宰加工,向终端食品、生物保健品方向延伸,牛、猪副产品研发向生物原料药及皮革加工方向延伸,畜禽粪便利用向生物有机肥料、沼气发电等综合开发方向延伸;鲜食玉米、食用菌及蔬菜加工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品方向延伸。按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相结合,继续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通过招商引资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落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到2017年再打造两到三个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努力把长春打造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7.注重企业家培养,夯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根基

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加快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实行培育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加快本土企业家的培养,吸引域外优秀企业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积极为企业人才成长提供平台。培养出更多更出色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强企业人才管理,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储备适合企业中长期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人才队伍,提高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开展领军型企业家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10名,并设立奖励基金,予以重奖。

四、几点建议

(一)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推进发展速度,沈阳、大连、青岛、哈尔滨市每年都拿几千万甚至上亿元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吉林省内的吉林市、白山市等地都设立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竞相发展的热潮。长春市也应在现有条件下,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理由如下:(1)农产品加工业是长春市第二大支柱产业,规划到2017年计划实现产值2750亿元,税收100亿元,培育100个亿元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政策激励;(2)近几年吉林省已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了一些补贴政策,长春市每年大约可得到5000万元,省里要求各市(州)按照“一比一”比例配套,但市里一直没有予以相应配套,长此以往,省里有取消的可能;(3)长春市2200户农产品加工业企业,除20%规模较大的企业发展比较好以外,其他80%企业处于成长期,需要政府对这些中微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否则一部分企业将有垮下去可能;(4)政策的激励是引导,是鼓励,是帮助,对这个产业的发展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投入产出比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回报;(5)对农产品加工业给予政策扶持,国家和省里早有要求,其他市(州)也都相继设立了扶持资金,长春市作为农产品加工大市,未来将要变成强市,更应该设立扶持资金。

首先,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额度两到三亿元,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其次,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1)用于龙头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贴息或补贴。对长春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贴息补助,按照吉发[2005]27号文件同省里补贴额度按1:1比例配套,单一企业最高贴息额度300万元;对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单一企业最高补贴额度为300万元。(2)用于龙头企业奖励。支持龙头企业升级进位,对当年新升级为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分别为30万元、20万元、5万元;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产品研发中心,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组建产品研发中心达到国家、省、市验收标准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龙头企业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对于新取得ISO9001、ISO14000、HACCP等认证的企业,每得一项奖给企业5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创名牌,对于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分别奖励100万元和50万元,对于新获得“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奖励5万元。(3)用于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现代农业重大科研育种和引种工程,其中,重点支持肉种牛育种引进繁育项目、梅花鹿良种培育扩繁项目、工业用玉米转基因品种研发项目。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自有的及租赁承包期五年以上、粮食作物面积在50公顷以上、特产类作物面积在30公顷以上的绿色、有机种植基地,在规定的日期内发生的生产设施建设、苗木繁育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机具购置等基地设施投入予以适当补助。对于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为满足企业自身生产需要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牧业小区给予补贴。

(二)加快建设农产品物流业中心

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协同发展,是提高与实现农产品价值,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解决农户单个家庭小生产和社会大市场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长春市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落实国务院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文件精神的战略举措。目前,长春市农产品物流整体处于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水平状态,很难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已势在必行。第一,推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是近阶段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农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推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已成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实现近阶段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第二,优化整合现有农产品加工资源,构筑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农产品加工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才能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对拉动长春市农业经济发展,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别是对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第三,交通一体化的形成为推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长春市处于东北腹地,是吉林省政治、经济中心,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国省道、高等级航道、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组成的大交通格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运输格局为长春市推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立足吉林省,辐射东三省,拓展全国各大城市,以农产品资源、品牌培育和初级、精深加工为支撑,发挥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优势,打破传统产业、部门、地域的局限,优化整合物流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标准化、信息化为前提,逐步建设形成区域性农产品展销、加工、仓储、运输、配送、供应的物流网络体系。在逐步扩大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粮油现货交易中心规模基础上,以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为载体,在长春市高新北区构建大型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形成玉米园区、农副产品综合物流园区;以中国农机研究院为依托,在长春市西北部建设农机现代物流园区,衍生整机研发、农机配件、农用生产资料等生产生活服务中心。第四,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尽快加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为长春市农产品物流整体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可能和基础。推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标准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注 释]

①文中数据全部来自调研数据。

猜你喜欢

加工业长春市龙头企业
登泰山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拾荒助学子 温暖众少年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