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3-01-10朱建方李建设王少英卢建辉崔冬雪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学法动作儿童

朱建方,李建设,王少英,张 勇,卢建辉,崔冬雪

(1.邯郸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河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幼儿身体的发展与其心理能力的提高是休戚相关的,运动是幼儿心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幼儿通过运动获得的“运动敏感”不仅有助于体力活动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有助于脑神经系统发育及智力开发,而且有助于这种身心发展的领先地位保持终身[1].幼儿健美操作为一项幼儿喜爱的有氧运动,除了具有一般体育活动共有的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外,对改善体形体态、提高韵律及身体协调性有着特殊的作用[2].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发展,幼儿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因此对幼儿健美操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情景教学法的由来是借鉴我国古代文化理论中的“境界学说”.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幼儿健美操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运动项目.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健美操教学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健美操、音乐、图片等,再现课堂内容描绘的情境现象,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使幼儿如身临其境的体验.情境教学法能创设情景接近生活的真实运动环境,情景逼真,适合幼儿好奇、求趣的年龄特点[3-4].本文对健美操情境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为提高幼儿健美操教学质量提供参考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邯郸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大班幼儿,从该幼儿园的9个班大班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幼儿共计64人,其中男36人、女28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岁~5岁半之间(平均年龄为5岁3个月),再从两个班中抽取一个班作为实验1组,32人(男18、女14),另一个班作为实验2组,32人(男18、女14).实验1、2组两班幼儿均首次参加健美操教学.

1.2 实验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1月共计4个月.

1.3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2)施加因素:实验1组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学,实验2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

1.4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程序

幼儿健美操教学设计包括四个部分,既兼顾教学对象低龄化的特点又兼顾了健美操固有的运动特点.

(1)引导模块.儿童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进行儿童健美操教学时,要利用这一天性,设计生动活泼、简单易记的造型或动作(如动物体态语言、劳动体态语言),选择节奏欢快的音乐,吸引儿童兴趣,变被动接受为自觉主动参与.在这一模块,重点训练儿童的走、跑、跳、踢、转、蹲、掌、拳、屈指掌、分指掌、侧举、上举、侧上举、侧下举等基本动作,以及节奏感和静态情况下活动空间中的方位感.

(2)基础模块.通过选取1~2套热身操模式套路,将动作编排原理、动作特点向儿童作详细介绍,同时在理论教学中讲授动作编排及记写方法,让儿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在这一模块,通过套路训练,重点训练基本形体动作套路以及动态过程中的方位感和音乐节奏感,加深儿童对集体操中队形和图形的理解,使其动作流畅有力,节奏明快.

(3)提高模块.旨在培养儿童应用能力.教师将每节课的热身操分配给每位儿童,让他们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群体,以小群体为单位,按运动规律和编排原则编排动作,并把动作用文字和图解记录下来,作为实践课的作业交给老师.通过组织小群体之间的相互观摩,相互发表意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使他们在形体动作设计上和基本技巧的运用上进行及时调整.在这一模块中,注重每个儿童的差异性,给予他们充分的个人发挥空间,在集体研讨过程中,促进每个儿童创编能力、记写能力、应用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提高.

(4)评价模块.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教师评定和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在对儿童形体变化态势、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韵律感等方面进行直观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其体育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多维综合评价模块既可以对学生和整个教学模式系统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利于反馈教学中的各种信息,教师可以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通常情境教学要经过“感知——理解——深入”三个过程.在幼儿健美操教学起始阶段,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等使新内容展现在幼儿面前,激起幼儿的兴趣,积极思维初步认识具体动作的表象.在健美操练习阶段,以故事导练伴随美妙的音乐进入情境,从而启发幼儿的想象,逐步加强对动作的领会理解.在动作学习阶段,教师在幼儿基本掌握成套动作技术的基础上,重视对成套动作规格、力度、节奏、气势的推敲,通过反复练习,引导幼儿体会动作节奏、力度的感觉,领悟情境中之神韵,展开想象,进入完成成套动作所设情境中,感受操练动作的美感.

2 研究结果

2.1 实验前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实验前基本情况比较(n=32)

由表1可知,两组在实验前健美操基本动作、身体素质相近,因此,在教学内容、场地、学时、任课教师等相同条件下,分组采取不同模式教学,其实际结果具有客观可比性.

2.2 实验后技术成绩评定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实验后技术成绩评定情况比较

从实验后技术评定成绩来看,实验1组幼儿动作协调、动作节奏、动作熟练及健美操套路评分成绩明显高于实验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说明教学效果显著.

3 分析与讨论

(1)重视情感的积极作用,把幼儿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它离不开认识,对人的认识和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肯定性质的情感能提高认识及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幼儿健美操情境教学以录像、图像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健美操动作优美的造型画面,在幼儿喜欢的流行音乐伴奏下,使动作完成更富美的色彩,使幼儿在欢乐的环境中陶冶美的情操,表现出运动激情,鲜明的情感,使幼儿体验到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能够尽快投入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激励向上的语言和行为,能使幼儿从胆怯变得勇敢、恐慌变得坚定、自卑变得自信,有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在幼儿完成动作或有所进步时,直接的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如“你真棒”,在点名或者与学生说话时,省去孩子的姓或者直呼孩子的小名并且伴随着亲切的一瞥,这些都会让5~6岁的幼儿感到被关注,

从而心花怒放或暗自得意.这对刚进入健美操学习阶段的幼儿来讲尤其有效,他们往往会因为老师的关注喜欢上老师,随后将这种对老师的喜欢迁移到对老师所上的健美操课的喜欢,为今后的健美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启迪幼儿的思维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在幼儿健美操情境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图像、录像等手段,展示幼儿健美操动作与套路,把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幼儿眼前.同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化的描述,使幼儿头脑中形成明确生动的动作形象,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激起幼儿“试一试”的情绪体验.运用反复模仿练习,使幼儿通过感官与心智去感受,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体验,引导幼儿积极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动作,为幼儿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仅启迪了思维,同时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3)积极诱导幼儿对动作概念进行理解,提高运动动作识别能力.教师从教学内容需要出发,引导幼儿领悟情境教学中教材显示的动作规格、节奏,以增强对动作概念理解和识别能力.如通过优秀学生采用背面示范带操练习,展现完整动作技术,可使幼儿在身体部位、动作方向、路线、姿态等方面较快地建立正确动作概念和肌肉感觉.

4 结语

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幼儿健美操教学之中,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激起学生情绪体验,启迪思维,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钟海欧,罗雪莲.健美操情境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04(2):73-81.

[2]张珊,杨真洪.模因论和情景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106-108.

[3]朱燕,张美江,等.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10):70-72.

[4]王同斌.请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版),2010(7):237.

猜你喜欢

教学法动作儿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动作描写要具体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