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精度测试

2013-01-10吴迪军何婵军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测试点定位精度高程

吴迪军,熊 伟,何婵军

(1.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50;2.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武汉 430070)

1 引言

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简称为HZMB-CORS)是国内首个独立的基于VRS的工程CORS系统。第一阶段建成的HZMBCORS由位于珠海和香港的3个连续运行参考站、1个数据中心和1个监测站构成[1],3个参考站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6km、28km和36km。该系统于2009年12月开始筹建,2010年11月12日建成并通过验收评审,2010年11月13日投入正式运行,专门用于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系统的实时定位设计精度为:水平方向优于±2cm,垂直方向优于±3cm。系统正式运行前,进行了系统可用性(包括空间可用性和时间可用性)、网络RTK初始化时间及实时定位精度等相关测试。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实时定位精度测试及分析方法,并对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评定。

2 测试点布设

在珠海、香港、澳门陆域及海中珠澳口岸人工岛上,共布设26个精度测试点,包括6个首级GPS控制点、6个首级水准点、2个首级加密点和12个新增测试点。其中,参考站网内9个测试点,网外1km范围内6点,网外1km~5km范围内5点,网外5km~10km范围内6点。测试点点位分布示意图见图1。

图1 HZMB-CORS实时定位精度测试点分布示意图

3 测试及分析方法

CORS系统实时定位精度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静态已知点检测法、实时动态观测值与后处理结果比较的检测方法、动态规则几何轨迹检测方法和基线相对长度检测方法等[2-4]。文献 [5]在上述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历元检测法、高程影响检测法及地形因子检测法。HZMB-CORS系统实时定位精度测试主要采用静态已知点检测法进行。

3.1 外业观测

使用Trimble R8GNSS、Trimble R7GNSS等双频GPS接收机,在网络RTK作业模式下对HZMBCORS网内外26个测试点分时段进行多次测量。外业观测从2010年9月28日开始,至10月14日结束,历时17d。每个测试点测量至少2个时段(上午、下午各1个时段),部分测试点上进行多天多时段测量。每个时段测量3次,每次观测5min,采样率为1s。每次测量结束后将接收机倒置、丢失卫星后重新初始化。全部测试点观测时段总数为118个,共采集354个观测点次的实时定位数据。

3.2 数据分析

1)偏差计算

将测试点(控制网点)的静态测量已知坐标或高程作为真值,RTK测量值为观测值。设为观测值向量L= [l1,l2,…ln]T的真值,则各观测值相对于真值的偏差为

2)内符合精度计算

内符合精度反映了系统实时定位的稳定性。设各观测值与平均值的差值为=li-,则各观测值的内符合精度为

3)外符合精度计算

外符合精度反映了系统实时定位的精度。按式(1)计算各测试点观测值的偏差,则测试点的外符合精度为

式中,Δ= [Δ1,Δ2,…,Δn]T。

4)系统的外符合精度

由所有观测值计算的标准差为

式中,m为测试点个数,nj为第j个测试点观测次数。

4 结果分析

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对比测试点的ITRF2005坐标、桥梁工程坐标(以下简称为工程坐标)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的高程,统计测试点测量坐标(高程)的偏差值、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及系统的外符合精度。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工程坐标及高程的精度进行统计分析。

4.1 偏差统计与分析

测试点工程坐标平面、高程的偏差分布区间见图2,高程的偏差分布见图3。从图3可知,工程坐标平面偏差有69%<1cm,97%<2cm,最大偏差为2.6cm;57%的高程偏差<1cm,85%<2cm,94%<3cm,最大偏差为4.3cm。高程偏差呈明显的正态分布,说明观测值大部分是无偏、一致、有效的。

4.2 内符合精度统计与分析

工程坐标系下,测试点平面、高程方向的内符合精度分布见图4。从图4可知,内符合精度工程坐标平面最大值为11.0mm,高程最大值为21.9mm。内符合精度平面89%<1cm,100%<1.5cm,高程63%<1cm,92%<2cm,100%<3cm。

4.3 外符合精度统计与分析

图2 工程坐标平面、高程偏差分布区间

图3 85高程偏差分布

图4 工程坐标平面、高程方向内符合精度分布

测试点工程坐标平面、高程方向的外符合精度分布见图5。从图5可知,外符合精度工程坐标平面最大值为13.0mm,高程最大值为28.6mm。外符合精度平面62%<1cm,100%<1.5cm;高程82%<2cm,100%<3cm。

4.4 系统实时定位外符合精度分析

图5 工程坐标平面、高程外符合精度分布

利用26个测试点的全部观测值,按式(4)计算得出系统实时定位的外符合精度:工程坐标系x方向为±6.3mm,y方向为±7.4mm,平面精度为±9.8mm;高程精度为±14.4mm。

5 结论

测试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精度为工程坐标(x、y方向)的精度分别为0.6cm和0.7cm,平面精度为1.0cm,高程精度为1.4cm,达到系统设计的“平面优于2cm,高程优于3cm”的精度要求。

受时间和测试条件(海中无精度测试点)的限制,本次系统测试工作主要集中在珠海和香港陆域。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海上测量平台及岛隧工程东、西人工岛的建成,为海域实时定位精度的测试创造了现实条件。通过大桥施工期间海上固定点的大量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的实时定位精度及其可靠性。

[1] 吴迪军,熊 伟,周瑞祥,等.港珠澳大桥 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设计与实现[J/OL].(2012-10-18)[2013-01-1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4415.P.20121011.0840.005.html.

[2] 唐卫明,楼益栋,刘 晖,等.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定位精度检测方法研究[J].通信学报,2006,27(8):73-77,81.

[3] 吴 明,王 妍,盛德新.GPS连续参考站系统(CORS)定位精度检测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9):100-101,105,108.

[4] 张西军,唐卫明,曾广鸿,等.广州市CORS系统实时动态定位精度测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33(5):6-7.

[5] 徐文兵.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定位精度的可靠性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测试点定位精度高程
矿山长距离胶带机动力特性测试及运行分析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研究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8848.86m珠峰新高程
逻辑内建自测试双重过滤测试点选取策略
GPS定位精度研究
GPS定位精度研究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高分三号SAR卫星系统级几何定位精度初探
SDCORS高程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