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搬西方经济学会害中国

2013-01-06

环球时报 2013-01-06
关键词:陷阱城市化经济学

何自力 在浏览报章杂志或收看媒体访谈节目时,笔者发现一些学者总是拿西方经济学的某个观点或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某种现象讨论中国经济问题,其中经常被提到的观点或现象有:“高消费推动经济增长”论、“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论、“金融创新加速经济发展”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论等等。这些评论者以此批评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如人。在他们眼里,这些观点的“真理”性是毋庸置疑的,是评判先进与落后的唯一标准。殊不知,这些所谓的“真理”别说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就是在实践上也与西方现实经济生活大相径庭。 这种动辄拿西方舶来品说事的习气一方面反映出一些人对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盲目崇拜心理,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缺乏应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另一方面则反映了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发展的经验依然主导着经济学话语体系的现实。显然,要改变人们对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盲目崇拜,必须揭示其局限性,在全面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是当务之急。 众所周知,今日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危机是去工业化的危机,是逐步丧失了物质技术优势和竞争力的危机。在西方的发展模式中,高消费是一大特点,但是高消费的另一面却是投资水平十分低下和经济产出能力衰减。怎么维持高消费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借债消费。这就不难理解今日西方国家的政府及其公民为什么个个债台高筑。试问,这种表面上的高消费而实质上的借债消费怎么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呢?一些人拿这样一个已经走入死胡同的发展模式来批评中国,不觉得荒谬吗? 再如,“中等收入陷阱”命题是西方学者总结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时提出的。据说,该“陷阱”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不会发生于西方国家,因为西方国家实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已经帮助它们跨越该“陷阱”。很显然,该命题实质是在否定发展中国家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努力,为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提供理论根据。这样一个命题,对指导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意义有多大呢?再比如,西方的城市化过程大都以农业人口的大量减少,大量土地变成非农用地,粮食需求越来越依赖进口为特征,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更是以大量失地农民聚集在城市周边的贫民窟和陷入赤贫为特征,像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人口大国要走城市化道路,必须探索自己的特殊城市化道路,无法照搬别国经验。 目前来看,历史实践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克难的任务相当艰巨,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真正核心应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体系,而不是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更不能把别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经验当成一般理论随便套用。▲(作者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陷阱城市化经济学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陷阱
陷阱2
陷阱1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甜蜜的陷阱
读书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