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导弹陆续抵达土叙边境
2013-01-06
本报记者 邱永峥 据美国《星条旗报》4日报道,美军先遣队已进驻土耳其南部与叙利亚紧邻的城市加济安泰普,正式拉开在土叙边境部署“爱国者”导弹部队的序幕。与此同时,德国与荷兰军队也将携“爱国者”导弹于下周陆续抵达土叙边境,与早已靠前部署的土耳其军队共同构筑对叙的“压顶”战略态势。《环球时报》记者先后两度赴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北部地区深入采访,对北约部队在土叙边境的战略用意有切身的体会,那就是完成对叙利亚政府的“战略合围”,威慑叙利亚政府军,瓦解其士气,并且一旦开战就可以迅速切断巴沙尔的最后退路。50名美军先遣队抵达土耳其 美军欧洲司令部发表声明,50名美军先遣队已于近日抵达土耳其的因切利克空军基地,为北约部署6个“爱国者”导弹连做最后的准备。这50名美军均由驻欧美陆军司令部和第21战区补给司令部人员组成。先遣队的布莱恩·卡林少校坦言:“考虑到人员、装备与补给进驻需要大量的后勤工作,所以我们要先期派人到土耳其做充分准备。” 据报道,4日,先遣队中的27人小组换乘土耳其航空公司的航班飞赴土叙边境城市加济安泰普。尽管这批美军着便装,并且一下飞机就被安全部队接到秘密旅馆,但仍被土耳其媒体逮个正着。《环球时报》记者2012年先后两度飞赴加济安泰普,发现当地机场只有一个抵达口,所以部署美军想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完全不可能。 美军欧洲司令部还透露,美国、德国和荷兰军队各抽调2个“爱国者”导弹连,分别部署在加济安泰普和其它两地,其中,驻扎在俄克拉何马州希尔堡的美军第2防空炮兵团第3营的400名官兵将于下周全部抵达加济安泰普,而“爱国者”导弹则通过海运抵达土耳其。德国和荷兰军队的官兵以及“爱国者”导弹也在各自国家装船运输准备中。 对叙形成“压顶”态势 对于美军最新部署,美军欧洲司令部副司令查尔斯·马特里奥少将表示,所有的“爱国者”导弹将归北约统一指挥,本月底可以投入实战。不过,他强调这一部署是“防御性”的,并非要支持设立叙利亚“禁飞区”,或者为进攻叙利亚做准备。 然而,《环球时报》记者通过对土耳其南部地区深入采访发现,北约在土耳其南部部署“爱国者”导弹的地点具有明显的战略目的。比如说美军驻扎的加济安泰普,它距离叙利亚边境仅30公里,距离叙利亚北部第一大城市阿勒颇也不过60公里。本报记者曾多次驱车从加济安泰普出发,只需要40分钟即可抵达叙利亚边境城市基利斯,而开车到阿勒颇仅需1小时15分钟。从加济安泰普到阿勒颇的公路均为硬化条件好、维护保养优良的双向高速公路,非常适合迅速转运大型军事装备。 此外,包括加济安泰普在内,北约准备部署“爱国者”导弹的土耳其三个城市均是叙利亚自由军后方休整与集训地点。本报记者多次往返加济安泰普与基利斯一线,白天会不时遭遇不挂任何牌照的面包车满载着叙利亚“平头男”出现在加济安泰普和基利斯。这些叙利亚“平头男”们下车后会找地方打电话,或者吃饭,或者购买物品,有知情者向本报记者透露:“他们就是在土境内受训的自由军士兵。”在基利斯土耳其海关可以看到,当夜幕降临时,会不时有满载着穿迷彩服青年男子的车驶向叙利亚,那是训练完成的自由军返回叙利亚作战。 更为重要的是,土耳其南部集团军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全面靠前部署到叙利亚边境,其中加济安泰普是最重要的集结点。由于土耳其南部集团军有兵力近10万4000余人,这意味着北约在叙利亚西北900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已经聚集了10.5万的进攻部队,事实上对叙利亚形成“压顶”态势。如开战可对叙军“四面合围” 有分析认为,北约部队的这一部署纯粹是为对叙利亚军事打击做军事准备。《环球时报》记者先后对叙利亚全境和土耳其进行深入采访,感受最深的是,一旦北约部队从西北对叙利亚出手,那么地面部队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阿勒颇,并且在叙利亚自由军现有控制区的基础上完全控制叙利亚西北部地区,为叙利亚反对派建起一个可靠的根据地。 叙利亚西北部一旦暴露在北约的军事威胁之下,那么被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视为战略后方的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等阿拉维人传统影响区也就失去了保护屏障。本报记者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曾深入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采访,当时就得知,巴沙尔总统和阿拉维高层陆续将其最忠实的部队和武器装备,连同家人转移到传统的阿拉维地区,这一做法的考虑是这个地区是阿拉维传统控制区,而土耳其当时还没有公开干涉的意思。然而,一旦北约从西北部展开军事行动,那么这片地区就面临着来自地中海方面北约海上威胁和背部的土耳其方向威胁,巴沙尔政权的最后退路也因此被切断。 事实上,北约军事力量部署到土叙边境后,意味着对巴沙尔的“四面合围”最后一道拉链也拉上了,因为叙利亚西面除了地中海的北约海军力量外,还有部署在塞浦路斯的北约空中力量,而南部又面临着悄然进驻约旦的美军和戈兰高地以军特种战部队的威胁,而两万美军重返伊拉克则从东面威胁叙利亚,因此,叙利亚一旦开战就是四面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