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工荒背后的“真相”

2013-01-06

环球时报 2013-01-06
关键词:真相时薪最低工资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4日文章,原题:用工荒?中国农民工的真相 近几年,迅速上涨的工资及对农民工储备即将枯竭的担忧,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敲响警钟。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孟昕的最新调查显示,事情没那么简单。他最近接受了采访。 问:请介绍一下你的调查。 答:过去5年来,该项目一直在监测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调查涵盖9省份的15座城市,对象为5000个农民工家庭。 调查表明过去5年来农民工工资显著增长。2010至2011年实际时薪增长23%以上。但2012年此类大幅涨薪现象似乎消失,时薪只增长3.7%,若将更具经验和技术的人员除外,仅为1.7%。 有证据表明极高涨幅或许并非纯粹的市场推动现象。许多地方政府利用最低工资干预工业结构调整,将最低工资当成摆脱低附加值产业的手段。然而,只有当经济形势良好时政府干预才会更有效。否则,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力量。 问:用工荒说法不绝于耳,但你的调查表明中国农村仍有大量适龄工作人口。 答: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农村廉价剩余劳动力已近枯竭。但我们的数据表明,2010年仅有约25%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且驻留时间相对较短,只有7至9年。原因在于城市存在各种限制农民工享受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障碍。当农民工结婚生子、失业、患病或需照顾上学子女或父母时,别无选择只能返乡。若取消那些限制,农民工在城市驻留时间会翻番,任何想象中的用工荒都将消失殆尽。延长农民工驻留时间,不但能增加城市急需的劳动力供给,也有利于农民工个人的生产率和工资。目前的驻留时间意味着严重人力资本浪费。 问:为改善这一状况,中国需做什么? 答:相关政策已推出多年,但执行起来缓慢。例如2008年中央就推出新(劳动)法。负责执行的是地方政府,但他们动力不足。实施该政策意味着劳动成本大增,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增长。当前财政制度亦不够合理。中央政府制定法律并说明国家的政策意图,但执行和出钱的却是地方政府。因此须对现有公共财政体系进行重大改革:要么集中财力打造社会福利体系,要么大幅增加地方政府的资源。▲(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真相时薪最低工资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韩国最低时薪,49元人民币
美国20个州上调最低时薪标准
孵化器死亡“真相”
浅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谣言倒逼“真相”?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
最低工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