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晨练,科学适度才有益

2013-01-01乔一波

祝您健康 2013年2期

蔡大伯坚持晨练已35年了。在这35年的晨练过程中,年轻时,他每天清晨坚持长跑,以后又练太极拳、竞走、扭秧歌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锻炼自己编创的健身步行操。

通过这35年的不间断的晨练,使他从一个多种慢性病缠身的病秧子变成了一个身体强壮的人。

晨练在人刚刚睡醒以后进行,人经过一整夜的卧床睡眠,身体处于相对静止和休眠状态。人体的各部位关节、肌肉、韧带比较僵硬,行动不灵活。经过晨练以后,便唤醒了身体各部位沉睡的细胞,使原本僵硬休眠状态的身体变得关节灵活,使你在新的一天中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蔡大伯每日晨练以前喝上一大杯凉开水,才外出运动。他告诉大家,运动时,由于四肢的伸拉甩动,身体的扭摆活动,使水在内脏来回晃动,可以冲刷胃肠,促进粪便能迅速排泄,从而把胃肠倒空洗净,接收新的一天的新鲜食物,吸收新的营养。

与此同时,在晨练运动中,两臂的活动较多、伸拉扬甩的活动幅度较大,促使肺活量增加,在一呼一吸的过程中,便可清除气管和肺部积存的老黏痰。通过运动,增强气管与肺部的活动张力,可治疗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慢性疾病。

在晨练中,由于运动使身体内的血液沸腾流动更迅速,产生热能,身体一发热,全身的毛孔张开,一些体内积存的毒素便顺汗水排出体外,体内变得清洁了。如果天天晨练,天天排泄,体内不存废物和毒素,做到一天一清,身体不受污染,便会清洁健康。

蔡大伯坚持晨练,增强了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对天气的适应能力,他很少生病。他深深地体会到晨练锻炼了身体,是一种健康储蓄;晨练使人不去医院看病,节省了医药费的开支,这是另一项储蓄。

从蔡大伯的切身体会中,我们可以发现晨练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许多好处。但健康专家认为,对老年人而言,晨练最重要的是讲究科学和适度,否则不仅健身效果难以保证,甚至还会危害健康。晨练老人应注意以下五忌。

一忌过早。晨练并非越早越好。有的老年人醒得早,四五点就起床,动身去爬山,不小心会绊脚摔倒。晨练最好选择在早上7点左右为宜。

二忌过快。有不少老年人喜欢迪斯科、交谊舞,这些活动虽是健身强体的好项目,但老人毕竟年事已高,不能同年轻人相比,像快三、快四这些快节奏和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有些老年人的身体适应不了,如果勉强应付,难免会引起头晕目眩,甚至因身体失去平衡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老年人最好选择慢三、慢四或老年迪斯科等节奏较慢的舞蹈,或者参加太极拳、太极剑和功夫扇以及国家推广的广播操、五禽戏等项目。

三忌时间过长。有的老年人把晨练当成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他们兴致高,玩性大,有的每天玩1个多小时,有的甚至要玩“全能”,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玩到上午八九点都不想回家。其实,过度的劳累会使体力消耗过大,对健康反而不利。专家建议,老年人每周可以参加五六次活动,每天晨练时间掌握在40分钟以内,并且注意在晨练中小憩,这样才能身心愉快。

四忌活动过于单调。在诸多的活动项目中,老年人可以选择自己最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但最好喜欢跳舞的也做做保健操,习拳练剑的不妨跳跳迪斯科,平时爱散步慢跑的也同时唱唱歌、练练字。

五忌不选择天气。有两种天气不宜晨练:一是雨雾天气。现在的“雾”与过去的“水雾”不同,由于污染严重,现在多为“污染雾”,细小的雾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和致病菌。二是气温过低也不宜晨练。冬季早晨若气温过低,或气温突降不宜晨练,尤其是老年人、体弱者,体温调节能力差,受凉易生病。老年人还应注意御寒。

(编辑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