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健康信箱
2013-01-01
咳嗽,为何咳得昏倒在地?
我爷爷年逾古稀,前不久不慎着凉感冒,“老慢支”复发,咳嗽不止。一天,他在一阵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倒在地,在送往医院途中清醒。医生检查并做了CT,发现除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外,并无异常,被诊断为“咳嗽晕厥综合征”。请问咳嗽为何咳得昏倒在地呢?
黑龙江庄强
庄强读者:
咳嗽晕厥综合征又称“支气管晕厥”、“支气管暴病”,是由于剧烈、连续咳嗽后,突然出现短暂、一过性的意识丧失。此症多见于“老慢支”、肺气肿、喜嗜烟酒、体态肥胖的中老年人,过去有慢性咳嗽史,在进食、饮酒或大笑时发生咳嗽,以无痰干咳为主,剧烈咳嗽后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而昏倒。
此症发生时,患者突然昏倒在地,往往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眼球凝视、视物模糊、意识不清、肢体抽搐、肌肉松弛,一般在数秒或数分钟内恢复正常,神志清醒。发作期间少者一日1~ 2次,多者一日数次。恢复正常后不留后遗症。症状不典型的病例易被误诊为癫痫,此时做脑电图检查可鉴别。
一般认为,咳嗽晕厥综合征是由于剧烈咳嗽时,引起喉头或颈动脉体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甚至出现心跳停搏和低血压,导致一过性脑缺血而发生晕厥。此外,剧烈咳嗽时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升高,致使颅内压力增高,造成脑血管受压、脑供血不足,于是引起一过性意识丧失。
由于本症是由剧烈咳嗽所引起,所以应针对引起咳嗽的病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做好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引起咳嗽;积极治疗气管炎和肺气肿,控制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饮食平衡,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时不嘻笑;坚持合理运动,控制体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反复发作倾向,剧咳时应远离危险处,取坐位或蹲位,以免跌倒发生意外。
鼻出血,究竟仰头还是低头正确?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有人鼻出血,不少人就让其仰起头,以为这样可以止血。但有的人却认为这时不应仰头而应低头。请问鼻出血时,究竟是应该仰头还是低头?
广东王瑾
王瑾读者:
许多人可能都有鼻出血(医学上叫鼻衄)的经历。这是因为鼻腔内侧布满了交错成网的细小血管,且位置表浅,接近鼻腔表面。如遇某些因素刺激,鼻腔黏膜就易破裂出血。鼻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机械性损伤就是常见之一,如鼻梁稍不注意受到碰撞,这些细小的血管就会出血。还有的人喜用手指挖鼻孔,或无意之中往鼻孔内塞入异物,都有可能直接损伤鼻黏膜而导致鼻出血。
除此之外,某些疾病如鼻中隔偏曲,急、慢性鼻炎,剧烈咳嗽,也可引起鼻出血。还有,凡可引起动、静脉压力增高,出、凝血机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各种血液病、某些传染病以及鼻部肿瘤,也可引起鼻出血。
那么遇到鼻出血究竟应该怎么办?也许不少人认为,流鼻血时头部仰高向后,就可避免鼻血流出来。乍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鼻出血时仰头向后,血就会流到鼻腔后方、口腔、气管甚至肺部,轻者引起呛咳不适,重者可导致气管阻塞、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若将血咽下去,还会引起胃部不适。出血多时,甚至会造成胃内积血出现恶心、呕吐。另外,流出的血进入体内,也会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血已止住,容易延误治疗。
正确的做法是:当发生鼻出血时,不要躺卧,应坐下休息,并将头略前倾低下,让血流出来。若口中有血,尽量吐出,切勿咽下。然后用拇、食两指捏住鼻翼两侧,用嘴呼吸,一般紧捏3~5分钟即可止血。与此同时,用湿毛巾在额部、鼻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有助于止血。若仍止不住血,可用止血海绵或干净的棉花团塞进鼻孔止血。一旦经上述措施仍不见效,则应及BLojaGyR0nRX6fDauFNP9q4z80ARHqCN2XJnhN3MDww=时去医院查明鼻出血原因,再做进一步治疗。
不胖何来脂肪肝?
上月单位组织退休职工体检,我被查出有脂肪肝。听人说,肥胖的人易引起脂肪肝。可我不明白,自己身体消瘦,且长年素食。请问不胖何来脂肪肝?
湖北吴素颖
吴素颖读者:
正常成人的肝脏重约1.8千克,若脂肪占肝脏重量的5%以上,即为脂肪肝。脂肪肝分为酒精性与非酒精性两类,前者系经常大量饮酒所致,后者则与肥胖、营养不良、慢性肝炎、长期服用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肥胖的人摄入脂肪及碳水化合物过多,活动太少,营养过剩,造成脂质代谢紊乱,易得脂肪肝。但近年研究发现,消瘦且不饮酒的人也会得脂肪肝,尤其是那些长期素食、靠节食减肥的人,也易得脂肪肝。
这是因为长期素食、盲目节食、消化不良、吸收不好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由于摄入的热量不能满足基础代谢的需要,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就会被动员起来。大量游离脂肪酸释放到血液中并被肝脏摄取,酯化为甘油三酯沉积在肝内,再加上体内缺乏脂代谢所需的酶和维生素,于是便发生了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症状,只是在体检做B超时被发现。重者可有肝区隐痛不适、食欲不振、腹胀、转氨酶升高等症状。大多数脂肪肝是可逆的,但若长期酗酒,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可导致肝硬化。
防治脂肪肝应做好以下几点:①饮食平衡,做到粗细搭配,荤素兼有,以素为主,但不提倡全素食,更不要盲目节食减肥。②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不吃零食与夜宵,戒酒(含啤酒)。③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④积极治疗肝炎、糖尿病等原发疾病,避免长期服用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慢性风心病患者怎样做好自我保健?
我今年6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最近不慎着凉感冒,症状加重。邻居说我未做好自我保健。请问如何才能做好自我保健呢?
云南黄永秀
黄永秀读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简称慢性风心病)是指急性风心病遗留下来的心脏病变,多为瓣膜病变,以二尖瓣最易受损。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重者活动后胸闷、心悸、气急、呼吸困难、夜间咳嗽等,两颧呈紫红色,形成典型的“二尖瓣面容”。
患者症状较轻时,可进行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病情较重者应适当休息,减轻工作量并积极治疗。单纯二尖瓣病变者应争取手术治疗。若有二尖瓣狭窄又伴有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狭窄者,则可采用心脏换瓣手术,换上人工瓣膜。
日常生活中,扁桃体、咽峡炎等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就可引起风湿热并发展为风湿病,故应积极治疗并处理好局部感染病灶。患者若卧床过久,咳嗽有痰时应多拍背、勤翻身,变换体位以利痰液咳出,给予消炎、镇咳、祛痰药物。
因慢性风心病患者肺部充血易致感染,故还应特别做好防寒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冬天外出时戴帽子、口罩,夏天不贪凉,不坐卧湿地;阴雨天外出带雨具,防止淋雨着凉,受凉后及时喝碗红糖生姜汤御寒解表。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油腻、少刺激、少胀气、少饮浓茶与咖啡,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虾、牛奶、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戒除烟酒。如有心力衰竭出现水肿时,还应注意限制盐的摄入。
当慢性风心病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待风湿活动控制后继续休息1个月,再逐步增加活动量。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性生活要节制。妊娠和分娩均会增加心脏负担,患有风心病的女性不宜怀孕。如已怀孕应尽早终止妊娠。另外,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也很重要。
南京农业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陈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