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有效防范银行不良贷款
2012-12-31魏国雄
近来人们对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较为关注,由此引发的各种担心、猜测、分析、议论颇多。如何来看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在连续四个季度上升后,是否还会继续上升?是否会成为银行经营中的“定时炸弹”?本文就此做些分析,以飨读者。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是健康的
受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使得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反弹上升。到2012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5%,比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出现反弹上升,到9月末又比年初增加了509亿元。对此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担心,总体来看,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是健康的。
不良贷款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尽管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出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论是与中国银行业的过去比,还是与国际上的同类银行业的同期比较,都是比较低的。0.95%的不良率仍在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区间内,仅比2011年末高0.01个百分点。就国际同业比较来看,即使是那些国际上的知名银行或曾被认为风险管理比较好的银行,如今的不良贷款率也都在上升。据最新披露的报表数据显示,2012年9月末,巴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4.5%、巴克莱银行3.7%、苏格兰皇家银行9%、摩根大通银行1.12%、美国银行2.64%、花旗银行1.85%、桑坦德银行4.33%、德意志银行2.5%,汇丰银行6月末的不良率为4.1%。目前中国银行业能保持这个不良贷款率水平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且比预期的要好。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的不良贷款还不会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2012年年初以来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前三季度就新增了509亿元的不良贷款,从简单的数字来看,确实比较大,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与同期实现的9810亿元净利润相比,就比较小了。且同期银行计提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已经达到289%了,是不良贷款余额的2.9倍,银行完全可以承受。即使2012年以来新增的不良贷款全部损失,全部核销,银行当期的利润也不会减少。即使把历年累积的4788亿元的不良贷款全部处置完,还可能会有拨备回拨而增加利润总额,使2012年银行业的利润更高。
目前的不良贷款率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不良贷款率是银行在经营贷款中出现的一种正常情况,只要在预期之内就可以接受、可以容忍。如果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过于谨慎,只要有点风险就不敢贷、不愿贷,使不良率过低或零不良率,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对银行自身的发展也没有好处。银行经营的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追求贷款的零不良率。当然容忍不是不要重视、不要关注,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信贷资产的质量对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不良贷款率持续升高会直接威胁到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但过于谨慎的零不良率也不是银行经营所要追求的目标。需要说明的是,不良贷款不等于是损失贷款,根据历史数据统计,不良贷款中有50%以上仍可以全额收回,真正损失需核销的不到10%。
现在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有人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存有疑虑,担心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不实,贷款的质量分类不准。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银行的净利润能否持续增长,不良贷款率能否保持稳定。如都能保持稳定,就说明信贷资产质量是真实的。反之,如净利润出现较大的不稳定,不良贷款率忽高忽低,波动较大,就说明这家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有问题。至于贷款分类的偏离度,总是会存在的,因为不同角度还会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实际的检查和监测结果看,偏离度还是非常小的。事实上,只要监管部门贷款质量分类的标准不变,银行严格执行监管规定的分类原则,就没有问题。尽管在具体掌握上各家银行还会有些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分类标准。如工商银行就对客户的交叉违约有严格的分类要求,客户只要有一笔贷款违约,且不论该客户是在本行发生违约,还是在他行发生违约,就将该客户在本行的所有贷款不论是否到期、是否按期还本付息,全部归入次级贷款,即不良贷款管理。再如通常是把逾期或欠息超过90天须列入次级贷款,而工商银行则规定法人客户的贷款只要逾期或欠息超过30天就分类为次级贷款,并按此分类的结果对外披露不良贷款。
经济增长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下降,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现象,我们不能把它作为银行贷款质量的常态来看。由于在转型时期,银行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尽管剥离了一部分,但没有剥离彻底,留下来的不良贷款基数还比较大,有足够的下降空间。近10年来,借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势,并通过日趋严格的风险管理,使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乘势实现了持续的“双下降”。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期,国家已明确每年的GDP增长保持在7.5%左右,这也意味着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也将由“双下降”进入稳定期。
所谓稳定期,就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一个比较窄、可承受的区间内波动或震荡。从长期来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保持适度波动将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常态。因为支撑银行业发展的经济运行是有波动的,我们不能要求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比经济增长更加稳定不变,持续保持下降态势。事实上,目前银行总体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低于1%了,要继续以往那种“双下降”的空间也已经很小了。
当然允许不良贷款率有波动或震荡的区间,决不是说,可以大幅度地波动或震荡。1%以下的不良贷款率应当是一个比较优良的信贷资产质量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波动应属于正常范围;1%~2%的区间是需要关注的区间,风险显现,要采取必要的措施;2%以上的区间,则说明风险较大了,尤其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贷款的收益也在快速收窄,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也相应缩小。允许银行不良贷款率有一个波动或震荡的区间也不是为银行增加不良贷款寻找理由,而是更加全面地来认识不良贷款的本质,理性看待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或下降。
客观地讲,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或下降与经济增长、经济运行变化的相关性很强,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有时很难能完全掌控。经济增长上行时,要控制不良贷款就相对容易些;经济增长下行时,要控制不良贷款的上升就比较难了。
从实证来看,GDP增长的变化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大体有一年左右的时滞。如2010年中国的GDP开始出现了两位数增长,最高时达到11.9%的增长,然后下降,2011年一季度回落到10%以下,到2012年三季度末回落至7.4%,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银行的不良贷款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上升,这期间大体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较大,因此出口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与银行贷款质量的敏感性很高,关联度更高。出口从2010年的35%的增幅,到2011年末全年累计增幅就只有20.3%,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反弹。到2012年一季度增幅就跌到了1位数,并持续到三季度末累计仅增长7.4%,这期间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了持续上升。
未来中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能否继续保持低不良率,关键是看中国的经济发展,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基本保障。如果经济增长乏力低迷,继续下行,那么银行贷款的不良率还会持续上升。如果经济增长止跌回升,出现上行,那么银行贷款的不良率就会出现向好走势。
中国已经确定,到2020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每年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7.5%左右。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正在进行转型,经济结构正在调整,未来的发展会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注重人们的消费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经济的基本面正在趋好,已出现恢复性增长。10月末与2011年同期相比,GDP增长7.7%,工业生产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出口增长11.6%,居民消费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0.7%,环比增长1.94%,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临界点之上。经济增长的这种变化对银行贷款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不良贷款率的控制和压降奠定了基础,也使我们对保持优良的贷款质量更加充满信心。
但经济变化与银行贷款质量的变化有一个滞后期,经济出现下行不会立刻反映出贷款不良率的变化。同样当经济开始出现向好的趋向时,也不会立刻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下来,也有一个滞后期。况且目前所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仍不容乐观,全球经济仍然低迷,尚无复苏迹象,欧债危机仍在继续,贸易保护主义愈加盛行,局部的地区冲突还在进行等等。加上国内一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尚在解决之中,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在威胁着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导致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主要潜在风险并未消除。10月末,银行的逾期贷款还在增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仍下降2.8%,一些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已出现半停工的现象,出口企业较为密集、民间借贷较为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违约风险隐患仍在不断显现,且有向其他地区扩散之势等等。此外还不时发生个别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突发事件。这些因素都有可能触发新的不良贷款,银行防控贷款劣变的压力仍很大。预计年末不良贷款可能还将延续前几个季度的情况,一些风险贷款还会暴露出来。2013年银行的不良贷款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尚难确定。如果经济持续回升,银行的不良贷款至少要到2013年的上半年才有可能见底趋稳,但不良贷款率仍会控制在1%之内。
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是关键
从总体上讲,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优劣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银行自身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对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好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或减小经济发展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就是在目前经济增长放缓、下行的情况下,也不是所有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都受到同样的影响或冲击。尽管银行控制信贷资产质量的压力都在加大,且在部分行业、部分地区、部分银行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对一些风险偏好相对谨慎的银行,其贷款劣变的压力相对还比较小,有的银行不良贷款不仅没有增加,甚至还在继续下降。
从2012年三季度披露的信息来看,一些中小型银行不良贷款增长情况更值得关注。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幅度最大,从二季度的1.57%上升到1.65%;城商行从0.82%上升到0.85%;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从0.65%上升到0.70%。从已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看,尽管不良率指标还是比较低,都优于银行业平均的0.95%,但今年前9个月的不良贷款余额全都增加,有两家新增不良贷款已占其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33%以上,除一家外其余的也都超过了两位数。
从银行内部不同分支机构的情况来看,一些不良贷款增加较多的银行,也不是其所有的分支机构都普遍上升,其中大部分的分支机构不良贷款并没有增加,有些还是下降的,只有少数分支机构的不良贷款上升较多,使得整个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反过来,在一些不良贷款没增加甚至下降的银行,也不都是所有分支机构的不良贷款都是下降的,其中也有少数分支机构的不良贷款是增加的。
这里既有分支机构所在区域的市场特点因素,又与该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有关。面对同样的市场环境、同样的风险因素,不同的分支机构会有不同的风险识别,不同的风险防范措施,也会有不同的风险暴露结果。如在不良贷款上升比较集中的长三角地区,也不是所有银行的分支机构不良贷款都是增加的,更不是所有的贷款都劣变为不良了,而且其中大部分机构的不良贷款还是下降的。一些不良贷款上升较多的银行分支机构,大都是近年贷款业务增速较快、风险管理又相对较弱的机构。这说明不良贷款上升有客观的外部原因,也有很重要的内部主观因素。
首先,在新劣变的不良贷款中,主要是集中在受经济下行和外需影响较大的一些行业或领域,如钢铁、有色、水泥、航运、光伏、造船、纺织等行业出现了行业性的亏损,停产半停产的企业面较大。随着这些行业性风险的加大,银行在这些行业的贷款也在不断地劣变为不良贷款。在这些行业或领域贷款投放较多的一些银行,就会出现较大的风险压力。由于这些行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敏感,其行业性风险一直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点。但在经济上行时期,这些行业的融资收益相对较高,有些银行就表现得较为激进,把大量的贷款投向这些行业。当经济出现下行时,这些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贷款投放较多、占比较大的银行,其不良贷款也会增加多一些。
其次,小微企业、个人贷款是银行信贷的一片蓝海,近几年增长较快。但在业务的发展中,一些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了追求短期业绩,放松了风险管理,随着经济发展增速放缓,这一板块的贷款劣变也较集中。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劣变的贷款主要是涉及虚假交易、挪用贷款、盲目投资而造成的,真正用于生产经营而劣变的并不多。其中较突出地反映在钢材贸易融资中,一些借款人以购买钢材为名,实际把贷款挪用搞民间借贷、投资房地产、商品期货等高风险领域,有的甚至不惜通过亏本销售钢材、做大销售额骗套银行资金用于投机,试图通过投机收益来贴补钢材交易的亏损,后因投资失败或资金链断裂导致贷款劣变。
第三,有的银行过度强调担保,在一些分支机构就形成了典当文化,只要有保证、有押品就发放贷款,忽视对借款人第一还贷来源的分析,也不按照规定对担保人、对押品进行现场调查或评估,完全依靠企业提供资料进行风险管理。部分企业为了能从银行获取融资,就采取相互担保、联户担保、关联担保等,形成庞大而脆弱的融资担保圈,导致企业隐性债务增加,银行潜在风险敞口扩大。即使借款人自身及其交易对手经营正常,由于对外提供担保数额较大,被担保人一旦出现问题,担保人就有可能因履行相应担保责任而导致资金链紧张。原本可用来给融资企业增信,给融资风险起缓释作用的责任保证,实际成为增大企业风险敞口和银行融资潜在风险压力因素,并在局部区域引发了一系列的违约风险,使银行的不良贷款快速增加。
第四,有些银行分支机构对客户的调查不全面、不深入,贷后管理不到位,甚至对回笼的货款也不及时扣收,造成银行与借款人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对一些企业为获得高额盈利而参与民间借贷或从民间融资的情况不了解、不掌握,市场资金稍有波动,脆弱的资金链中断,对外借贷或投资未能如期收回,就无法偿还银行贷款。
最后,少数银行分支机构为了做大规模,表现业绩,过度营销,不顾企业的实际需求,给企业人为增大贷款数额或加长贷款期限。如有些企业没有实际的资金需求,银行主动要求企业增加贷款,企业就会把所融到资金挪用到一些高风险领域;有些企业实际经营所需资金周期仅为三个月,但是银行出于种种考虑,将放款期限定为半年乃至一年,企业为覆盖贷款利息,只有冒险投资。最终投资失败,无法偿还贷款,形成不良。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是导致不良贷款上升的主因。
银行要加大防范不良贷款的力度
这次经济增速减缓也是对银行贷款质量的一次很难得的真实压力测试,基本上反映了每家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状况。银行虽无力改变经济的走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银行也不是无所作为,无能为力。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的关键就是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提高防范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在经济上行时能把控住市场机会,成为市场的引领者;在经济下行时,成为风险防控的优胜者,即使整个市场发生大的灾难性危机,银行不良贷款集中爆发,仍能在同业中保持良好状态,这对每家银行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只要练好内功,就可以应对挑战,就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稳健的风险偏好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贷款是银行经营的手段,目的是要获得利润,贷款是高风险业务,贷款多了,银行承担的潜在风险就大。中国现行的投融资体制,使得银行的信贷资产总量很大、占比很高。因此要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的占比,这是稳健经营最主要的内容,也是防范信贷风险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信贷业务中,稳健经营主要体现在循序渐进,不搞突击,短期内不宜增长过快,更不宜把贷款增加多少列入对分支机构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指标。
要严格控制贷款的集中度。对一个行业或领域,对一家企业的融资不宜过多,过于集中。否则就容易出现集中度风险,引发大量不良贷款,对银行产生较大不利影响。银行要设置行业融资限额,防范行业性集中度风险。即使是那些被认为风险较小的行业或领域也要有限额管理,不能把贷款过多投向少数某几个领域。实行行业信贷限额控制,就是要在行业内好中选优,要及早退出风险相对大、收益相对小的融资业务。行业融资限额就是对一个行业的融资占本行全部融资的比例。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是整个经济运行的组成部分,都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都会有风险。尤其是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固定资本占比高,且具有极强专用性的基础材料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调整的成本较大。当然对每个行业的限额不是平均设定的,而是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自身的风险偏好来确定。每家银行的风险偏好不同、发展战略不同,在限额的确定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但限额管理是防范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每家银行都必须要充分运用。
要强调信贷文化,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风险识别能力,这是银行风险管理基础的基础。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要通过各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使每个从事信贷业务的员工都能切实领会信贷文化的本质,懂得借款人借款的真实用途和第一还贷来源对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性。要让每个员工真正掌握风险识别的要领,知道怎样全面了解借款人的经营情况,知道怎样准确识别虚假订单、虚假合同、虚假交易套取银行贷款这类风险,并能熟练运用各种覆盖、缓释风险的技术和方法。
要改进和完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适度上收贷款的审批权,把贷款的营销与审批进行分离,约束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要从机制上来避免分支机构不顾潜在风险,过度强调业务的增长,过度激励贷款业务发展,过度追求短期业绩的行为。还要通过信贷业务的后评价机制来杜绝分支机构发放没有实际用途或真实交易背景的贷款,严格限制过度依赖抵押品来偿还的贷款、过度依赖第三方保证的贷款、过度依赖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等。
要严格担保贷款的管理,确保贷款安全。目前融资担保的风险仍有不断增大趋势,银行要加强对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操作规程,对不同的担保方式要有不同的风险管理要求。要严格规范关联担保,对关联担保要纳入担保企业的授信,同时要按信用贷款方式进行管理,严格控制通过关联交易放大信用敞口的做法。对企业间的相互担保,坚决不予支持,要注重实质性风险防控,不搞形式担保。对联保方式的贷款也要慎用,要严格限定在小额融资范围内,并对每个联保体要有严格的额度限制,对联保体要逐一严格调查其每个成员最大的风险承受能力,要严格限制联保贷款的用途,不能简单化,也不能随意扩大限额,以确保银行融资风险缓释措施可靠、有效。同时为更有效地防范担保问题演化成金融系统性风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会计准则,按照谨慎性原则,从严规范企业对外担保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并根据担保的性质、类型、形式建立工商业企业对外担保的分类核算体系。并要求企业将对外担保和被担保情况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一并提供给贷款银行。建议扩大征信系统登记范围,将银行借贷、信托投资、民间借贷等发生的担保均纳入征信系统,当贷款主合同金额、质量、期限等发生变化时,相关担保从合同的征信信息应随之调整。同时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担保的征信管理,规范民间借贷担保登记和征信管理。建议监管部门对保证贷款建立专项统计制度,并定期公布相关数据,为制订监管政策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系中国工商业银行首席风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