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重生的契机

2012-12-31杨妙

科技资讯 2012年34期

摘 要:文化馆是我国社会主义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构成相当一部分,并且是每一个地方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辅导中心,对文化发展有至关十分主要的作用。伴随着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的相关政策出台,文化馆的免费开放稳步推进,这势必会给自已带来重生的契机,我就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中的一些重生契机进行研究与阐述,从而使得抛砖引玉。

关键词:文化馆 免费开放 重生的契机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22-01

今年一月,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今年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为此,国家每年将拿出18亿补贴这些场馆。消息一出,媒体纷纷评议,欢呼雀跃,认为这无疑是继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文化惠民的又一大手笔,是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飞跃。文化人也纷纷响应,认为这无疑是文化发展的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免费将为文化场馆带来新的人流和发展空间,促使文化场馆得到新的生机。

对于文化馆的舞蹈、美术培训班的免费开放,毋庸置疑如大家所言,会带给广大人民群众实惠,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的巨大成果。免费开放的举措,无疑降低了这些培训班的门槛,打掉了以前横亘在人们面前的许多壁垒,对社会民众敞开了文明的大门。不难想象,当这些培训班正式免费开放的时候,也会如当年博物馆免费开放时一样,引起广大艺术者的兴趣和爱好。

然而,对于文化馆的免费开放,究竟能给人民群众带来何种好处,是否能真正实现免费开放的最终目的,却不禁让人心生疑虑。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文化馆免费开放是否真的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何以故?文化馆究竟是干什么的,在大多数的老百姓眼里一直就是个谜,很多人甚至于根本就不知道这样一个文化服务场所的存在。据报道,前些年北京市文化局曾经委托一家咨询公司做过北京市民对文化馆认知度的抽样调查,其结果是除了当时的朝阳区文化馆,其他文化馆的认知率均不足5%。

如何才能改变文化馆在民众心中的形象,让文化馆亲近老百姓,成为百姓的乐园,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让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不成为一句空话,让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不白白的打了水漂。我认为,只有从文化馆自身建设抓起,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群众获取文化信息、交流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权利的公共文化空间,才能实现我们的目的。

因此,文化馆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首先,应该改变文化馆的工作模式。以往的文化馆是我国群众文化体系的一环,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主要表现为群众文化活动,甚至形成了以活动代工作的模式。文化馆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着大大小小的政府工作、政治任务展开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虽然表面上也是红红火火,但是却偏离了群众文化的本意,导致真正的群众文化往往被各种政府任务所替代,以至本末倒置,副业冲击了主业。因此,今天要做的,就是要明确真正的服务对象,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群众营造舒适、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馆的第一要务。

其次,要保证免费开放的时间就是人们最最方便活动的时间。以往我们的文化活动总是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以我为主,对于群众是否方便、是否愿意参加不闻不问。主要表现为: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休息我休息;我让你啥时来你就啥时来,我让你做什么活动,你就参加什么活动……等等,不去关心人们想做什么、愿意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于是,当群众想要活动的时候,文化馆却大门紧闭,当人们想要唱歌跳舞的时候,你却让人去做团体操,当大家需要安静时,你的大秧歌锣鼓喧天,喧闹不息,最终的结果是只图自己方便而把大多数人拒之门外。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其开门活动的时间,一定是随着大多数人的时间,方便大家来参加,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免费开放的价值,由此也才能体现出文化馆是否具有真正的服务意识。

第三,常态化运营是关键。应该努力摈弃原来活动化、动态化、随机化的工作方式,认真研究文化馆应该并且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内容有哪些,让文化馆的开放时间常态化、让文化馆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常态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化馆能够做些什么样的事情,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从而达到让民众随时都能够进到文化馆中来,随时都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文化活动。同时,常态化还应该贯穿于文化馆运营的所有环节,不能因为种种名目众多的临时性任务而随意调动文化馆的活动资源,让满怀热情的民众高兴而来,失意而归。就商家而言,这是信誉,就文化馆而言,这是责任。

第四,建立基本服务品牌,让基本文化服务真正惠泽民众。文化馆免费开放的主要内容是给群众提供基本服务场所和基本文化服务。很多地方的做法和浙江宁波一样,群众文化就做“群星”服务品牌,如容县建立了“明日之星舞台”、“明日之星展览”等系列明日之星服务项目分类,各分类项下面又拓展、策划了许多具体的个性化服务项目。这些“群星”项目推行的是服务数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服务项目、服务部门、服务方式、服务预约、服务联络等都相对明确,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为此还专门编制了一本《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工作手册》,以期“群星”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能基本规范地服务于群众。宁波、湖南等地的实践证明,建立基本服务品牌,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服务能有效供给,使免费开放服务项目不断规范化、品牌化、常态化,这一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第五,全面提升群众精神素质。伴随着这些年以来社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提升,群众对自已本身的文化素养要求也更加高,对于这种实际状况,文化馆一定充实增强人才战略对策,准时开创培训班,积极发现人才并努力挖掘其潜力,经过开展培训班,提升群众的总结文化素质,满足社会发展必要,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各式各样文化可以以点带面,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利于促进本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有序开展,牢固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势,促进社会发展。

因此,就文化馆而言,免费开放是挑战更是机遇,能否抓住这一机遇,重新树立文化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是摆在文化馆面前的重要任务和难题。只有抓住并利用这一机遇。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处理方式,继续提升文化馆的管理方面的水平和有关服务意识,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有关服务领域,充实发挥文化馆的宣传教育职能,将更利于推进文化馆免费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成明.浅谈文化馆怎么样实现公益性文化有关服务功能[J].大众文艺,2010(16).

[2]吴广.谈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有关服务体系中的位置[J].青年文学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