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院校掌控式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2012-12-31季成标姜苏容

科技资讯 2012年34期

摘 要: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在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学生教育管理者可以大胆探索、积极总结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笔者从中高职学生管理实际出发,研究探讨了中高职院校掌控式学生管理模式,力求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影响学生管理的因素,提炼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核心要素,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安全、高效运作中高职学生掌控式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教育管理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管理成效,为教育的“三个一切”、“四个面向”服务。

关键词:中高职 学生管理 掌控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04-02

建国君民,教育为先。说文解字云:“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者,用良好的道德与学识教诲弟子,使之不断完善的工作者。笔者在近20年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研究摸索总结出中高职学生管理手掌式掌控管理模式,力求通过总结学生管理工作核心要素,发挥核心力量,安全、高效运作中高职学生掌控式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合力作用,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为教育的“三个一切”、“四个面向”服务。

1 一个手心。掌控式学生管理模式重点在手掌

一个手心不是单纯的一个肉心,而是“爱心”、“信心”、“恒心”三心为一体的复合式手心。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充满浓厚的爱心,将学生比之于自己的兄妹、子女。如果教育者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那么他(她)对学生的错误会觉得难以忍受,对学生的失败会觉得缺乏信心,对学生的前途也会漠然视之。爱的繁体字“愛”告诉我们,凡是爱,都是有一颗温暖的久远的心,对学生充满关心,充满爱意,始终赋予被施教者以温暖,这才是一颗爱的心。地震中,谭千秋将双手展开护住自己的学生希望学生不受伤害,这是爱;车祸时,张丽莉推开学生自己受伤希望学生得以生存,这是爱……大师精诚,大爱无疆。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三心一体的复合式掌心便缺少了擎天柱,缺少了脊梁。

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必然对学生有着坚忍不拔的信心。他坚信他(她)的学生都是能够在社会上发出光与热的,是能够为社会或他人做出贡献的。即使面对再反复多变、顽固不化的学生,他(她)依旧坚信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而化更多的心思思维学生的个性,挖掘他的光芒,关心他的思想,跟上他的脉动,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恩威并施的教育学生。

对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必然对学生有着难以想象的恒心。他可能会为学生的一时成功而欢欣鼓舞,也可能为学生的一时迷误而颦眉叹息。面对着学生的刚强粗暴,愚智不分,他绝不会因此而一蹶不振从此便放任自流。就像网络点击超过百万的曾经的黑社会青年现在的义工,一个曾经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胡斌的母亲,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对已经混迹在社会边缘的儿子声言放弃,就像一位母亲坚信已经犯了错的落魄颠沛的儿子终有一天会东山再起:“太阳总有一天会照到他的身上的。”

2 一个手背

手心的对面是手背。手心手背共处于手这个统一体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手心手背都是肉。手背为我们挡风挡雨挡强光。手心手背都是肉。手背告诉我们一个教育管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一视同仁,普通一等”。大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大医学家孙思邈也提出了“普同一等”的要求,在大医精诚一书中详尽的论述了医生的职业道德。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的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都是值得推崇的。用公平心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对管理者而言至关重要。不管长幼美丑、高低贵贱、贫穷富贵、智慧愚笨,羌胡夷狄,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普同一等,就像太阳的光芒,无私地洒遍每一个角落。

3 五个手指。控制抓捏的功夫离不了五个手指的协调配合

大拇指—— 学生教育工作者。火车跑得快,全靠机头带。学校的党政领导首先要对学生管理工作极端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强对班主任、辅导员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培养,恪守职业规范,提高职业技能,开拓教育视野,加强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着重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正人先正己,领导干部与班主任及辅导员老师应该借助学生工作这一弥足珍贵的舞台,系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管理思想的结晶,既目光远大、胸怀广阔,又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提升自己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自觉性,在平凡又崇高的岗位上实践大写的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食指—— 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所有学校尤其是中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进步力量。由于思维、智力、年龄、情趣与普通学生相仿,他们的标杆示范作用在同龄人中一直以来就引人注目。对学生干部的进一步培养提高,既彰显了学生干部的先锋表率作用,又提供了学生干部继续发展的平台。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的同时,应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特征,如不屈不挠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勇气,推己及人的思想,助人为乐的品行,砥砺以学的品质、心系天下的胸怀,尤其提倡克己复礼、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中指—— 道德教育。学生教育的重点在文化技能教育,更在道德品德教育。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在《论语·学而篇》中明确指出: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遵循先圣的教育,把忽视品德培养只重理论学习总结为“长浮夸,成何人”。中华传统,千年不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串习,增长知识是其次,首要意义在于修善止恶。管理者可视学生基础、兴趣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不在多,在精要,在效果。在中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着重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内涵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规范,着重培养学生“不为私利、不图己功”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恕品格;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优秀传统的理论学习,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中华传统根源性的读物的学习,如三玄(《德道经》、《庄子》、《易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的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夯实诚意、正心、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思想意识,自觉升腾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宏伟抱负。

无名指——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彰显。一个成熟有魅力的校园,不仅在于大师,也不仅在于大楼。对于知识、技能较为突出的中高职院校而言,培养学生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身心素养为一体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而职业素养的培养仅仅依靠书本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依据中高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管理的分解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创新地开展学生专题教育系列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启迪心灵、激扬青春,关爱生命,放飞梦想。

小指—— 常规管理。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常规管理。对于学生素质相对更需提高的中高职院校而言,常规工作更加应该常抓不放。对中职院校而言,更需要力度、广度、深度的进一步加强。在常规管理中,尽量做出新点,做出亮点。在常规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要充分考虑到个性特征,工作要做心、做新、做细、做小、做及时、做科学,将心理教育、家校教育结合起来,将学校与社区的教育、学校与企业教育结合起来。

4 蹼间区域利用

伸直手指,张开手掌,指与指之间的蹼间区域要有效利用。如科技创新与实践、职业规划指导与实践、学生意见领袖的管理、特困学生的关怀、心理特困生的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5 收与放得调控

一只手,伸开是掌,握住是拳。在掌控式学生模式管理中,要知道轻重缓急与松紧握放。一般来讲,重点任务、重点人物、重点事件要重点管理,要抓紧;一般任务、一般人物、一般事件则一般处理,该收则收,能放便放,只有如此,学生管理工作才能不沦为事务性的泥潭,学生管理工作也才有思考、提升的空间。

另外,手指与手指的配合也相当重要。拿捏用大拇指与食指,攥紧用五指与手掌。根据学生管理的特定要求,管理者适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定指掌的取舍配合,创造收控自如、掌控有度的学生管理良好局面。

学生教育管理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所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是担负着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与学生利益的实践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工程的承担者。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教育工作者应该拿出对学生、对家长、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精神,勇于探索教育管理新模式,提高管理实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至上的称号。

参考文献

[1]季成标.高校班主任核心工作艺术浅论[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

[2]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1.

[3]钟仕伦,李天道.高校美育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

[4]姜苏容.教育之美,美在和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