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初探
2012-12-31陆立新
摘 要:《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工程语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读阅和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采取一些方法,着重在学生读图习惯的形成,空间想像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训,课程的教学组织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读图能力 读图习惯 空间想像力 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TH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03-01
近年来,随着二代独生子女跨入大学校门,高校招生的生源在逐年减少,处于高招低端的高职高专的生源的质量严重的下滑,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学校把一些理工科专业改成文、理兼招,导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校新生在学习《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时普遍感到比较吃力,严重影响新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信心,作为一名从事《机械制图》教学的老师,针对这些新的变化,对《机械制图》教学积极进行了一些探索。
1 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机械制图》是一门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并发展起来的专门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她自身的科学系统和内容。《机械制图》运用正投影原理,利用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平面图形描述机件的立体形状、结构,读图能力是《机械制图》学习的一个关键,在教学的安排上,一般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从简单到复杂这一过程。首先,进行正投影原理的介绍,三视图形成及对应关系的学习;其次,对一些简单立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进行投影作图;然后,切割体作用,对一些简单几何体切割后的形体投影,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使用;最后,进行组合体的投影作用,完成对三视图看图能力的培养,学生训练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已有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或补全三视图中遗漏的图线,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1.1 根据学生在座谈会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普遍存在
(1)看图不习惯,特别俯视图和左视图体现的方法感到不习惯,别扭。
(2)空间想像力不足,老师讲,听得懂,自己看,看不懂。
(3)作业量大,无法及时完成。
1.2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差。
(2)作业相互抄袭情况比较严重。
(3)学生极少参与课后答疑。
2 教学实践的探索和解决的办法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现实情况,我们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2.1 尽快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学生对于平面图形,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就是上下和左右关系,而三视图中的三个视图只有主视图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为了强化学生对俯视图中的左右和前后、左视图中前后上下的方位关系和尺寸上的对应关系的认识,从学生的潜意识强化学生对“长对正,高平齐和宽相等”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看图时用尺把对应部分对一下,用分规把左视图和俯视图中“宽相等”量一下,用行动来强化自己的认知,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2.2 空间想像力的提高
空间想像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大脑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后天的培训可以获得较大的提高,高职高专的学生大多数来源于农村,许多空间结构来源于平常生活,而《机械制图》上立体结构主要来源于工业产品,平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很少,想像起来比较困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看、多想,将一些教学模型发给学生回去多看,从不同的方向看,并画出它的投影视图,以提高对正投影原理的理解和空间想象力,效果比较明显。
2.3 思维能力的培训
读图能力本身就是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老师讲,听得懂,自己看,看不懂”的现象,对学生进行一些思维的训练,我们读图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的,比如说:在读组合体的视图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采取的步骤:(1)形体分析;(2)分投影对线框;(3)想像出各组合体的形状;(4)综合构成整个形体。
通过这些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形成一定的定式思维,在想像各部分的形状时,可以根据简单几何体的投影规律,产生一些定式思维,如:同一形体的投影,是矩形和矩形的组合,则形体可能为长方体,若投影组合是圆和矩形的组合,则形体可能为圆柱,若投影组合是圆和三角形或梯形,则形体首先应考虑是圆锥或圆台。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慢慢地掌握读图的技巧。
2.4 加强教学环节组织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习惯,是比较难于改变的,要想让高职高专的学生在上课时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太现实,利用“行动体系”的教学代替“知识体系”的教学,加强学生的行动力,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具体的办法就是“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动起手来,参与到教学的环节中,使自己的思维得到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根据学生学业程度不同,作业可以分为基本、提高及思考三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相应的作业,在批改作业时,适当增加面批,切实了解学生作业的思考方法和步骤,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的效果。
3 实践的结果和收获
通过上述的办法的实践,逐步在机械类和近机类的学生中进行了推广,学生对课程减少了畏惧心理,开始自己动脑筋,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歩骤进行尝试,逐步建立了自信心,作业也能独立完成了,对课程也开始感兴趣。
4 结语
《机械制图》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而学好课程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的能力提高也是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加以训练:读图习惯的养成;空间想像力的训练以及思维的训练。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相关专业知识,也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耐心、细心的性格,以及细致、慎密的思维,为以后的工作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罗波.《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浅析[J].专业教学研究,2005(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