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导向的知识产权运用战略探讨

2012-12-31陈洁方立农孙丽丹王羚钰

科技资讯 2012年34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产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知识产权运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导向的知识产权运用战略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知识产权 运用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71-02

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和商业权利[1],知识产权因为能够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所以现已成为企业的竞争焦点。许多企业纷纷利用知识产权来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抓紧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逐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

1 知识产权产出现状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迅速增强,在知识产权优势地区的带动作用下,近年来,全国各省区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都稳步提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取得长足进展,见表1。截至今年7月16日,我国已累计授权了100万件发明专利,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历时最短的国家。

目前我国拥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以及广东沿海地区,尽管数量比例不高,但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以江苏为例,从2008年到2011年,江苏省专利授权量年年位居第一,2011年江苏省专利授权量为348381件,占国内专利授权量的39.4%。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江苏省专利授权量为214420件,同比增长45.78%,见表2。

2 知识产权运用存在的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经典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实践表明,对于一国经济来说,未来最重要的将不再是生产规模,而是赢利能力。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一次重要的学习讲话中强调加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政策措施,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为应对WTO挑战,提升我国产业发展竞争力,“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应运而生,并取得重要进展。我国专利申请总量10年增长了8倍,一跃成为世界专利大国。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该清醒的认识到不仅仅要拥有专利,更重要的是把它变为生产力,创造更大的价值,方方面面涉及到知识产权的运用环节。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运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知识产权的数量指标往往代表单位或者个人的科研实力,这种导向让他们关注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一味盲目地申报各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往往不高。从总体上看我国既不是世界知识创新大国也不是世界技术创新大国。其次,许多单位把承担科技计划项目视为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来源,但是目前专利申请数量往往小于科技成果数量,这些问题将一定范围内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制约产业化发展。再次,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员,对知识产权信息的运用不足。知识产权信息往往成为收藏品,而不是产业化或者商业化后的资本。

3 创新导向的知识产权运用战略

文章[2]通过系统分析三星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归纳对中国企业有价值的战略启示,更好地指导我国企业实施有效地知识产权发展战略。韩国三星通过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人才战略,迅速成长为拥有世界一流品牌的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三星的成功经验对于同样是迟来者的中国企业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文章[3]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可借鉴经验。随着世界性的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背景下,如何借鉴、吸取有益的先进经验,如何正确地制定和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第一,加强对知识产权运用战略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工作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尤其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有效推进专利产业化。

第二,加强对于专利运用工作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方式包括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科技项目、对于产业化突出的专利或者项目给予奖励、设立产学研专项资金等,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合作,多方协调,共同推进专利的运用工作。

第三,知识产权商业化。国家、企业和个人拥有的知识产权大部分成为无人过问的档案资料,没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财富的作用。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包括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转让许可、引进及战略储备等,主要是让知识产权参与到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去。

第四,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基地特别是专利产业化基地和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建设,规范商标管理特别是著名商标的管理,推进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中介服务水平,促进知识产权成果快速产业化。

4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和科技革命浪潮之中,人们最关注的将不是资本,而是知识。知识产权运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知识产权运用战略应在确保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全方位地予以开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王宪云,徐福缘.韩国三星的知识产权战略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1(3).

[3]陈美章,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J].知识产权,20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