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
2012-12-31史义存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发展中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将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对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煤矿 机电设备 管理 问题 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5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煤矿的生产能力的高低。但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 关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1.1 问题之一—— 机电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检修工作不到位
机电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检修工作不到位的主要表现是:一是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与工作人员认为对机电设备进行日常保养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增大日常的工作量,使得日常保养工作处于缺少状态,从而导致机电设备的故障频发;二是有些煤矿企业的管理层对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对机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落实不到位,这种状况不仅会增加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频率,而且会增加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
1.2 问题之二—— 机电设备的采购与保管工作存在问题
机电设备的采购与保管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一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急需的设备由于库存不足而造成停产或者正常生产受到影响;二是由于采购计划存在问题而导致机电设备采购过量,使得库存存在积压或者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等问题出现;三是很多煤矿企业的设备保管人员在机电设备入库之后或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对机电设备进行防锈、防尘或者防潮等保护,使得机电设备受到损坏或者侵蚀。
2 针对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研究
2.1 措施之一—— 采取措施强化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要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在煤矿企业中强化协同合作,即煤矿企业的管理层要对机电设备的挂性能与作用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机电专业与非机电专业的工作人员要相互理解与支持。
其次是要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即在煤矿企业内部建立安全隐患巡检制度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及隐患修整责任制度等,最终形成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责任系统,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做好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以及供电系统等机电设备的预防性检查工作,并采取措施强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是要要关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即采取措施有效调整煤矿生产与经营、生产与维修之间的矛盾,在有效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 措施之二—— 采取措施强化机电设备的成本管理
要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成本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采取措施降低机电设备的运行成本:一是要在配件原材料发放的过程中坚持不交旧不发、无计划不发、超耗不发的原则,在煤矿企业内部实行配件领用申报审批机制,煤矿各个部门根据自身部门机电设备使用的实际状况编制设备领用方案,由职能部门审核后上报到矿长审批,最后按照设备的储存计划进行分发;二是要采取措施激励矿井生产人员寻找修旧利废的激情,对于积极寻找机电设备维修方法与修旧利废的工作人员要给予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奖励。
其次是要采取措施提升机电设备的投资效益,即在机电设备投入使用之后要在矿井中实行四检制,比如职能部门人员责任制、机电设备使用保养维修制度以及日常维修保养制度等。同时要在月末对在机电设备检修人员的执勤状况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严厉的处理措施,对于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另外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机电设备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其中隐含事故隐患的零部件或者元件要及时地进行替换。
三是要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施行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度,即要将机电设备成本费用按照纵向分解的方式,将管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班组与个人的同时,按照横向分解的方式将成本管理的任务分解到煤矿的每一个部门,使得从个人到班组到部门都明确自身的成本管理任务。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指标与考核计划,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的完成状况与完成质量进行考核。
2.3 措施之三—— 采取措施强化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要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是要强化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即在机电设备使用之前要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与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符合安全生产的操作规范,并对基层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后再交付使用。在机电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安排技术人员与维修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并将检修结果上报。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对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数据记录,并严格执行设备包机制度与交接班制度,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其次是要强化设备运行前期的管理,即将机电设备购买、入库、建档建册、文字资料的保管,到设备的存放、拆除、使用、安装以及清点等全过程的资料准备与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与班组。同时要对进入工作场地的设备进行质量检验与调试,对其中设计、安装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要进行维修或者返厂生产的处理。对于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档案要妥善保存,其中包括的内容有质量检查、图纸资料数据以及调试验收报告等。
3 结语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要想强化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需要从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做起,以提升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是否安全与可靠为目标,以装备、管理以及培训为基本原则,充分运用经济与政策的手段,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最终达到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连.煤矿机电事故研究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21).
[2]申新庄,杨江锋.地方煤矿机电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州煤炭,2008(3).
[3]陈槐.浅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煤矿支护,2008(4).
[4]孙敏.浅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