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桃常见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012-12-31李灵芝

科技资讯 2012年34期

摘 要:核桃树病虫害的频繁发生,究其主要原因:气候变暖,农药的过量使用,生态平衡失调。如何有效地控制核桃病虫害的发生并将其危害降到最小,已经成为核桃树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

关键词:病虫害 防治 核桃

中图分类号: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43-01

我国是核桃的原产地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广泛,核桃营养价值高,是人体所需的一种营养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农民对核桃要栽培管理技术非常重视,尤其是病虫害对核桃树的产量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多雨年份,常造成多种病虫害猖獗流行,给核桃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1 核桃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出现早期落叶,甚至造成苗木死亡,发病在7~8月份。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形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却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

防治方法:(1)先清除病叶,并烧掉病枝,加强管理,增强树的抗病力。(2)发病初期喷施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

2 核桃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较嫩枝梢,会造成落叶、枯梢。感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近圆形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有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且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般,5~6月发病,7~8月为得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1)将清除的病叶、剪除的有病枝梢,深埋或烧毁。(2)在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喷施一次。

3 核桃炭疽病

核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叶、芽及嫩梢。果实受害,果皮上出现褐色到黑褐色病斑,中央下陷,有小黑点。病果腐烂或早落。叶上病斑不规则,严重时叶片枯黄早落。芽、嫩梢、叶柄、果柄感病后,出现暗褐色病斑,引起芽梢枯干,叶果脱落。

防治方法:(1)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2)生长季交替喷洒保护性杀菌剂:1∶2∶200倍波尔多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关键是幼果期喷药。(3)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4 核桃黑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嫩梢、果实。叶片爱害,先沿叶脉出现黑色小斑,逐渐扩大,外缘呈半透明状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有时叶柄亦出现病斑。幼果受害后,出现黑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周围呈水渍状晕圈,严重时,全果变黑腐烂,提早落果。老果受害只达外果皮。叶柄、嫩梢受害,产生黑褐色凹陷病斑,绕枝干一周后,造成村梢落叶。花序受害,花轴变黑、扭曲,导致花序枯萎脱落。

防治方法:(1)合理修剪清除病枝、病果并烧毁,减少初侵染源。(2)防治核桃举肢蛾、山核桃蚜虫等害虫,减少伤口和传播媒介。(3)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雌花开花前后和幼果期喷1∶0.5∶200的波尔多液或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课目500~800倍液UD3r+AujSqIZ0sdUIoODuQ==

5 核桃举肢蛾

俗称核桃黑或黑核桃,主要为害果实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公分深的土内可杂草石缝中越冬。幼虫在青果皮内蛀食多条隧道,并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变黑,为害早者干缩、早落;晚者种仁瘦瘪变黑。被害后30天内,可在果中剥出幼虫,有时一个果内有十几条幼虫。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6月下旬为化蛹,成虫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幼虫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为害,7月为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1)土壤解冻前清除树冠下部枯枝落叶和杂草,刮掉树干基部老皮,集中烧毁,并对土壤进行耕翻,可消灭部分越冬幼虫,减少翌年的虫口安度。(2)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成虫进入产卵前开始每隔10~15天喷1次10%的氯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15%吡虫啉3000~4000倍液。(3)7月上中旬幼虫脱果前,及时收埋落果,提前采收虫果。

6 云斑天牛

又叫铁炮虫,大天牛。主要为害枝干。受害树有的主枝和中心干死亡,有的整株死亡,是核桃的毁灭性害虫。被害部位皮层稍开裂,从虫孔排出大量煤屑。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份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

防治方法:(1)在6月上中旬成虫产卵前树干涂白,(用硫磺粉1份、石灰10份,水40份拌成浆)。(2)6~8月份成虫发生期,用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杀成虫。(3)成虫产卵期刮除树干上月牙形产卵槽中的虫卵和幼虫。(4)在幼虫为害期,发现排粪孔后,用细铁丝钩杀幼虫;用板球蘸乐果或敌敌畏10倍液塞入虫孔,并用湿土封严虫孔。

7 核桃小吉丁虫,又称串皮虫,是核桃的主要害虫之一

主要为害枝条。以幼虫蛀入枝干皮层,或螺旋形串圈为害。受害后枯梢,树冠变小,产量下降。幼树受害严重时,易形成小老树或整株死亡。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中越冬。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成虫产卵期,7月下旬至8月下旬幼虫为害盛期。

防治方法:(1)七八月份,发现幼虫蛀入的通气孔涂抹5~10倍的敌敌畏。(2)结合防治,在成虫产卵期和卵孵化期在树喷10%的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15%吡虫啉3000~4000倍液。

8 林撩尺蛾

又名小大头虫、吊死鬼。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叶片。1年发生1代,以蛹在田石缝或树下土壤中越冬。6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初期,6~8月份成虫发生期,成虫昼伏夜出。

防治方法:(1)6月上中贸易中旬幼虫为期,喷50%的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2)在6~8月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3)早秋或早春,结合整地,在树盘内人工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