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12-31徐海朋杨大鹏
徐海朋 杨大鹏
(1.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上海 200093;2.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淮南 安徽 232038)
1 前言
高校是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阵地,是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武术社团在武术传承中具有与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对高校武术社团研究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本研究在此背景下,以上海高校武术社团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当前上海武术社团的发展状况,同时,为上海市武术社团的科学化发展出谋划策。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查上海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上海19所大学的武术社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所查阅、搜集的资料大多为中国期刊网(CNKI)上的相关论文及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重点体育大学图书馆的典藏文献。同时,还参阅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体育文化学等方面的相关专著,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访谈,访谈分为专家访谈和对高校武术社团的社长进行访谈。其中对社长的访谈包括武术社团内部组织,社团活动内容,社团发展理念,社团发展的困境等相关内容。对专家的访谈包括武术社团的功能、特点、拳种,武术文化等方面。
2.2.3 实地考察法
以上海理工大学武术社团为基地,进行重点观察和考察,获取武术社团开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2.2.4 逻辑推理法
根据了解的第一手信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合理的推断。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的成就与不足
3.1.1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的成就
3.1.1.1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呈现出功能多样化特征
武术社团功能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武术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从而为其全面发展寻找到良好的手段。武术属于体育,但却高于体育,武术习练中所蕴含的那种“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内外合一”、“人社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得到更深刻的体验。其次,武术历来讲求以武会友的传统,加上当代的社团组织模式,自然可以成为大学生广泛交友和扩大人际交往的良好组织。同时,武术的观赏和习练也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再次,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武术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乃至培养终生体育的兴趣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武术社团功能的多样化吸引了具有各自需求的大学生的到来,使得武术社团具备了在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武术功能价值的多样化使得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呈现出功能多样化特征,从而可以多方位地满足大学生的广泛需求。同时,高校武术社团作为课外的学生组织,使得学生的课外锻炼被纳入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在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健康,为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全面发展方面奠定了基础。
3.1.1.2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内部组织基本健全
高校武术社团是由学生自己组建起来的学生团体组织,但是组织却具备比较完善的系统结构。从对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组织的调查中发现,武术社团都具备社长、副社长、组织部、人事部、外联部、训练部等相关的组织部门。并且不同的部门都具备不同的功能和职责,分工比较明确。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武术社团内部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其各自功能相对明确。
表1 上海理工大学武术社团组织机构及功能
一方面,健全的武术社团组织使得武术社团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同时提高了武术社团管理人员的热情,学生进行社团管理可以对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从而使得学生申请参与社团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社团的工作效率同时得到提高,因此,在扩大招生宣传力度,宣传和维护高校武术社团的形象,打造武术社团品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1.1.3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运作相对灵活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把所有喜欢中华武术的学生自发地组织在一起,他们不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约束,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开展训练和比赛等活动,培养了学生习练武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武术技术水平,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武术社团是学生的自发组织,为寻求组织的发展学生可以依据学生的拳种倾向,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可以依据学生的业余时间,准确地选择教学时间;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的安排比赛和训练计划。
同时,高校武术社团在经费筹集,师资配置等方面进行灵活安排。从对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了解的情况来看,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对入社学生收取会费的情况显示了较高的比例,可见,大部分武术社团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会费收入。但是,有的学校也通过商业表演;举办活动,获取赞助业余教学等方法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可见社团的经费收入也会比较灵活。武术社团的市场收入对于社团的发展极具昭示作用,可以为武术社团的经费来源找到合理突破口。同时,武术社团的师资配置也可以灵活进行。一方面,武术社团可以依据武术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师资。另一方面,武术社团也可以通过聘请体育部武术教师,外聘武术教练,建立社团自己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法来获取武术师资。
3.1.2 当前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存在的不足
3.1.2.1 武术社团组织管理不完善
高校武术社团属于学生的自发组织,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等来对社团进行管理和运作,使得武术社团的管理很不完善。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学习方面,进行社团的管理会牵扯到学生很大的精力,因此,学生对于社团的管理并未全身心的投入进来。二是参与社团的学生灵活性很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原因多由于刚刚进入大学时的一种新鲜感和从众现象。随着大学生活的展开,由于学习生活的多方面因素,有很多学生不能完全按时参加社团进行的教学、训练和比赛等活动,而社团由于受到学生社员数量的限制不能严格的执行社团规章制度,造成了武术社团不能对社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三是由于指导教师费用,招生广告费用,组织活动等社团的各方面运作经费的影响,使得社团的组织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为能保障经费满足社团的正常运作,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大多采用收取会费的方法,来满足社团运作对经费的需求。但是由于学生的消费能力,学校规章制度限制等因素,使得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经费来源数量有限。这也是制约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的重要因素。
3.1.2.2 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
高校武术社团在继承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发展理念,使得高校武术社团始终处于维持状态,无法建立武术社团品牌效应,实现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多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内部,无论是社员的招收,教学训练的安排,还是比赛演示活动的开展等多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内部。其次,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缺乏科学的发展理念,没有形成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发展的长效机制。多数学校的武术社团虽然都有自己的宗旨、章程、规章制度等内容,但是却多停留在空泛的文字上面,并没有对社团的相关宗旨内容作广泛的实践尝试。大多数学校都是每年新学期进行新会员招新活动,然后进行教学训练。等老会员离开社团,大一新会员又不断加入。始终在高校内部的进行新陈代谢,形成自己自足的循环系统,缺乏实现社团做强、做大的发展理念。
3.1.2.3 高校管理部门尚未对武术社团加大扶植力度
虽然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武术有其独特的运动魅力和良好的健身效果。但是在当前西方文化为主流的校园里,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给武术社团的发展带来了压力。比如在武术技击,武术表演等方面,很多大学生更倾向于空手道、跆拳道等搏击速成类体育项目。在张扬、奔放、展示个性方面,更多学生倾向于啦啦操、健美操、舞蹈等社团组织。在挑战自我、战胜困难方面许多学生又倾向于登山、极限运动等社团组织。为实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高校管理部门也鼓励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组织。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其他社团组织,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3.1.2.4 高校武术社团活动内容有待改进
高校武术社团的活动内容是维系武术社团正常运作的有效载体,对武术社团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上海高校武术社团开展的武术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满足了具有不同武术需求的学生的要求。但是,在武术讲座,武术比赛,武术交流活动,武术论坛等方面开展的还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在运用网络多媒体方面,上海高校武术社团明显欠缺,通过调查发现,上海理工大学武术社团有其独立的网站可以及时的传递武术社团的相关信息,也是武术社团与社会沟通的一个窗口。
由于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上海部分高校的武术社团开展内容出现了诸如跆拳道、空手道等非武术项目。这种打着武术社团旗号,而开展非武术活动的现象严重的违反了武术社团开展的宗旨和精神。因此,武术社团的开展应当从根本上杜绝“非武术”内容开展的现象,彻底贯彻和落实武术社团成立和开展的宗旨,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找到合理的社团组织形式。
3.2 上海高校武术社团对策研究
3.2.1 建立健全高校武术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
本研究认为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只是指社团内部的结构体系,同时还包括社团组织体系结构的各自功能,相互关系等。同样,建立健全上海高校武术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也不单指建立社团的相关部门机构,同样应当规定其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武术社团常见的组织机构都包括社长,副社长,策划部,活动部,训练部,财务部等各部门机构。当前,建立健全高校武术社团的组织管理体系具体指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社团宗旨,确定社团管理目标。社团的发展宗旨是武术社团长期开展和获取发展的指向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社团宗旨也是一样只有确立了社团宗旨,社团开展的活动才有方向和动力。同时,也应当在社团宗旨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多种有效的武术实践形式。另外,社团的管理目标也应当围绕武术社团的宗旨来进行开展,比如学期计划、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经费来源等等一系列规划都应当围绕社团宗旨来进行。
(2)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好的管理队伍对于高校的武术社团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试想一批对武术不感兴趣,工作不努力,人云亦云的管理层又如何把控武术社团的发展方向呢。因此,社团的章程、规章制度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梯队的选拔制度,招收一批具备武术功底,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社团管理骨干。
3.2.2 创建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指社团成员不断进步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力逐渐加强的发展模式。高校武术社团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为摆脱那种安于现状的,没有明确发展理念的社团发展模式所进行的创新和改革。本课题研究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从经费获取,明星体育社团建立,与外围社区、居委的联合关系所提出的创新办法。
图1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构架
3.2.3 加大高校管理部门对武术社团的扶植力度
高校是武术社团发展的土壤,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高校体育部门的支持力度,社团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对高校武术社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首先,包括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长,体育部主任等学校领导的重视对于武术社团的成立,时间场地,经费保障等都具有重要的扶植作用。比如武术教师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要得力于体育部门的支持,而高素质的武术教师的权利指导即会培养出高水平的武术社员,同时又会调动武术社员的积极性。其次,高校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予武术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从而可以鼓舞武术社团管理层的活动热情,使得武术活动的开展更加流畅,摆脱由于经费带来的活动困难。
3.2.4 完善高校武术社团的活动内容
完善高校武术社团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丰富武术教学内容,创新武术训练方法,增加武术文化系列讲座,创造武术表演比赛机会等各项内容。当前,上海市不同的高校武术社团对于武术内容的选择都相对具有侧重性,并没有开展多拳种的武术内容,在这方面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应当积极寻找引进不同拳种的武术师资,增加武术教学内容。在训练方法方面,高校武术社团也应当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趣味性强的,不同种类的训练方法来避免武术社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枯燥现象。武术文化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系列讲座的开展将可以使武术道德、武术信仰、武术精神等武术文化落到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武术的博大精深。还有,武术比赛、武术表演等武术活动可以提高武术的知名度,扩大武术社团的影响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开展大大地推动了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学生武术水平,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大学生的运动价值取向由单一的强身健体向娱乐、交往、竞技等综合方向的转化,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组织管理、运作机制,高校扶植力度,活动内容等诸多方面急需得到加强和改善。
4.2 建议
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应当加强武术社团的组织管理,创建上海市高校武术独特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加大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力度,完善上海市高校武术社团的活动内容,寻找合适的高校基地,进行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实验尝试。
[1]陈华东,钞飞侠.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3(2).
[2]张美玲.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功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3]红征肖.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
[4]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6]苗钟立,刘宝禄.兰州市高校武术社团的现况分析与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9).
[7]王万明.国外学生社团发展的特征与启示[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