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育于班集体文化建设之中

2012-12-30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中心小学杜兆义

天津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集体班干部

■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中心小学 杜兆义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共同的奋斗目标、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班内正确的舆论导向,使班集体始终充满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气氛。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全面提升道德素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具体到班集体文化建设中,就要构建切实可行的德育管理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学生心灵成长的乐园

青少年的交往主要在家庭和学校展开。一些“学困生”和“德困生”往往拒绝与父母交心,在学校又不能与教师及时交流,而渴望交往与倾诉的心情又十分迫切,于是只好交一些笔友和网友来诉说心事,久而久之,常常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为此,班主任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交往,帮助其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1.建立互助合作的亲子关系。

(1)“我为父母分忧愁”。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回家询问父母当前的烦心事,体会父母的奔波与操劳;郑重行使作为家庭一员的权利,参与家庭大事的表决;每月至少做一件让父母感到高兴或者惊喜的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而且可以使学生与父母的情感得到交流,在家庭中形成平等、和谐的氛围。

(2)“该放手时就放手”。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或班主任与家长谈话等方式,让家长留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去经受风吹雨打,去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苦心和期望,亲子双方共同营造一个参与、合作的家庭环境,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2.建立轻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宽容”、“谦和”、“礼让”的观念较淡,围绕这些问题,应在班上开展以下工作。

(1)“优点大家学”。在班会课上让学生举出生活交往中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及事例,或者是自己引以为荣的一件事,讲出来大家共同分析,找出其中的闪光点,让全班学生了解仁爱、宽容、礼让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照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提高认识,自觉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2)“有话当面说”。班里有很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此,可以在班上召开民主生活会,让学生各自把心里的话都当面讲清,并且可以直接指出其他同学的不当之处,要求改进。对于错误严重的学生,该进行严厉批评的,决不姑息迁就。这样让所有学生坦诚相待,消除隔阂,增进团结。

(3)“让世界充满爱”。如何让“蜜罐”中的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关怀呢?为此,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推介一些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让他们联系实际,谈谈感想,使学生懂得感恩,同时向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另外,在班上设立“爱心信箱”,把每一个热心助人的学生和他们的事迹写在纸上投进去,两个月集中公布一次,事迹最突出的学生被评为班上的“爱心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3.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1)“师生共步人生风雨路”。学生情感比较脆弱,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时需要有人帮助,以排解心中的忧愁。但是教师们有时因为忙于教学,不可能随时随地对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都洞察于心。因此,学生就要主动去寻找一位自己信任的教师,向他(她)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寻求解决办法,由此早日卸下思想包袱,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而且对于较为严重的事情教师也可以及早发现,防微杜渐。

(2)“早日踏上未来成功路”。古人说“学贵质疑”,教师应倡议学生经常问问题,比如,每天问任课教师一个问题,一周内,至少与任课教师联系一次。倡议提出后,请教问题的学生逐渐多起来了,学生们不仅攻克了学习中的疑难,而且融洽了与教师间的关系;教师也得到了更多的反馈信息,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那些经常提问的学生成绩进步很明显,在班上又带动了一批同学,全班形成了一阵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潮。

二、开展“三自”教育,搭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1.实现自我管理。

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文体活动,从中选拔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学生担任班干部,也可以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班干部。对班干部的培养,不但要使其明确班集体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班干部懂得怎样管理班集体、如何开展工作。其次,班规的制定与执行,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班规的制定是结合班集体和学生的实际,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具体化的过程。在执行过程中,可推行班干部值周制度。每周安排两名班干部担任值周干部,具体处理本周班内的一些事务。遇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对每天的工作情况作好详细记录,每周五向全班学生作汇报总结。下一周的值周干部要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以切实解决问题。班长和值周干部负责向班主任汇报工作,每周汇报一次,有重大问题和突发问题要及时汇报。

2.实现自我教育。

首先,要给学生留出决策的“空白”,让学生参与班规和班集体工作计划的制定。无疑,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其次,要给学生留出管理的“空白”,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由“教师要管我”转变为“我要管我”,形成一种“无管而无不管”的人人自管的佳境。再次,要给学生留出评价的“空白”,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去明晰规则、明辨是非。最后,要给学生留出教育的“空白”,让学生参与教育。班会课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常规方式。上好班会课应做到:“主权自主化”,把班会课交给学生自己去主持,去设计;“主题热点化”,班会课应围绕一周工作的重心和当时的热点、焦点,吸引学生的关注;“形式多样化”,开展“我爱我班”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互相“揭发”好人好事,表达对集体的热爱;还有“实话实说”,学生围绕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愉快的“聊”,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上好每一节班会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集体良好氛围的形成,是推动班集体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3.实现自我发展。

(1)“相信学生愿意向善”。我曾教过一个“油盐不进”的学生,他上课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睡觉,每次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最多只能管用一天。光讲大道理不行,关键是点燃他“想做好”的思想火花。我在给他的作业评语中写道:“每个人身上都有些缺点,就像生病一样,生了病得治,有了缺点得改;上课睡觉是一个缺点,你也想改,改正它关键靠自己的意志;我并不要求你一下子全改,每天有进步就行,比如今天比昨天少睡了30 分钟,这便是进步,值得高兴。”接下来的一节课他表现得很好,一分钟也没睡。晚上,我用电脑绘图软件画了一些好看的图画,并用艺术字写了这样的话:你今天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第二天我将这件小礼物交给他,从此以后他很少在课上睡觉了,还常和同桌讨论问题。可是因为基础太差,连续几次考试都没有及格,我深知单靠点燃他“想做好”的思想火花是不够的,真正的动力应该来自学习上尝到的甜头。于是我又实施了第二步帮助计划,帮他制定每周的具体目标,并随时督促他。一学期下来,他果然进步了,并有了力求上进的思想。

(2)“拥有发现的眼光”。每个月,我都要让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如绘画、书法作品、科技小制作,或表演视频等,由学生本人向全班同学介绍作品的“特殊价值”与自己的“特殊才能”。一些原先比较自卑的学生也树立起“抬头做人”的自信,产生了较强的创造欲和表现欲。以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这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树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铺就成才的道路”。在班上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以此来评出“班内名人”。如朗诵会、作文比赛、背名言比赛等,从中发现班里的“小作家”、“小诗人”、“体育明星”、“名言大师”、“记忆超人”、“数学小博士”……开展这些活动,为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为学生今后走上成才的道路做铺垫。

三、完善育人策略,打造学生学会做人的摇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与“解惑”都涉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即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育人应摆在第一位。

1.爱而有格和严而有度。

班主任工作应提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似水柔情,温暖感人,但促膝谈心、含笑说理未必都有效,它容易使人麻木、懈怠,所以更要提倡刚柔相济。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但必须在一定的纪律约束下展开工作。古语说“严师出高徒”,不无道理。我们实施严格的教育,要掌握好时机,不能乱“棒喝”,也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严格的教育是科学理智的。尤其是班主任,更要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身正来正人,以身严达到人严。

2.全程激励和成功教育。

造成学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重建学生良好的心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不妨设计一些诸如“天生我材必有用”、“还看今朝”、“战胜脆弱”等主题班会来激励学生,给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以信心。另一方面积极与任课教师协商,对部分信心不足的学生以鼓励教育为主,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积极地创造条件让他们多表现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参与,针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这样让他们发现自己还是很优秀的,自信心有了,动力就足了,就容易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形象感召和“热能”辐射。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教师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的态度,教师的理想、信仰和追求,时时都在影响学生。因此,只有当教师被学生认同时,教育效果才是实在的;而学生只有在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时,才会学得更好,学得更有效。因此,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作为生动的教材。“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以此获得学生的高度信任,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亲的人,这样,才能真正把“学会做人”四个大字写在学生的心坎上。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班集体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集体文化建设,培植德育氛围,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集体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集体班干部
“花样”班会课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