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纽约爱情故事
2012-12-29尚之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15期
作家戴维·马拉尼斯不仅找到了这名神秘女子,还得到了她珍藏多年的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她与奥巴马的相识、热恋、困惑和分手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马拉尼斯得到奥巴马的亲口证实,这名女子正是他“青葱岁月里最深刻爱情”的女主角。她的名字叫吉纳维芙·库克
在1995年出版的自传《来自父亲的梦想》中,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写道:“在纽约,我爱过一名女子。她是白人,深色头发,双眸浅绿,声音有如风铃一般。我们约会了大约一年时间,时常在周末,有时在她的寓所,有时在我家。你知道怎样沉浸在二人世界里吗?只有两个人,悄悄地,温暖地,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习惯。就是这样。”
对于这位他曾经深爱过的女子,奥巴马从未透露过姓名,连化名也没有。在他的陈述中,她只是“一名女子”、“我的朋友”。她究竟是谁?一直是个谜。
直到美国《名利场》杂志6月号刊登作家戴维·马拉尼斯的文章《成为奥巴马》,真相才大白于天下。这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不仅找到了这名神秘女子,还得到了她珍藏多年的日记,其中详细记载了她与奥巴马的相识、热恋、困惑和分手。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马拉尼斯得到奥巴马的亲口证实,这名女子正是他“青葱岁月里最深刻爱情”的女主角。她的名字叫吉纳维芙·库克。
热恋
“一切,无法阻挡”
1983年,12月。吉纳维芙去纽约东村参加朋友举办的圣诞晚会。当时,她是银行街学院一名研究生,同时在布鲁克林友人学校当助教,和母亲、继父住在一起。
晚会上,灯光迷离,音响里放着慵懒的爵士乐,客人们聊着天,有的来自艺术圈,有的刚大学毕业,还有一些出版界人士。除了主人,吉纳维芙一个都不认识。她百无聊赖地溜进走廊右侧的小厨房,原想找个酒杯,但转而心想:何不直接拿瓶子喝酒?这才是她的风格。要是再来一支无过滤嘴的骆驼牌或好彩牌香烟,那就更妙了。厨房里有一个小伙子,穿着蓝色牛仔裤、T恤衫和深色皮夹克。他叫贝拉克·奥巴马。两人随意寒暄之后,各自离去。几小时后,已是午夜,吉纳维芙起身向主人告别。奥巴马走上前,请她留步。两人在客厅一角落座,开始闲聊。
这一聊不打紧,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发现她有澳洲口音,是的,她是澳大利亚人;他也认识很多澳洲人,是他妈妈的朋友。早年他在印尼生活过;她也是,在父母离婚之前,上中学时又短暂回去过。掐指一算,两人在印尼的岁月竟有重叠,那是在1967年之后……就这样,他们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无所不聊,感觉彼此是如此亲近,又如此相似:都去过很多地方,却都没有归属感。
分别的时刻到了,他们交换了电话号码,恋恋不舍。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吉纳维芙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我非常确定,在接下来的那个周三,我们共进晚餐,由他亲自下厨。饭后,我们在他的卧室里聊天,然后,我在那里过夜。一切,无法阻挡。”就这样,刚刚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半年的奥巴马开始了“年轻时代最深刻的一次罗曼蒂克”。那一年,他22岁,吉纳维芙25岁。
当时的奥巴马还是一个“宅男”,做着一份不太喜欢的工作,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偶尔参加巴基斯坦朋友的聚会,但总觉得他们太闹。吉纳维芙的出现令他的生活有了色彩,他也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他们都有写日记的习惯,都以旁观者自居,都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都有一个精力充沛、独立自主、爱发脾气的母亲,都充满了理想主义,希望这个世界正义战胜邪恶……
1984年1月,相识仅数周,两人便开始频繁约会,通常是周四晚上吉纳维芙上完课之后和周末。吉纳维芙记得,星期日的早晨,奥巴马喜欢裸着上身、系一条蓝白围裙在房间里转悠,或者一边喝咖啡,一边做《纽约时报》上的字谜游戏。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打开门——他总喜欢关着,走进他的房间。那是一个温馨的私密空间,到处弥漫着他的气息:流淌的汗味、喷洒的除臭剂味、烟味、吃了一半的葡萄干味、睡觉和呼吸的味道,无不彰显着他的存在、习惯和勃勃生机。”
与奥巴马热恋之后,吉纳维芙搬出父母家独住。他们经常在一起做饭,奥巴马喜欢做姜汁牛肉和金枪鱼三明治,那是他从祖父那里学来的手艺。吉纳维芙送给他一本《烹调之乐》作为礼物。他们一起读书,交流彼此心得,一度特别热衷于黑人文学。
困惑
“他才22岁,怎么会如此老成?”
吉纳维芙出身名门。父亲迈克尔·J·库克是澳大利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母亲海伦·伊比森是一名艺术史学家,出生于墨尔本一个银行世家。吉纳维芙10岁时,父母离婚,母亲很快嫁入美国豪门。继父小菲利普·C·杰瑟普是美国国家美术馆总顾问,其父是美国战后外交界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资深民主党人。
吉纳维芙极少谈及自己的身世,奥巴马为她提供了一个逃避的港湾。她觉得自己和奥巴马是同一类人,共同语言远比她和亲戚之间多。“那不是我的世界,”她对马拉尼斯谈起母亲、继父和父亲的社交圈,“我感觉自己完完全全是一个局外人,这一点和贝拉克很像。”
在奥巴马身上,吉纳维芙找到一个类似的灵魂:身处夹缝之中,备受煎熬。这种心灵的同感,既让她感到庆幸,又有一种莫名的疏远和警惕。当她对奥巴马说“我爱你”时,得到的回应不是“我也爱你”,而是“谢谢”,好像感激有人爱他。
1984年1月26日,她在日记中写道:“他才22岁,怎么会如此老成?他的样子让我感到害怕……距离,距离,距离,还有谨慎。”
2月25日,她写道:“他对性爱当然还有热情,但在其他方面却时有摩擦,我感觉很不安,想抽身离去……他的热情可能是骗人的,嘴上说着甜言蜜语,显得坦率,值得信任,但透着一股冷漠。”
3月9日,“我感觉你(奥巴马)在等待时机,看别人如何出牌,审时度势,从不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挂着一张扑克脸。”吉纳维芙承认,这种表现未必是故意,但她总感觉,似乎所有事情都要经他头脑过滤。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种能力和必须,但同时让人感觉他始终处于一种戒备状态,“好像隔着薄薄一层轻纱”。
3月22日,“贝拉克——仍让我好奇,可是,他有那么多东西深藏不露,让我无法触及。谨慎,克制。”……
奥巴马的谨慎、克制不仅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也契合他当时的思想变化。奥巴马在商业国际工作,那是一家有近三十年历史的老牌公司,旨在为各大企业编辑、更新简报和参考资料。奥巴马是最底层雇员,负责做研究、写报告,这显然承载不了他的鸿鹄之志。吉纳维芙隐约感到,他心中有一个宏伟的未来,他想飞,但还没有做好起飞准备。
有一次,他俩在布鲁克林的展望公园看到一个小男孩,戴着漫画中超级英雄的头套。奥巴马说,他小时候很喜欢看有关超级英雄的漫画,希望“在生活中扮演一名超级英雄”。吉纳维芙认为这强烈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但他并不想暴露自己的雄心,于是闭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在社交圈里,他们以恋人身份出双入对。最常参加的是巴基斯坦朋友张罗的聚会,他们非常好客,饭菜丰盛,节目多多。奥巴马很有节制,拒绝烈酒和毒品。吉纳维芙喜欢聚会的热闹,但总是提前回家,奥巴马也时常礼貌地摆脱朋友的盛情挽留。吉纳维芙知道,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另有主张。
奥巴马的朋友比努·马哈穆德也发现了他的变化。他感觉,奥巴马正悄悄地、不露声色地淡出巴基斯坦朋友圈,逐渐建立自己作为“美国人”的政治身份。过去,当奥巴马和他们在一起时,似乎更乐于以一个见多识广的局外人身份,从国际角度探讨政治问题,这让他们感觉,他是圈中一员;可现在,他已有自己的方向,要走自己的路,就必须做出改变。
马哈穆德记得,有那么两三个月,奥巴马利用一切机会反复阅读拉尔夫·埃里森的名著《看不见的人》。小说讲述了一个有才华的黑人如何在荒诞、敌对的白人世界里逐渐失去自我,最终变成一个“看不见的人”。那段时间,奥巴马深深纠结于自己的种族身份,苦苦追寻它的归宿,而《看不见的人》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他的内心世界。
马哈穆德说:“奥巴马是我认识的人中,最用心构筑自己身份的人,他的成就其实就是在现代社会中构筑自己的身份。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意义非凡,首先,他变得不再国际化,而是一个美国人;其次,他不再像个白人,而是黑人。”
分手
“我不是那个抚平他伤口的人”
吉纳维芙和奥巴马经常探讨种族问题,那是奥巴马寻找归属感的内在需要。吉纳维芙觉得,如果说自己是一个局外人,那么奥巴马就是一个跨种族、跨文化的“双重局外人”。他看起来是黑人,但他是真正的黑人吗?他多次对吉纳维芙说,自己“像一个骗子”,因为他的内心是一个白人,“他的身体里几乎找不到一根黑人的骨头”。吉纳维芙深切地感受到,他“非常、非常需要变成一个黑人”。
奥巴马曾向吉纳维芙描述过“他懵懂少年时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形象”,为了找到她,“他不惜一切代价与身边的女人谈情说爱”。吉纳维芙无数次在脑海里想象这个“理想女性”,显然不是自己。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忍不住想象他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女人:坚强,正直,一个斗士,爱笑,精明能干——我眼前浮现的总是一个黑人。”
奥巴马在《来自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特别强调了他和“纽约女友”之间的种族裂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人的分手。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他们去看一名黑人剧作家的新剧,那是一部非常愤怒、但也令人发笑的戏剧,充斥着典型的黑人幽默。观众大多是黑人,每个人都开怀大笑,不停鼓掌。演出结束后,“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黑人总是那么愤怒,我说这关系到记忆——没有人会问为什么犹太人对大屠杀念念不忘,它们是同样的道理。但她不这么认为,说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为此在剧院门口大吵了一架。回到车上,她哭了。她说,她不可能成为黑人,如果可以,她愿意是一个黑人,但她不能。”
吉纳维芙否认她和奥巴马之间发生过这次争吵,奥巴马在白宫接受马拉尼斯采访时也承认,那个朋友不是吉纳维芙,但这事的确发生过,是和别的白人女友。他之所以写这件事,只是为了说明,他在和白人女友交往时会遇到这样的种族困扰。
奥巴马在回忆录中还写了另一次经历,暴露出他和吉纳维芙之间的文化差异。1984年深秋的一个周末,吉纳维芙说服他去拜访位于康涅狄格州西北部的父母家。他们划着独木舟穿过一片洒满秋叶的湖泊,四周是美丽的树林。吉纳维芙的父母非常和蔼,他们对家园的每一寸土地了如指掌,知道周围的山水是如何形成的,知道这里最早的白人定居者名字,以及更早在此拓荒的印第安人名字。房子十分古老,是吉纳维芙祖父的祖父留下的房产。藏书室里摆满了古旧书籍,还有吉纳维芙祖父与诸多名人的合影,包括总统、外交官、企业家等。
奥巴马写道:“站在藏书室里,我感到我们身处两个世界,彼此那么遥远,好像肯尼亚和德国之间的距离。我知道,如果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将最终进入她的世界。毕竟,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已经那么做了。我俩之间,我是那个知道如何作为局外人生存的人。”
多年之后,当吉纳维芙读到奥巴马的自传时,最令其震惊的是那间藏书室给奥巴马带来的压力,以及他对两人间唯有他知道如何作为局外人生存的断言。事实上,最终是奥巴马,而非吉纳维芙,更接近总统、外交官、企业家那个世界,成为一个“局内人”。吉纳维芙说:“颇具讽刺的是,他更加自如地穿过权力的走廊,远比我更适应那里的环境。”1984年底,奥巴马从商业国际辞职,暂时住在吉纳维芙处,计划圣诞节期间回一趟夏威夷,返回纽约后再寻新住处。这段短暂的同居生活并不愉快,两人经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彼此情绪低落。临去夏威夷之前,吉纳维芙给奥巴马买了一件昂贵的白色毛衣,他原先的那件已经破了洞。奥巴马觉得有些尴尬,因为这件毛衣可真不便宜。
1985年1月中,奥巴马从夏威夷回来,在一个非营利机构做组织工作。这是他的第一份组织工作,算是从政前的“练手”,并不具挑战性。他干得不错,但心情没有因此改善,与吉纳维芙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他在给肯尼亚姐姐的信中写道:“我把她推开了。我们开始吵架,开始思考未来,这给我们温馨的二人世界带来压力。”
而吉纳维芙坚持认为,是她“推开了奥巴马”。“我总觉得他缺少点什么,因为他的克制、不擅即兴发挥而发怒,”吉纳维芙说,“他做任何事都深思熟虑,这是他性格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我视之为一种‘伤口’。我最终做出决定:我不是那个能抚平他伤口的人。”
5月中旬,两人结束恋情。不久,奥巴马接受杰瑞·凯尔曼的邀请,前往芝加哥郊区做社区工作。他带走了吉纳维芙送的白色毛衣,在芝加哥寒冷的冬日,它能给他带来温暖。
数年后,他在芝加哥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里遇到米歇尔。她“坚强、正直、爱笑、精明能干,是一个斗士”,关键是,她是黑人。1992年,奥巴马与这位“懵懂少年时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步入婚姻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