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约科维奇为塞尔维亚赢得骄傲
2012-12-29南吉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4期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第13届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在伦敦揭晓。德约科维奇力压梅西,捧得备受瞩目的最佳男运动员奖。这是一周前史诗般的对决获胜后,他又一次站上领奖台。
回到1月29日。绿色的网球在诺瓦克•德约科维奇与拉斐尔•纳达尔之间飞了5小时53分钟后,澳网决赛才告结束。此时已是当地凌晨,西班牙人第七次败给塞尔维亚人。这是纳达尔“经历过的最艰难的比赛”。“环顾周围,看着计时牌,3小时,4小时,5小时,将我不断推向极限,把身体带向最极端的状态。但我很享受这一切,这是一种美好的、令人享受的痛苦。”
冠军也这么认为。“我打得十分疲惫,忍受煎熬,我一直试图让脚步更灵活,再拿下一分,将自己推向下一局就好。周围的每件事都变得暴虐与痛苦,但我仍然乐在其中。”
决胜盘战成4比4。长达31次击球的回合后,德约科维奇瘫倒在地,“我当时只想多喘口气,试着为下一分恢复体力。脑袋里闪过上千个念头,我试图分辨出对与错,永远把赢得下一分放在第一位,然后一步一步来。”
纳达尔总是将费德勒描述为网球史上最杰出的运动员,“现在德约科维奇是世界第一了,他创造了他自己的那部分历史,赢下了5个大满贯,他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2011年德约科维奇保持着64胜3负的比赛纪录,而在7月的前3天里,塞尔维亚人实现了人生的两个梦想:登上ATP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并在温网决赛中战胜纳达尔夺得冠军。这个曾在北约空袭后的废墟里练球的男孩,不仅打破了自2004年2月以来费德勒与纳达尔对于世界第一的多年垄断,更让塞尔维亚的网球彻底获得了自由。
贝尔格莱德,这座光辉之城的居民仍然用煤炭作燃料。人们在贴满网球招贴画的街上匆匆而过,四处寻找工作,煤烟味道混合着巴士的废气,大工厂喷吐的白雾,使夏天变得异常闷热。
这座失血过多的城市输掉了4场上世纪90年代的战争,分割了自己的边界,陷入民族冲突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这里的人民同时蒙受全世界媒体赐予的污秽。即使是有着光辉历史的体育事业,也遭遇了禁赛的命运。
2011年7月4日,近万人聚集在贝尔格莱德的尼古拉•帕希奇广场。在北约轰炸后的12年里,这个尚在重建的国家很少有这样热烈的聚会,人们在等待“喀尔巴阡山上的雄鹰”归来——这一天,德约科维奇是塞尔维亚的英雄。
2007年,德约科维奇对媒体说:“我一直梦想赢得温网,成为世界第一。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实现这两个梦想。如果两个都没实现的话,我会杀了我自己!”
当梦想同时实现,网球也就成为了塞尔维亚民族情感的突破口,诺瓦克取代了城市犯罪和战争遗留问题,成为塞尔维亚的热门话题。
热情的人们在市政厅大楼前尖叫呐喊,高举国旗和标语,标语甚至写上了“Nole For President(诺瓦克做总统)”。人们更愿意相信,对于这个国家的贡献,德约科维奇比所有的政治家做得都要多。
2010年最后一场比赛后,德约科维奇剃了个光头,庆祝塞尔维亚历史上首次夺得戴维斯杯冠军。
虽然戴杯已有110年历史,但很少有大牌球员愿意代表国家出战这项集体赛事。费德勒、纳达尔长期称病不战,就连一向热衷戴杯的罗迪克也不玩了。
跌跌撞撞闯入戴杯半决赛,队友特洛伊基提出如果最后夺冠就全体剃光头的主意,“为了我们的光头!”之后,赢得每场胜利塞尔维亚人都这样举杯庆祝。
蒂普萨勒维奇将德约科维奇按住,用电动剃刀剃了一气。“那场胜利后我们许多人都病了,因为我们的光头还没有适应那么寒冷的天气。”德约科维奇说,“但是戴维斯杯冠军给我们整个塞尔维亚带来了激动、喜悦、欢乐和骄傲。我们展示了团结、友谊、互相支持和勇气。我很自豪能将我们国家的名字写进网球这项运动的历史。”在费德勒和纳达尔联手统治网坛的时代,戴维斯杯冠军便是大满贯和奥运会之外最重要的肯定。
塞尔维亚对德约科维奇的疯狂远没有结束,在贝尔格莱德能容纳两万观众的竞技场上,德约科维奇只能说不到一分钟的话——噪音太大了。整个球场都在高喊“诺瓦克”,大批十几岁的孩子,整齐地穿着印有KOSOVO字样的T恤坐在看台上。
德约科维奇比赛后伸出3根手指庆祝,敏感的人会想起前南联盟的军队,这是他们庆祝胜利的手势。德约科维奇说:“我不是极端主义者,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就和你们喜欢伸出两根手指头一样。我们国家所有人都是这么做的,他们会用这个手势来表明他们来自哪里。我对政治根本不感兴趣。”
一大堆奖杯中,德约科维奇最珍视的是一个镀金的塔形奖杯。艾维拉塔,贝尔格莱德的象征,从南面进入这座城市,一眼就能看到它,它曾是南联盟最大的广播和电视发射装置,在持续了78天的北约轰炸中倒塌。“现在他们打算修一个更高的、更先进的发射塔。”德约科维奇在留言簿上写下:我们必将归来。
塞尔维亚网球训练设施很少,这里的网球,落后得就像他们的国产轿车,而似乎一夜之间,他们的车库里停满了法拉利、兰博基尼。
2008年,德约科维奇购买了荷兰一项因失去赞助商而濒临破产的赛事,并将这项赛事搬至贝尔格莱德举行。他认为,塞尔维亚承办这项赛事比他夺得大满贯更有意义。
2010年塞尔维亚公开赛——这个总奖金37万美元的红土赛事刚刚举办了第二届——美国选手奎雷赢得了冠军,德约科维奇则因为花粉过敏表现不佳。德约科维奇家族把赛事发布会放到了贝尔格莱德议会大厦,请来了好朋友萨芬担任比赛的形象大使。萨芬说:“我对德约科维奇家族充满崇敬,他们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为塞尔维亚点燃了网球的火焰,在赛事的推广上,他们无疑是全世界最棒的。”
如今的塞尔维亚人,已经慢慢学会冷静地欣赏网球,而不再把它当作一场激烈的摇滚乐,他们欣赏诺瓦克对付这些对手的手段,也慢慢习惯了他的失败。即使没有冠军又怎样?诺瓦克至少还有一个10年,他从家乡的披萨饼店出发,改变了塞尔维亚那么多。塞尔维亚有了英雄,有了职业赛事,有了漂亮的球场和慕名而来的外国教练,这些,难道不比大满贯冠军更重要?
在德约科维奇一长串的感谢名单中,“塞尔维亚”始终处于特别的位置。但在成长的岁月里,祖国并没有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倒是给了他许多痛苦的记忆。国家陷入战争的年代,德约科维奇的家人还在为他四处寻找赞助,捉襟见肘的塞尔维亚网协无力帮忙,这段困苦的经历让父亲瑟杨甚至有些忌恨塞尔维亚网协。在瑟杨最无助的时候,他一度想抛弃这个抛弃他们的国家。“参加青少年组的比赛时,别人听到我是从哪里来的,立刻后退,面露惧色。我们的国家的确有着坏名声。这不是我的错。但我爱的是我的国家,我只需要以一种恰当的方式代表它就够了。”
德约科维奇说:“也许90%的美国人不知道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但是在世界网坛已经出现了两位世界第三、一位世界第五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塞尔维亚这个国家,我们几个人仿佛就是塞尔维亚派往各国的大使。我的祖国不是一个网球传统强国,但是最近我们一起爆发了。20年前塞尔维亚人还对网球没什么兴趣,因为要进行网球训练和发展推广都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人们通过我们几个人的成功看到了成就,这对于塞尔维亚来说是个礼物。”
在贝尔格莱德,德约科维奇总喜欢穿牛仔裤和无领T恤,他迷恋这座城市中世纪遗留的美丽,在用巨大花岗岩砌成的街区,不同的家族可以做上百年的邻居。因为战争,他们彼此或许成为了异国人,但因为网球,因为德约科维奇,他们又暂时凝聚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