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缘何频现天价宰客?
2012-12-29乔芊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4期
1月28日,新浪微博网友爆料朋友在三亚消费时被宰,吃出天价海鲜,引起网友强烈反响。1月29日下午,三亚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声称,“今年春节黄金周三亚没有接到一个投诉、举报电话,说明整个旅游市场秩序稳定、良好”,被指逻辑荒诞、态度傲慢。1月31日,三亚市新闻办主任孙苏向公众道歉,指出此微博表述有误,本意是“春节期间三亚海鲜排档、水果摊零投诉。”在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无果后,有当地官员表示,“损坏三亚旅游形象将追究法律责任”。其后,“打人门”、地域歧视等丑闻相继流出,三亚一时深陷舆论漩涡。一条微博为何引发一个城市的信誉危机?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行政法教授何兵。
1、此次三亚“宰客门”事件引发骨牌效应,包括后续的“零投诉”、“零容忍”、“地域歧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为什么反响会如此剧烈?
何兵:在三亚,宰客现象长期存在,只是今年春节媒体集中关注。这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政府监管很不力。包括事出之后他们的态度几经变化,说明是不愿意诚恳地面对问题;第二,当地旅游市场形成了比较坏的风气。
2、很多人认为,此次三亚市政府在危机公关上操作失误。公众对于“零投诉”质疑很多,政府部门被指责态度傲慢。你怎么看?
何兵:危机公关这个说法就不好,只有企业需要公关,政府就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地解答问题。政府对公众何谈公关?“零投诉”这个话说得太满了,根本就还是一种“宣传”。
3 、这种做法反映了政府的什么心态?
何兵:在网络发达、监督渠道日益畅通的时代,政府还是按照传统的套路来办事,想掩盖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这根本行不通了。
4、你认为在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上,政府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何兵:整顿市场是治标不治本。政府很多年都在谈整顿市场,表面上看它是旅游市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权力系统的问题。单纯的整顿,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坏。旅游市场没管好看似工商部门的问题,但可能是它部门自己先乱了。他们从来不谈自己的问题,只有深度曝光才能知道。
5、三亚市工商局强制各海鲜档老板,饭菜必须有消费者签字认可才能下厨。故三亚方面称,因有签字而无法被认定是欺客宰客,只是在成立合同关系后的“价格过高问题”。从法律上看,这种合同是否有效?
何兵:如果其中涉及到胁迫或欺诈,那就是无效。按照常理,没有人会这么干。
6、国内旅游城市众多,三亚的天价现象却尤其显著。你认为三亚旅游天价是被哪些因素推高的?
何兵:一方面,春节期间接待旅客的数量多,暴露问题的几率也就大,这是客观原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地的商家看得很透,他们知道国家的权力监管实际是没有用的。
7、有人认为,三亚宰客并非是投诉和监管这么简单的事,而是形成了利益链条。宰客、投诉失效、监管不力都是各方利益串联的结果。这种链条如何打破?
何兵:对。为什么政府监管不力,商家盈利,官员也有利可图。只有靠对公权力的制约才有可能根治。
8、国外一些有名的旅游城市,例如新加坡,很少有“宰客”现象发生,其原因何在?
何兵:新加坡的法制体系非常严密,监管得力。我国近几年法律失控严重,各种市场都很容易陷于无序状态。商家看到反正没人管,不宰客白不宰。说到底还是法制的问题。
9、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上能够做些什么,来促进旅游市场环境的改进?
何兵:保留证据,及时投诉。
10、需求决定市场,有人认为是巨富和公款消费促成了天价买单,普通消费者只是受到波及的无辜受害者。 你怎么看?
何兵: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问题还是当地权力系统失灵,老百姓管不着,权力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行。三亚的老百姓不会愿意政府这么干,败坏了三亚的声誉,对他们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