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树鹏《匹夫》是一部风格化的类型电影
2012-12-29贺筱筠
综艺报 2012年8期
《综艺》:《匹夫》好像不是你自己的原创剧本?
杨树鹏:《匹夫》对我来说最开始是一个“命题作文”。这部戏差不多一年前开机,但项目筹备之初我并没有直接参与。我是在开机之前两个月突然接到这部戏监制的电话,让我赶紧去救急。原来在全景完全搭建好(在涿州搭的内景、在山西搭的外景)、特殊道具到位的情况下,创作班底出了问题。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筹备已久的项目“流产”,这位监制跟我也是半师半友的关系,所以我就接手了。
我成为主创里进组较晚的一个,并且觉得原剧本不太适合我做——跟我的风格不太搭、跟我所擅长的状态也不太搭,所以进组后第一件事就是修改剧本。(《综艺》:修改到什么程度?)完全不一样了,别人让我帮忙擦眼镜,而我却制作了一部手机(笑)。除了搭好的景不方便再改,其他全改了,包括片名,这部影片就此深深烙上了我的烙印。
同时我也在重新调整剧组结构,因为原来的主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等等最重要的合作者全都因档期拖延太久离开了,所以我必须重新搭一个班底。在这一团乱麻的时期,光线影业不仅没有撤离反而追加了投资,给了我很大创作空间。
《综艺》:在《匹夫》这个项目里,你跟全景影业、光线影业是怎样的合作方式?
杨树鹏:其实挺复杂的。全景影业是一家我也有股份的公司,由逆光影视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成立,所以我当初义无反顾回来“救急”。我自己拍不了的类型太多了,但我希望有想法的人多拍一些商业性强、更具类型感的电影,所以我才支持全景影业投资《匹夫》这样一部典型的商业片。当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必须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这跟我的利益也有关联。在全景影业,我基本上是以创作者的身份出现,当然我也是股东,对业务也有一定发言权。
光线影业几乎是在我进入剧组时介入项目的,对影片的前后期制作都给予了很大支持,现在则主控上映前的宣发事宜,我跟光线的合作非常畅通。
《综艺》:与《我的唐朝兄弟》相比,《匹夫》有哪些新尝试?
杨树鹏:《匹夫》在内容、表现形式和表达意义上都有新尝试。我理想中的商业片是建立在有作者风格的前提下,而不单单是一个流水线产品。我希望电影带有创作者的烙印,像大卫·芬奇、科恩兄弟等的电影,同时又能适应这个市场。太个人化的表达,观众可能找不到共鸣点和刺激点。《匹夫》中,我尝试将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商业元素结合,希望它成为一部风格化的类型电影。
《综艺》:就是说,《匹夫》在风格上与你之前的影片有延续性。
杨树鹏:是的。比如说,我依然保持着对“人”的兴趣,尤其是对人性模糊层面的兴趣。在《匹夫》中,我用黄晓明、张译来讨论人性模糊层面,角色人物在做判断时依赖一些特别模糊的信息,而不是一个清晰、可量化的数据;他们的举动没有一个最高利益在驱动,而是受情感和临时动机的触动。
同时,在影像风格上更舒展、自由和大胆。拍《我的唐朝兄弟》时受预算限制,不免束手束脚,出来的效果并不是最满意的;但拍《匹夫》时我有了更优秀的合作者、更宽裕的时间和预算。
《综艺》:对四五月份青年导演作品“集结”上市怎么看?
杨树鹏:对我而言,《匹夫》的上映是恰巧碰上了这个时间。但这个偶然现象很有趣,背后有一定的必然性。这几年香港导演用他们的方式在内地作业,当其作品的市场反应不那么良好时,肯定需要本土化的新鲜血液加入。换句话说,当市场陷入僵硬状态时肯定会有“黑鱼”进来,我觉得这次大家较集中发片可能是这种“黑鱼效应”的体现。
我甚至不去预估市场反应,因为特别信任这次的合作伙伴,我相信他们的专业性,我觉得只有专业才有可能赢得市场。监制别去当导演,导演也别当发行人,各司其职专注自己专业领域的事。
观众可能也会注意到这个现象,他们手中有选择权。我尊重观众的智商,观众也应该尊重创作者的表达。我希望影片能够和观众良性互动。
《综艺》:对“中生代导演”的称号怎么看,你觉得目前国内电影导演队伍是什么样的状态?
杨树鹏:无论是“中生代”还是“第六代”,都是外在标签。个人认为,这批青年导演在创作上有一定共性:相对自由,相对少束缚,更生活、更生猛、更鲜活、更深入、更少顾忌、更不端架子。
目前“出来”的优秀青年导演屈指可数,更别说年轻导演了。“出不来”的原因很多,首先,浑水摸鱼的人太多了,搅乱了市场;而正因为他们的浑水摸鱼造成了投资恐慌,很多出品方不愿意、不太敢将宝押在青年导演身上,使得那些真正有潜能的人很难出来。
但恰恰是这批人甚至更年轻的导演应该成为本土创作的中坚力量,这需要平台来培养、推动。
《综艺》:目前有新运作的项目吗?
杨树鹏:有,我正在筹备一部年代黑帮史诗电影。所谓“史诗”,就是讲一段时代和个人兴衰交融的故事。投资方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定,但肯定有光线影业和全景影业,因为我希望继续与光线影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