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闽南语电影”

2012-12-29列孚

综艺报 2012年8期

  上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香港共拍摄闽南语电影200多部,但当时多称为“厦语电影”,最近,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以“方言与本土——香港的厦语电影”为主题的回顾展。
  香港是个移民城市,其中以粤籍人口居多,然后是福建人和广义的上海人(包括江苏、浙江籍人士)。因此,香港电影不仅有粤语电影,还有国语电影、厦语电影,甚至还出现过客家语和潮(州)语电影。这说明,香港文化呈多元化,具包容性。虽然上海也是个移民城市,但除了在上世纪30年代曾拍摄过粤语片外,其余电影多为国语片。上海人口中以江苏及浙江人为多数,却未见有吴语电影。香港方言电影之多,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少见。
  不过,这200多部厦语电影虽然全产自香港,却只有极少数在香港公映过,绝大多数影片无缘与香港观众见面。而且,也未曾在福建任何地方公映过。事实上,闽籍人口虽然在香港人口籍贯上排行次席,但仍属少数,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闽籍人口不超过10万。这些散居在港九各地的闽籍人士是不可能为了一部乡音电影而特地到影院观片,何况也没有哪个电影院愿意这么做。
  为何厦语片不在东南亚生产而在香港拍摄?原因很简单: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只有香港电影最发达,电影人才最多。更重要的是,厦语片原创甚少,一些电影商人,眼见某粤语片或国语片票房甚好,就买来该片的厦语版权,改编成厦语对白。这种“借艇割禾”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拍摄更多影片迅速占据东南亚及台湾闽南语市场。这种资金回笼和赚钱方式被称为“短、平、快”。
  而且,这些厦语电影除了演员是福建人外,幕后工作人员多为粤籍或沪籍的香港电影人,如导演、编剧、摄影等,有不少更是在当时已经成名的。例如《夫妻经》的编剧/导演便是著名导演朱石麟,《火烧红莲寺金罗汉大破长眉寺》的导演是王天林(王晶之父),《孝女报父仇》的珠玑本身就是著名粤语片导演。虽然也有闽籍编剧、导演参与其事,但为数甚少。
  厦语电影到了1950年代末便告式微。最后一部厦语电影《缘分天注定》完成1960年,之后便未再出现厦语电影。厦语电影的消失,在于其相较国语电影无论在明星号召力、制作的严谨以及发行宣传声势等各方面均不占优势,且多为“翻拍”之作,缺乏竞争力。正像这些影片的投资者赚钱“短、平、快”一般,其消失速度也很快。
  这与同样是方言的粤语电影很不一样。除了香港本土市场,海外华侨、华人市场,比如北美的纽约、旧金山等地,在高峰期曾拥有十家华人电影院,并多以放映粤语片为主。特别是粤语文化在海外已有悠久历史的时候,这为其他方言文化所望尘莫及。
  虽然厦语电影曾经拍过200多部,但现在绝大部份已难寻觅。这次香港电影资料馆策划的这个回顾展,让我们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有了一次难得的了解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