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报销问题研究综述及其思考
2012-12-29梁勇林琴珍
会计之友 2012年17期
【摘 要】 高校财务报销问题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规模化发展和经费渠道多元化增长,使得高校财务报销日趋复杂化。理论界对此作了不少研究,提出了很多基础性建议。改进和提高财务报销效率,关系到当前高校服务型财务建设和和谐财务关系的创建。因此,重新思考和探索高校财务报销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财务报销; 主动财务
长期以来,高校财务报销问题困扰着财务管理和财务报销人员。财务报销效率和质量关系到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相关财务主体的权益。当前,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财务关系的复杂化,使得高校财务业务量与日俱增,财务沟通和协调成本越来越高,导致财务报销低效率运行。优化高校财务报销管理与服务方式,加快报账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报销问题研究简述
近年来,高校财务报销问题成为高校财务业务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界对此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基础性研究成果。毛丹(2010)指出会计审核与凭证编制是报销问题的根本,提出实行网上预约方式、电话预约、报账绿色通道等报销方式;林慧卿(2009)具体分析了高校前台报账过程中工作激情、沟通效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灵活运用目标奖励、危机奖励、奖励激励三种奖励办法;黄景文(2007)采用现代网络信息处理技术,重组和优化报账过程,在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之上重新设计和引入报账预处理系统;林琴珍(2010)提出在各院(系)设立二级财务报账员,实行课题项目负责制、优化签字环节,合理选择报账时段、均衡日常报账人流量等优化流程的措施;杨朝晖(2010)提出设立学院财务经办人,会计核算人员轮流为学院进行财务报销,设立二级财务分级管理等措施;马宗兰(2009)提出建立健全财务报销制度,明晰各项经费报销范围和报销指南,方便报销人员懂得和知晓报销程序。当然,也有经费报销相关的思考,比如设立经费类别岗,实行教学与科研经费分开核算和报销;划分部门或院系经费报销岗,实行学期轮换;划时间报销,即经费报销分星期一、三、五或二、四,不同的时间报销不同类别经费;分基建、维修等大单报销和日常经费开支报销等。
同时,随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分高校开始实行无现金报账方式。吴东霞(2010)提出了高校无现金报账的业务流程设计和岗位分工设计意见。蔡琳(2009)介绍了“无现金报账”支付系统的功能与实施效果,对“无现金报账”支付系统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高校在财务报销问题上进行了不少探索。整体上摸清了报销工作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较好的工作改进思路。不仅在业务流程上有了改进的操作方法,人员素质培养和激励机制上有所建设,也对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思想更新和内容充实,为高效服务奠定了基础。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启用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和无现金报账方式,节省了报账时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前台财务报销工作的压力。然而,财务报销问题仍有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二、高校财务报销问题的实质性分析
在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中,财务报销是会计核算职能中基础性的业务,最能直接体现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它是高校财务部门的窗口业务。改进高校财务报销工作,是加强财务管理,增强财务人员服务意识,增进财务沟通,树立财务部门形象的重要途径。归纳和整理高校财务报销问题,其实质性问题有:
(一)财务经费预算与会计核算相脱节,使得经费管理日益复杂化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多校区发展趋势的增强,高校逐渐形成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学费收入、科研经费拨款、对外联合办学收入、校办后勤产业的经营收入等为一体的多渠道资金筹措形式。经费来源的广泛性和经费的增加,使得高校财务关系日益复杂,经费管理难度逐步增大。然而,由于各类经费使用用途不同的限定性,经费预算无法明细到各类经费的具体使用上,从而导致财务核算在管理上越来越繁杂,经费项目设置的层次增加,财务人员核算时需特别注意各类经费的使用范围和要求,加大了前台报销工作量,也给经费报销人员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二)财务经费签批管理与财务报销存在不协调,导致经费报销难度增加
按照高校财经管理制度,高校经费实行“一支笔”制度,即院系或部门一把手负责单位经费签批管理,分管校领导对大额经费支出行使签批权。对于科研等专项经费的使用则须经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学校领导签批。由此,在签批程序上增加了经费报销难度。同时,因完成相应的签批手续又与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时间密切联系,使得签批程序更加繁琐,耗费了经费报销人较多的时间成本。若经费签批负责人所签报销经费项目、金额与财务核算人员实际所审定的不一致等情况存在时,无疑会给经费报销人增加不必要的麻烦。长期以来,经费的签批问题始终影响财务报销工作效率的改进。
(三)财务报销流程的简化不在一朝一夕,需要一个过程
财务报销流程的简化,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财务报销问题解决的重要方面。网上预约报销、无现金报销等是目前较为受关注的成果。网上预约报销效果在于分割了经费报销人的粘单和财务核算人的制单程序,但是财务审核仍然十分必要。而无现金报销简化了经费报销人领取现金和财务出纳点数现金或者打印支票的程序,但是月清日结并与银行之间的对账也不能忽略。无现金报销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又增加了出纳人员的工作量。
仔细剖析财务报销流程,其每一环节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如经费的签批环节,经费的来源、经费项目不同,是由各学院(部门)相应负责人签批,院(系)细化到主任、实验室管理人员等,签批的金额、权限有不同的限定,并且超过一定范围时,还需分管校领导签批。显而易见,简化财务报销流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面广,关系到院(系)、部门之间权限分割与利益分配,以及职能部门相互间的协调困难,并且简化财务报销流程中的部分程序,可能会增加另一环节的程序或增加相关签批负责人的财务风险。优化财务报销流程,有待财务人员电算化知识水平的提高,相应也需要经费报销人员和财务核算人员工作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和适应。因此,财务报销流程的简化进程较为缓慢。
(四)信息不对称下的财务报销问题需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化
师生员工对财务报销知识的了解程度影响着财务人员的报销效率。财务核算人员熟悉掌握各类经费的报销程序、报销限定、经费项目设置等,但师生员工对财务知识并不可能像财务人员一样随时接受、更新。财经法规在执行过程中,报销人员所报销的项目与实际经济事项或者经费用途范围不相符情况,影响报账程序的完成;还有些未成文的内部财务报销规定不断被终止或修订。由此,财务报销规定的更替与师生员工了解和熟悉的信息不对称,不仅极易造成师生员工对财务部门的不满,甚至会与财务人员产生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财务核算人员的报账效率。
三、优化高校财务报销的思考
(一)提倡主动财务,是切实解决当前高校财务报销问题的关键
长期以来,财务部门限于日常繁杂财务管理内容的处理,而疏忽对财务报销业务中沉积的有关管理问题的重视和有效的解决。会计核算主管也仅停留在对日常业务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财务报销问题的处理,尚未认真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会计核算人员则对财务报销人员的焦急和烦躁司空见惯,漠然相对,以致财务报销矛盾长期积聚。提倡主动财务,就是要努力发挥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思考和解决高校财务报销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岗位分工或者人员上的调整,为解决财务报销问题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在财务报销工作中,须认真履行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尽可能做到全面周到,热情服务,协助财务报销人完成任ab021aa0215fe590f58efc698ae55f11何一笔经费报销的整个业务流程,切忌问一句答一句。主动财务不仅是高校财务部门对实质性解决财务报销问题态度的修正,也是反映高校财务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在主动财务中,应充分促使会计核算主管职责的履行,合理调配各审核、复核、出纳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使日常财务报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普及财务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
在财务报销中,各类人员所涉及的经费报销类别不同,因此其所需要接收的财务知识略也有差异,所进行的财务知识普及既有普遍性、又有偏重性(见表1)。
(三)努力探索财务报销流程的简化,有效提高报销效率
近年来理论界探讨财务报销流程问题较多,网上预约报销、无现金报销、科研项目负责制等是当前简化财务报销流程的有效探索。网上预约报销在于允许经费报销人员登录财务预处理系统,参与财务凭证摘要的输入与简单的分类,减少财务核算人员凭证录入的部分程序;无现金报销减少了现金支付成本,简化了经费报销人领取现金和财务出纳点数现金或者打印支票的流程;科研项目负责制是在经费来源渠道不同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经费与科研经费不同的签批管理,直接采用课题项目负责制,简化财务报销流程的签批环节。今后,可考虑将网上预约报销与“无现金报账”统一起来,构建新型财务报销流程。
(四)设立导报员岗位,搭建起财务报销人员与财务核算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
基于高校财务报销业务量的增加,以及经费报销的复杂性,设立导报员岗位相对必要。导报员相当于银行营业厅的大堂经理,专门负责接待和解决前台业务辅助问题。导报员其职责在于负责会计核算大厅报销业务、查询业务、学生交费业务等各类财务业务的解答、引导、咨询工作。导报员可以是财务核算人员,也可以是专门的财务人员,或者是勤工助学的学生。当然,导报员需要全面了解和熟知学校各类经费报销规定,清楚各类财务流程,对相关的学校职能部门也要有所了解。在职责履行中,导报员可以为财务报销人员解答报销中遇到的疑问,协助查询相关经费余额,打印经费项目明细账,协调解决财务报销人员与财务核算人员之间的矛盾分歧,维持会计核算前台秩序等等。●
【参考文献】
[1] 毛丹.简论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报账服务方式[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2(3).
[2] 林慧卿.浅析高校财务前台报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20(3).
[3] 黄景文.高校报账过程的流程重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
[4] 林琴珍.把握消费需求者心理 优化高校报账流程[J].教育财会研究,2010,21(2).
[5] 马宗兰.构建高校财务报销制度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
[6] 杨朝晖.高校财务报销流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J].教育财会研究,2010,21(4).
[7] 吴东霞.高校实行无现金报账的实践与思考[J].商业会计,2010(15).
[8] 蔡琳.“无现金报账”支付方式在高校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9(11).
[9] 梁勇,刘东.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高校人员财务知识的普及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