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2-12-29胡期丽刘维蓉

中外企业家 2012年11期

摘要: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社会对中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引导学生成为综合型、技能型的人才。

关键词:中药营销;教学改革;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52-02

中华民族特有的中医药传统是世界医林之瑰宝,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社会对中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药品销售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不仅局限于“你买我卖”的交易过程,随着人们自我药疗程度的提高,对中药营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也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自己。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都还存在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我们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现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适用型、能力型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

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为其终身的发展服务。但是,目前中药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新比较慢,虽然学校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人才,由传统的“填鸭式”向“引导式”过渡,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理论课比较多,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模仿,而没有真正消化、创新。学生的实践课内容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从毕业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营销班的学生毕业主要从事医药代表的工作,进实验室的人很有限。他们普遍认为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确实重要,但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的营销观念还停留在卖东西上,所以从一进校园就后悔选择这个专业,没有深入理解营销的原理和真正的奥秘。课堂上各个学科都会涉及很多的案例,但这些案例有的时效性不强,有的只是就事论事,或是泛泛而谈,学生只了解案例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进一步去了解案例中的企业文化背景。学生知识面比较窄,实践不足,无法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因此,从观念上,教师要从传授向引导转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一)改进教学内容。中药营销专业是一个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与药学院其他专业不同,它是医学、药学与市场营销学的交叉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药学知识外,还要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对中药营销专业学生教育的目标主要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而不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要让他们学会市场调研、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分析,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所以,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无论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堂教学上都要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合理的改进。课程设置上要精简实用,对内容重复的课程进行合并,增添当前社会需要的实用的课程,学科要相互渗透,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便于理解吸收。教材选用要更新,删减重复落后的内容,增加最新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了解专业的前沿理论,前沿思想。在教学上,不拘泥于书本,可尝试将营销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的实训模块,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让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当然,实训案例的选择要与时俱进,有代表性。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掌握最新的观点、理念、专业发展动向,将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成果带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从案例中得到提高,得到锻炼,只有自身的能力提高了,专业知识扎实、有很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如果课堂教学比较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在我校的教学中,通过听课学习,教师运用比较多的是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联想;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对具体方法、具体技巧有所了解,增长见识。

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针对性地选取个别章节,让学生自学自讲自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推举代表讲(下转156页)(上接152页)解,其他人提问、点评,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创造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的趣味性。另外,也可以增加情景模拟教学,在《现代商务谈判》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谈判,让他们学会收集信息、知道怎么准备、怎么开局、怎么讨价还价、怎么签订协议,应该注重哪些商务礼仪,邀请专业进行点评。通过亲身的体验,能将书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弥补。

(三)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一,针对社会的需求安排实践课,让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第二,邀请该行业的成功人士到学校开办讲座,传授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战策略,丰富学生的阅历,增强学生的信心;第三,广泛联系药企、药厂和医药公司,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实习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两假、实习期间到企业实习,增强实战能力,弥补理论学习的不足。

三、学生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提高自己

作为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要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多动脑、多思考,有创新性思维。很多学生对营销专业存在误区,认为营销就是卖东西,从心理上排斥营销。其实,中药营销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真正优秀的中药营销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熟悉中药知识、中医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等,所以中药营销专业的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认同专业,其次在行动上多学习、多思考、多参加社会实践,认清自己,分析自己,给自己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关注行业发展情况,产业发展动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再加上教师课堂的正确引导,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斌,张腾霄.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导的药剂学教学模式探索[J]. 绥化学院学报,2010,(8).

[2] 郑美娟.药品营销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3] 朱民田,肖晗.中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

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

(责任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