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系统培养理念的内涵、特点和意义
2012-12-29陈清水
摘要:中国职业教育倡导的系统培养理念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特点,在我国信息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系统培养理念的内涵、特点和意义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种规格、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应用型和实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系统培养;内涵;特点;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1-0146-02
一、导言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指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这一要求清楚地表明“系统培养”是当代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带有导向性的一个基本理念,将成为中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指导思想。系统培养是一个关于人才培养方式的范畴,它突显了人才培养系统化方式的当代意义。可以预期,系统化培养理念将逐步成为中国各种规格、各种类型、各种层次职业人才的主流培养思想,并必将深刻地影响和引领当代中国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式,乃至于具体课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那么,什么是系统培养?它有何特点和意义?
二、系统培养的内涵
系统培养是由系统和培养两个词组成的一个范畴。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一般与要素相对应。所谓培养就是培育和养成的意思,反映的是人有目的的自觉性活动。由系统+培养组成的系统培养一词,其意就是培养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对受培养者实施有序的培育养成活动,它涉及两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是培养什么的问题,一是如何xlgTTq9zrfvtq6Ui0YNgtA==培养的问题。培养什么即培养对象既可以是物比如培养细菌等,也可以是人比如培养接班人等。培养人的活动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培训活动。如何培养的问题是培养方式的问题,可分为系统的方式和非系统的方式。系统培养重在系统一词,即重在培养的系统性t2eob0HZcpTS/AogWGLIcA==,重在培养系统的有机构建并以此为据对培养对象实施有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系统培养作为培养方式具有普适的意义,但只要与一定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就会具有特定的意义。
中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造就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倡导的系统培养理念就具有其特殊的规定性。首先它是一种以第一线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一线岗位的职业素质,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而且要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以职业素质为目标的系统培养重视人的职业道德、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等素质要素的教育和培训,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满足我国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对各种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它也是一种以第一线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式。一线岗位职业能力有其特殊的内涵,主要包括执行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系统培养就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工作岗位所需的主要职业能力要素为主导线索的教育培养方式,它要求以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作为教育培养的重点,并使其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训练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贯穿于教育培养过程的始终,其目标取向在于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领域提供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第三,它还是一种有条有理、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方式。职业素质的培育和养成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从个别职业能力到综合职业能力、从个别职业素质到综合职业素质的教育训练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部分培养目标到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系统培养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是条理清楚的、目标一致的、前后左右贯通的渐进递升的教育培训活动。这种有序的培育训练活动旨在造就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用以满足我国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岗位及其流程的工作需求。
最后,系统培养是以培养系统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系统的构建是系统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培养系统即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以现实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体系,一般由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培养程序和评价标准等要素组成。在培养体系要素中,培养目标应是确定的,培养内容应是实用的,培养方法应是恰当的,培养程序应是规范的,而评价标准应尽可能是定量的。优化组合的培养体系有助于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是系统培养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性条件。
可见,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倡导的系统培养是一种以第一线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引、以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系统构建为依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也是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或基本方式,具有其自身特殊的内在规定性。
三、系统培养的特点
系统培养作为中国职业教育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具有如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系统培养是一种整体化培养的方式,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所谓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系统培养就是一个统一的培养整体,其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系统构建的完整性,一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培养系统是以一线岗位职业素质要求为导引,对职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程序和评价标准等系统要素进行通盘考虑和有机设计,使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适应和相互支持,从而形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因此,培养系统的构建是一种整体化的构建,也是一种优化性的构建。系统培养整体性的另一个表现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全面性。一线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和道德的要求,又有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还有身心健康的要求,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对受教育者施行全面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对一线职业人才的系统培养即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中,既要坚持以德育人又要坚持以智育人,既要进行适度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技术技能的强化培训,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系统培养的整体性特点有助于探求和实现最优化的培养目标。
其次,系统培养也是一种结构化培养的方式,具有结构性的特点。所谓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有序搭配和排列。系统培养就是培养要素有机搭配和有序排列的程序化培养教育活动,其有序结构主要表现在培养要素的合理组合和理实结合的培养模式两个方面。培养要素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要素的内在有机组合所构成的培养系统是系统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培养要素的选定和组合应符合并满足于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当今推行的任务模块化教育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结构化培养的生动体现。理实结合是实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所谓理实结合就是理论+实训(实践)结合的简称。一般地说,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对一线职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实施理论+实训(实践)的教育培养模式,既进行知识的传授又开展能力的训练,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更要注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和提升。理实结合是培养一线职业人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至于理实结合的结构比例则需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加以科学而合理的确定。系统培养的结构性特点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和提供既有一定理论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三,系统培养还是一种层次化培养的方式,具有层次性特点。层次的要义之一是指系统在结构方面的垂直等级秩序。系统培养是结构化的培养,而结构化培养又是分层次的。系统培养的层次性主要表现在模块化培养和项目化培养两个层级上。系统培养由模块培养构成,一般地说,职业教育是以一线的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素质目标为导引,精选和构建与目标相适合的内容模块包括若干理论内容模块和若干实训内容模块,并以此为据对受教育者展开有组织的教育和训练活动,使其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模块化培养是系统化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系统化培养的基础支撑。而模块培养又是由项目培养构成的,任一模块培养一般地包含若干个项目的培养,项目是模块低一层级的内容,也是更具体更接近于一线职业岗位及其流程的需求。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具体的、多样的,也是连续的,通过项目化的教育和培养,能够更有效地使受教育者了解职业岗位及其流程并养成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系统培养的模块化、模块培养的项目化体现了系统培养层次性的特点。系统培养层次性的特点有利于为一线工作岗位及其流程提供技能型的实用性专门人才。
最后,系统培养方式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一般地说,对具体特定职业岗位所实施的系统培养有其自身的封闭性,这是由于其培养目标是具体确定的,为目标服务所选取的培养内容、所采用的培养方法、所实施的培养流程和所实行的评价标准等也是具体有机统一的。但系统培养从本质上说又是开放的,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系统培养的开放性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会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以职业素质为目标构建的培养体系以及培养过程也必然要发生变化;二是作为主体的培养者来说,随着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必然对培养系统及其教育培训活动进行丰富和拓展,并更多地融入其自身的个体因素;三是作为主体的受培养者来说,在其接受教育和训练的整个过程中,也是作为能动积极的因素参与其中并对培养系统的构建及其实施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可见系统培养的封闭性是相对的,而其开放性则是确定的。系统培养的开放性特点使其能够及时地应对现代技术条件下一线职业岗位的迅速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领域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是系统培养方式的四个特点,这些特点表明系统培养实际上就是一种一体化的培养培训方式:一线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既是培养的起点,又是培养的终点。一体化培养方式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应时产生,并为工业化社会职业人才的需求提供保障。
四、系统培养的意义
中国职业教育倡导的系统培养理念是一个关于职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不仅对于国家构建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对于职业院校构建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必须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性理念。系统培养作为当代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在我国信息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为我国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领域提供以亿计的高、中、初各种规格、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应用型和实用性专门人才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Z].2011.
[2]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 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