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漫谈

2012-12-29田东亚

新课程·上旬 2012年5期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经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模式,更不应死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文字之美和思想情感之美,要善于创设适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审美的愉悦和满足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得到启迪。
  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方式。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情理交融的文章组成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与交融,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问题、克服困难的时候,才能体验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才能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因此,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合作,大胆探究,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四、在“精”字上下工夫
  课堂教学中,讲得太多太细,不好,讲得太少也未必好,关键在于一个“精”字,怎样为“精”呢?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实际,精心制作教案,设计板书。其次,教学语言要精,力避拖沓冗长,既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又不能过分追求风趣,要把知识性、启迪性有机结合起来。最后,作业练习要精选一些习题,让学生做。
  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采用的办法很多,比如,举办学生日记、作文展评、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或作文竞赛等。另外,还要通过文明健康的师生交往,建立真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听说读写是学好语文,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文学作品的意境,有时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可意会,不好言传。这样说话写文章,就会得心应手,语言文字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这说明语文教学就是以教材为范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想象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语言文字能力才会有长远的发展和不断地提高。
  (作者单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博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