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句子含义理解
2012-12-29冯桂兵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2年6期
考点阐释
现代文阅读中的理解句子含意就是要求考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通过文字的表面意思进行推敲,并揣摩出句子所蕴涵的深层意义。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其题型主要有: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及深层意思;理解句子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看法或情感,作者是通过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来表达基本意思和情感的。现代文阅读中,句子含意理解无疑是基础中的基础。考查文中句子含意的考点,一般都是针对文中的关键句。这类句子多是文章的论点、观点、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也会延伸考查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这类句子多在文章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过渡衔接、前后照应、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等。
应对策略
一、结合语境,前后勾连。
对文章中具体句子的含意进行理解时,同学们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的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意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如《故乡》中的一句,“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他们”指谁?前句有交代,是“我往常的朋友”,这句话写在闰土讲述许多“新鲜事”之后,只要明白了“他们”指谁,我们就不难理解“高墙”与“四角的天空”不仅是字面所指,更是指封建家庭的束缚,从而写出“我”对闰土的羡慕,对自己生活在封建家庭的束缚之中的不满情绪。
二、把握中心,整体领悟。
需要同学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同学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通读全文,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是正确解答句子含意的基础。如《小橘灯》中的小橘灯发出“朦胧的橘红的光”。乍一看,这句话没什么深意,但你从全文来看就不同了。这句话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还象征着那个做小橘灯的姑娘有着美好的心灵。
三、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关键词,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关键词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目的。
四、辨析修辞,思考意图。
文中的句子,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都一定有它特定的表达效果。辨析修辞手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和作用。如《苏州园林》中的语段阅读题:“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寂寞”一词的含义,它的本义是指人在冷清的环境中感到孤单,而这里是用来形容树的;从修辞的角度看,这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的“这”,它指代上文三种树形成的景致;最后联系到这一段文字的说明重点。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写得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园林中的落叶树与常绿树以及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真题解析
一、(201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所表达的感情及文章的主旨。如果考生单从此句字面意思去理解,就很难理解全面,可品读《吊古战场文》,并思考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揣摩作者的用意,原来是为了表现环境极其恶劣,显示邓稼先工作的艰辛,再思索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只有联系全文,才能品悟出“我不能走”所表达的,原来是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执著、勇敢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201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解析:此句出现在结尾,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需要联系全文。可品读全文关键词句,如第②段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这个“爱”主要指哪两种爱。如此纵观全文,联系语境,我们会品味出这个中心句的含意: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体会盲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窃记
□宋慧敏
继洛克王国化石失窃、故宫失窃之后,我们家也失窃了。
那是个周末,我下班回家开防盗门时感觉不是十分顺手,钥匙在锁孔里转动好一会,才打开了门。站在客厅里,我发现我们家来“人”了,两个卧室的门开着,一片狼藉。
主卧室柜子里那个白色的、翻盖上是一朵白色紫荆花的羊皮手包不见了,那里存放着我所有宝贝。原来和白色手包放在一起的那个透明防尘袋静静地躺在地上,里边是妈妈留给我的一件草绿色,上面开满墨菊的衬衣,放射状排列花瓣中间是圆圆的花蕊,眼睛一般无助地望着我。
属地警察来了,把我带到楼下一个面包车里,详细询问失窃过程。
吃过饭我正在读书,那个警察的电话又来了,说是让我到他们那里一趟。
重述事情的经过之后,警察说会尽量帮我追回那些失窃的宝贝,我说我会积极配合你们的工作。但我知道,也从不奢望失而复得,比如青春,比如时光。只有一件我放不下,一个转念都会让我泪飞如雨,如果真有神力,那么,所有的神,帮我把妈妈找回来吧,我不小心把她丢在时间的那一面了。辗转无尽的思念中,我很冷,时常把那件墨绿色衬衣抱在胸前取暖。
(选自《西宁晚报》2011年9月14日)
试着理解“从不奢望失而复得”的言外之意。
二、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有烦恼
□于 丹
南方日报:你这本书和你这次的讲座,是希望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保持宁静,比如,通过品琴、茶、酒的方式,那么,你自己理想生活状态方式是什么样的?
于丹:其实我这本书,也是我这几年跟大家交一份卷子。这里真说到理想的状态,我说人在忙碌,在工作的时候创造的是意义,在休闲在玩的时候创造的是意思。当意义与意思能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意境。其实我认为生活全是意义,一点没意思的话,是没意境的,但是你要是游手好闲一点意义都不创造的话,我觉得那也说不过去,所以我所期待的意境就是意思与意义的平衡,这就是我理想的状态。然后咱不空对空地说,说说我最近都在干什么:我今天上午讲课去了,但是我是昨天深夜才从新疆飞回来的。因为新疆师大开学,他们的人文讲坛希望我去讲课,我作为北师大的老师,义不容辞我肯定得去讲。
但是讲课这件事,我也不能说讲完就回来,我还得很欣欣然地想,九月的秋色,新疆北疆是何等令人心驰神往……
(选自《南方日报》2011年10月9日)
你如何理解“我所期待的意境就是意思与意义的平衡”一句?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我对虫子是不陌生的。小时候在菜园和森林中,见过形形色色的虫子。我曾用树枝挑着绿色的毛毛虫去吓唬比我年幼的孩子;曾经在菜园中捉了“花大姐”将它放到透明的玻璃瓶中,看它金红色夹杂着黑色线条的光亮的“外衣”;曾经抠过树缝中的虫子,将它投到火里,品尝它的滋味,想着啄木鸟喜欢吃的东西,一定甘美异常。至于在路上和田间匍匐着的蚂蚁,我对它们更是无所顾忌,想踩死一只就踩死一只,仿佛虫子是大自然中最低贱的生灵,践踏它们是天经地义的。
成年之后,我不拿虫子恶作剧了,这并不是因为对它们有特别的怜惜之情,而是由于逐渐地把它们给淡忘了。
然而去年的春节,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这一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它。它就像一盏灯,在我心情最灰暗的时刻,送来一缕明媚的光。
去年在故乡,正月初一,我从弟弟家过完除夕,回到自己的家。推开家门,见陈设还是过去的陈设,杜鹃依然如往年一样怒放着,而窗外的雪山和草地也一如既往地沐浴着冬日清冷的阳光。这物是人非的场景让我觉得分外苍凉。我孤独地站在屋子的窗前,久久不肯离开。我想让目光与那些流云做伴,因为它们行踪飘忽,时有时无,与我迷离的心态正吻合。
后来是一个电话让我把目光又转向室内。接完电话,我给供奉在厅堂的菩萨上了三炷香,然后席地而坐,闻着檀香的幽香,茫然地看着光亮的乳黄色的地板。地板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杂物和灰尘。突然,我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开始我以为那是我穿的黑毛衣散落的绒球碎屑。可是,这小黑点渐渐地朝佛龛这侧移动着,我意识到它可能是只虫子。
它果然就是一只虫子!我不知它从哪里来,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儿横着走,一会儿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
当它快行进到佛龛的时候,它停住了脚步,似乎是闻到了奇异的香气,显得格外的好奇。它这一停,仿佛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酝酿着什么重大决策。果然,它再次前行时就不那么恣意妄为了,它一往无前地朝着佛龛进军,转眼之间,已经是兵临城下,巍然站在了佛龛与地板的交界上。我以为它就此收兵了,谁料它只是在交界处略微停了停,就朝高高的佛龛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
它最初的那一跌,让我暗笑了一声,想着它尝到苦头后一定会掉转身子离开。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比上次爬得高些,所以跌下时就比第一次要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佛龛上的香燃烧了近一半,在它的香气下,一只无名的黑壳虫子一次一次地继续它认定的旅程。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
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走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它又朝佛龛爬上去了,也许是体力耗尽的缘故,它爬得还没有先前高了,很快又被摔了下来。我不敢再看这只虫子,比之它的顽强,我觉得惭愧。
当它踉踉跄跄地又朝佛龛爬去的时候,我离开了厅堂,我想上天对我不薄,让我在一瞬间看到了最壮丽的史诗。
几天之后,我在佛龛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只死去的虫子。它是黑亮的,看上去很瘦小,我不知它是不是我看到的那只虫子。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选自《假如鱼也生有翅膀》,有删节)
文章第三段作者写道:“我却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可以说,这只黑色的虫子引起了“我”多方面的思索。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