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策划与创新法制新闻报道

2012-12-29吴元成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4期

  【摘要】传统媒体正面临发展的瓶颈,突破和创新是唯一通道。法制报如何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的样式和内容,切实服务受众群体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通过对系列新闻实践进行阐述,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法制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也是锻炼采编队伍的有力途径;还着重论述了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期以河南法制报的具体新闻实践为全国法制报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大型主题策划;服务;政法;法制新闻
  创新,顾名思义,是创造新的事物。《广雅》:“创,始也。”新,与旧相对。“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有“创新改旧”。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换;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
  面对都市报和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冲击,法制报作为专业性相对较强、发行渠道相对固定、覆盖面相对有限、读者群相对专业的传统报媒,已经越来越紧迫地认识到新闻策划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在同一报道领域内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最大差异化,如何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法制事件的深刻内涵及其承载的社会意义,如何给读者带来最切实有效的法制信息服务等,值得深思。这就要求法制新闻人不断强化新闻策划意识,特别是结合专业报特点,加强大型系列主题策划,努力探索创新法制新闻报道样式和内容,以切实服务自己的受众群。近年来,河南法制报坚持“服务政法机关、服务政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不断改善服务的方式方法,推出了一系列大型主题新闻策划,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读者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服务政法中心工作的有效平台
  自2006年以来,我们坚持每年一到两个主题,先后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新闻采访报道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法系统的肯定。
  好的策划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好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一定要选好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结合当地政法中心工作。
  2006年2月,《平安河南建设纲要》刚刚颁布,报社领导敏锐把握,决定启动《平安河南巡礼》大型系列报道:从省里刚刚表彰的政法工作先进集体中选定了60余个县(政法单位)作为报道对象,以全省平安建设为大背景进行采访。并确定每篇报道发一个整版,通过报道实践,探索政法典型报道的创新和改革。经过精心策划,2月下旬报社组织了精干的报道小组,开始了河南法制报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采访活动。从当年3月1日推出首个整版,此后每天一期,至6月3日共推出《平安河南巡礼》62个整版24万余字。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采访小组深入全省各省辖市中的基层单位,走村串户,深入全面报道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的做法。这一系列报道得到了省委、省委政法委以及各级政法系统领导的肯定,并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治安综治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围绕平安河南建设,报社紧接着又策划了《走百县,看平安》系列报道,10余个报道小组骑车深入100余个县(市)进行采访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平安建设舆论宣传氛围。
  2008年到2009年,河南省委政法委按照中央政法委的要求,结合全省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在建立执法巡视制度、开展执法巡视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省委政法委把开展执法巡视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的有效手段,通过深入执法巡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全省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予以监督。报社随即策划实施了《关注执法巡视》系列报道,很好地服务了政法中心工作。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创新法制报道方式的有益尝试
  经验报道、典型报道难做,难就难在创新。创新是新闻宣传的活力源泉,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旋律,[1]如何在深入、融入中贴近实际、把握主题、抓住重点、满足读者的新需求新期待,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几年来,河南法制报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和政法机关报特色的定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注重策划,力求从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破解“新闻报道四难”的要求,积极地配合平安河南建设和全省政法中心工作,创新性地做好报道,得到了省委政法委和全省政法系统的肯定和欢迎,报纸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2010年年初对全国政法稳定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0年下半年以来,河南法制报启动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河南》大型系列报道,组织报道了全省各级政法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记述我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从2010年7月开始至年底,《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平安和谐河南》大型系列报道先后刊发了省委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18个省辖市以及部分政法工作先进县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深度报道66个版面。
  为了切实做好此项报道工作,河南法制报制订了详细的报道方案,明确由编委会成员分头带领骨干记者深入一线,扎实采访,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报道任务。为凸显报道效果,河南法制报对于该策划报道,每篇都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导读及核心提示。同时,在版面处理上做到了精心、美观、大方、图文并茂。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是锻炼采编队伍的有力途径
  要搞好法制新闻报道,就要有一支过硬的采编队伍。优秀的采编队伍是提升新闻质量的基础。而通过大型系列报道活动的组织实施,又进一步锤炼了队伍。
  河南法制报一直认为,积极抓好彰显民主法治特色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实现使政法综治、社会稳定的报道生动活泼、部门满意、群众爱看、效果良好的目标。2006年9月,为进一步创新报道形式,改进采访作风,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开阔新闻视野,更真切地感受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平安建设进程中的新观念、新风尚、新思维,我们又策划、组织了《走百县看平安》大型系列报道活动。报社的领导班子成员和采编中层分期分批带领1至2名记者,组成10余个报道小组,骑自行车深入全省100个县(市),以平安建设为主题,走进田间地头,接触千家万户,采访各地的平安状况,倾听群众的呼声,然后以讲故事的手法、特写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报道写作。为了把报道做深、做透、做好、做活,让群众喜闻乐见,在策划方案上明确提出必须实现报道思路上的创新,要求写出的稿子一人一面、一街一景,特色鲜明,生动形象,必须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事实也证明,记者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体裁和篇幅的限制,使报道生动活泼,面目清新,主题抓住了,个性彰显了,文字可读了,领导满意,读者爱看。
  2008年4月,河南法制报开辟了一个迄今坚持每天一期的《记者蹲点日记》专栏。报社每个月派出一名记者到最基层的政法单位(乡镇综治办、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蹲点,以“深入、贴近”为基本要求,与基层政法干警同吃、同住、同工作,切实体验基层政法工作,每天写出一篇日记式报道,采写最真实最新鲜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年多来,作为河南法制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效果最好的一次策划报道活动,报社的全体记者、编辑都轮流蹲点一到两次,有的甚至蹲点三到四次,老记者获得了最基层的信息,新记者和见习记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不仅要善于抓“大”,还要注意抓“小”
  抓“大”是配合政法中心工作,抓“小”同样是为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是实现法制新闻“软着陆”的一个很好载体。
  多年来,我们坚持发现身边的“感动”,坚持以内容为王,经常策划组织实施一些小而精的栏目。2007年下半年,我们开辟的《发现身边的感动》专栏先后刊发稿件52篇,52个鲜活的场景、52个感人的场面都在这里展现。在这些“感动”之中,有对他人的无私帮助、有对子女的悉心呵护、有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有对朋友的忠诚友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动”,构成了我们美好和谐的社会,鼓舞了我们快乐生活的信念;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感动”,既感动了我们的记者,也感动了我们的读者——读者来信说:“这个专栏突出了时代主题,从细微之处展示了我们这个社会积极向上的美好事情,所写的事儿朴实深厚,不华丽但却很珍贵。”
  在报道活动结束之际,我们还把报道中涉及的“感动人物”请到报社座谈联谊。应邀参加联谊活动的20名感动人物,来自各个战线,有公安民警,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治安巡防队员,有公交车司机,有交通协管员,有普通市民,有打工人员,也有在校学生。在联谊中,感动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对社会的责任,释放自己美好的心情,也对报社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要与时俱进,做舆论“及时雨”、工作“风向标”
  大型系列主题新闻策划要与时俱进,敢于引领舆论导向。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第一年。如何起步,怎样发展,何以融入,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系统都在思考和探索。政法系统如何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如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春节刚过,报社主要领导就组织大家讨论选题,反复酝酿,进行策划。
  2011年3月以来,我们组织启动了《河南政法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型系列主题策划报道,连续刊发了18个省辖市的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在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努力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的典型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这一系列报道有深度、很给力。一些专家和读者反映,中原经济区建设刚刚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法制报就组织策划了这组报道,在舆论引导上可谓“及时雨”,报道对各地政法工作在护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主观能动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有着“风向标”意义。一些资深报人评述说,河南法制报的这组报道深入阐述了各地政法系统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应该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站得高,看得远,不仅从理论高度助推了中原经济区建设,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借鉴意义。
  总的来看,这些经过策划组织实施的大型系列主题报道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法制报也都在积极寻求新闻质量的提升,特别是从大型系列主题策划着手,力求创新法制新闻报道,以较高的新闻报道质量服务特殊的政法和行政执法读者群。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但也存在着有的记者作风不够扎实、采访不够深入、写作不够精细,导致个别报道大而无当,失之于空泛,以及策划不够到位,针对性还有待提高、组织和指导不够有力等问题。这些都是今后我们需要注意并加以改进的。
  参考文献:
  [1]金志毅.从获奖作品看破解新闻“四难”——第28届河南新闻奖(报纸系统)评述[J].新闻爱好者,2011(12下).
  (作者单位:河南法制报社)
  编校: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