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记者的敬畏之心

2012-12-29顾敏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4期

  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是一个崇高、神圣、光荣、受人尊敬的职业。在西方国家,记者被戴上了“无冕之王”、“第四权力”等桂冠,这虽然并不多么符合实际,但也可以体味出记者在社会上和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当今新闻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深刻的新时代,新闻记者担当之重、责任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记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新闻工作中业有所成,就必须心存敬畏、有所敬畏。
  敬畏历史
  新闻与历史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记者的新闻采访,不仅是在反映、描述当代,也是在记录、见证历史。面对这一关乎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庄严使命,记者要心存对历史的敬畏感。在新闻报道中,要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无论是报道事物还是人物,都需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做到事实准确无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史学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做到客观公正。为此,记者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触摸事实,留下真实可信的历史片断。否则,如果只靠听报告、抄文件、打电话、查网络写稿子,用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听风是雨、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信息写新闻,或在表达新闻事物中添枝加叶、浮夸拔高、合理想象、虚构情节、以点代面、以偏赅全,甚至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乱扭角度,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制造虚假新闻或造成新闻失实,那记录下的历史就是残缺的、虚幻的,甚至是伪造的。历史是公正的、无私的,也是无情的。行事见于当代,是非公于后人。记者的报道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历史就会给予记者正确的评价;如果报道经不起历史的检验,那不仅有辱于记者的使命,也有损于记者的人格和名节,还有可能被历史嘲弄和抛弃。
  敬畏读者
  敬畏读者,就是要敬畏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最大的新闻源,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记者就毫无用武之地。每个媒体记者都应当明白,你手中的采访权是公众赋予你代表他们在社会上了解和传播信息的,公众是你信息服务的读者、听者、视者,如果你采写的报道公众不喜欢,没人读、没人听、没人看,不但媒体难以发展,记者也会出现生存危机。记者要时刻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宣传的主体。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把笔头、摄像机、麦克风对准群众,大力报道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创造出来的光辉业绩,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在事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不回避、不退缩、不沉默、不失声,而要仗义执言,大声疾呼,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要紧紧围绕着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向公众提供又多又好的能够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信息,使群众能够从信息传播中受益得利。记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把一颗赤诚之心献给人民群众,就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帮助,这不仅能够正确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而且能够提高媒体和记者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敬畏法律
  法律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它是社会最低的道德标准,是一个不能再有任何突破的标准。社会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遵守法律,谁都没有超越的特权。记者在手中拥有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批评权,在社会上处于特殊位置,“见官大三分”,活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社会关系多的情况下,要对法律存有敬畏之心,敬畏法律的尊严。对一个记者来说,首先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然后再把自己作为一个记者,要在宪法和一切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之内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不仅在日常行为中严格遵纪守法,而且在报道的内容乃至文字表达上也不能有违法律知识,这既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权利的珍惜。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新闻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快的新的生态环境下,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妄图利用新闻的舆论传播功能为自己谋利益,腐败现象在新闻界屡有发生。记者在个体劳动性较强、自由活动空间较大、各种监督比较困难、社会容忍度较高的情况下,更要想到自己头上同样悬着一把法律利剑,在任何情况下都自觉廉洁自律,不以稿谋私,不搞钱稿交易,抵御住金钱和商业利益的诱惑。做到持身严正,甘于清贫,守住底线,立笔为公,立笔为民。如果把自己置于法律之外,藐视法律,放纵自己的行为,最终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到那时就悔之晚矣。
  敬畏人生
  记者要敬畏人生,珍惜人生。要牢固树立新闻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积极的心态、满腔的热情、向上的精神、战斗的姿态投入新闻工作,把新闻工作作为终身事业。要常有能力危机和知识危机意识,坚持学习、刻苦学习,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记者。在当前浮躁气弥漫的社会风气里,要摒弃功利主义,宁静淡泊,涵养心智,明理守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全部心思用在深入实际采访上,用在探究真理上,用在多写新闻、写好新闻、多出新闻精品上,努力出大作、出名作,在新闻工作中建功立业,成就事业和功名。这样,就能够实现人生价值,使短暂的生命放射出光辉,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少些遗憾、少些后悔。
  敬畏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警戒。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记者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清醒、明智、成熟、坚守,才能德才双全,有胆有识,在新闻事业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直属机关党委)
  编校: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