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2012-12-29杨双明
摘 要:阐述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它能有效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思维的创造性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再现场景,打开形象之门
电教媒体以形、色、光、画、声的独特效果为特色,有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浓浓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开启形象思维之门。
如,《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学生带入古诗意境,理解诗句内涵。教师创设音频、视频兼备的画面,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展现的是一幅天然山水画:“香炉峰冉冉升起团团白烟,白烟弥漫在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照耀下,远远望去好像万缕紫色的云霞。气势磅礴的瀑布,飞一样从山上直泻而下……”这样便把古诗中的“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落”的含义具体化、形象化,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多媒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丰满的意象,还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原象,或根据文字再造形象,使之娴熟地进行形象思维。
二、渲染气氛,叩开情感之门
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
如,《黄鹤楼送别》一文本身就带着浓浓的情,学生在积极的读、思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产生一次次情感的沟通,对文中诗人的内心产生积极碰撞。但如何引发学生情感之泉的“喷涌”?我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先出示句子“李白依然伫立在岸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让全班学生用动作表演的形式理解“伫立”“凝视”,紧接着,用多媒体动画播放孟浩然的船渐渐远行,直至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在古筝曲《西江月》委婉悠扬的音乐声里,学生做一回李白,久久地伫立着,视线随着孟浩然的小船慢慢移动,直至定格在蓝天的尽头。
教师对小船渐行渐远的语言描述,让学生“伫立”着,却引发内心思绪万千,情感波澜起伏。这时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李白的内心独白,学生情动辞发,有对孟浩然的美好祝愿,有对再次相逢的期盼,有对人生离合的感慨,还有对美好友谊的回忆。发自肺腑,真情涌动,学生情感的升华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三、声画并茂,敲开思维之门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大多是靠具体感知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感知,在鲜明的表象和抽象的语言之间建立起双向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在教学《聪明的公鸡》时,我把故事内容制作成动画片,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练习说话。当画面上播放出狡猾的狐狸跟在公鸡后面说着谎而内心却随时想吃掉大公鸡时(同时根据画面的内容配上节奏紧张的音乐),小朋友又紧张又担心。此时启发学生:“公鸡真危险啊!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公鸡想想办法,赶走这只坏狐狸。”同学们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说:“公鸡喊‘狮子大王,这儿有只又肥又壮的狐狸,快来吃呀’。狐狸一听说狮子,就会吓跑的。”有的说:“公鸡对狐狸说‘狐狸,今天猎人约我到他家做客,你瞧,猎人在那边等我呢’。狐狸听说有猎人,也会吓得拔腿就跑的。”……
在说话教学中,如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就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大胆想象,畅所欲言,从而发展思维,提高说话能力。
四、启迪深思,开启创造之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已成为主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古诗的语言精练,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充分领会诗的意境,而且还要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登鹳雀楼》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一个广袤的空间,此时夕阳依傍连绵的群山,黄河远去,滔滔入海——在浩瀚的天地间,景物有远有近,色彩有浓有淡,一个动静交错、气势磅礴的绝妙境界,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他们越读越觉得心旷神怡,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境,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接着,演示了“诗人更上一层楼”的画面,通过观察想象,学生很自然地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体验,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这样,通过想象,诗情画意了然于胸。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其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镇梅.让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新课改教育研究,2007(1).
[2]张晓华.借助多媒体,优化学生语文学习过程.教师教育,2006(4).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盱眙县古桑中心小学)